王丽花主编的《花卉绿色生产策略及管理模式探 索》就花卉绿色生产策略及其管理模式试进行探索, 系统介绍了**外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花 卉绿色生产认证概述以及我国发展花卉绿色生产认证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同时以 鲜切花为例探讨我国花卉绿色生产认证方略,以期从 理论上指导我国花卉生产从集约化常规生产向可持续 绿色生产转变,引导生产过程中降低农药、化肥等化 学合成物质的投入,*大限度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及减少环境破坏,这对实现我国花卉产业高效低碳生 产,提高我国花卉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可发 挥理论支撑作用。
本书可供资源、环境、农业、林业、生态等专业 领域的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政府部门 管理人员和企***技术人员阅读和使用。
第1章 农业绿色生产发展现状及趋势
1.1 绿色农业概述
1.1.1 国外的绿色农业
1.1.2 我国的绿色农业
1.2 绿色农业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3 粗放式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
1.4 **天气造成农业减产或*收
1.5 保护环境经典案例之“灭花控菜”
1.6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
第2章 **花卉绿色生产认证发展概述
2.1 认证产品的特征(以鲜切花为代表)
2.2 认证化生产
2.3 证书和认证标志
2.4 ****绿色生产认证
2.4.1 荷兰观赏植物生产环保计划(MPS认证)
2.4.2 **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
2.4.3 哥伦比亚绿色花卉标签认证(Florverd)
2.4.4 德国花卉标签计划(FLP)
2.4.5 公平花卉植物标签(FFP)
2.4.6 欧盟生态标签计划(EUEcolabel)
2.4.7 荷兰有机花卉认证标签(EKO)
2.4.8 IS09000和IS014000认证
2.4.9 澳大利亚切花质量认证(AOAF)
2.4.1 0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认证计划
2.4.1 1荷兰花卉拍卖协会(VBN)标准
第3章 我国花卉绿色生产认证现状
3.1 我国花卉生产贸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1 我国花卉生产发展现状
3.1.2 我国花卉贸易现状
3.1.3 我国花卉发展趋势
3.2 我国花卉绿色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3.3 我国花卉绿色生产认证
第4章 我国发展花卉绿色生产认证的必要性
4.1 发展绿色生产认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迫切性
4.2 花卉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联性
4.3 现阶段花卉生产存在的问题
4.3.1 存在花卉野蛮生产,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够
4.3.2 病虫害防治科研投入不足,预防意识不够,过于依赖化学农药
4.3.3 缺乏规范的花卉绿色生产认证标准,政府倡导力度有待加强
4.3.4 担忧商业秘密泄露,企业认证参与度不高
4.3.5 费用牵制问题
4.4 花卉认证对花卉产业的影响
4.4.1 花卉认证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4.4.2 我国开展花卉认证的障碍因素分析
第5章 我国花卉绿色生产认证的对策和建议
5.1 重视基础研究,尽快建立健全监管公平、高效的认证体系和管理模式
5.2 树立品牌意识,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道路
5.3 大力发展**认证机构
5.4 创造和谐认证和信息流畅的认证市场
5.5 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光要懂技术,更要懂人,懂流程,懂如何让整个团队朝着同一个目标高效运转。而“管理模式”这个词,在我看来,就直接点明了这本书的另一个核心价值。在花卉生产这个领域,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个体户的辛勤耕耘,或者是规模化种植中的一些基础管理。但我总觉得,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一套更科学、更系统、更具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如何建立高效的团队协作机制?它是否会提出一些在成本控制、质量追溯、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新思路?我特别好奇的是,它会不会提到一些在激励机制、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启发,让我看到如何将传统的精耕细作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相结合,从而构建一个既充满人情味,又极具效率的花卉生产企业。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让我产生了一种联想,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关于未来花卉产业发展蓝图的探索。我一直在思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迁,花卉产业将会走向何方?“策略”和“模式”这两个词,在我看来,都蕴含着一种前瞻性和指导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适应市场变化、如何创新产品、如何拓展销售渠道的策略性建议。比如,它是否会探讨个性化定制、品牌化运营、线上线下融合等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于“管理模式”,我更倾向于看到一些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创新实践。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一套具有独特优势的生产和管理体系,从而在未来的花卉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虽然带有“花卉”和“绿色生产”,但我对它最深刻的印象,其实是它在“生产策略”和“管理模式”这两个方面所展现出的深度思考。我一直觉得,很多关于农业的书籍,要么过于注重技术的细节,要么流于空泛的理论,很难找到真正能够指导实践、又兼具前瞻性的内容。而这本书,在我看来,似乎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它不像是那种告诉你“如何种出一朵更漂亮的花”的书,更像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持续产出优质花卉的系统”的指南。我特别关注其中的“策略”部分,因为我知道,即使是再好的技术,没有清晰的策略指导,也可能事倍功半。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市场定位、产品开发、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具体策略?它是否会从宏观角度审视花卉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方案?我对它如何将“绿色生产”的概念融入到这些策略中,并使其真正成为一种竞争优势,而不是一种负担,充满了好奇。我期待它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走出迷茫,找到通往可持续发展的明路。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绿色生产”这一概念的理解。在当下这个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的时代,任何产业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花卉产业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绿色生产”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少用化肥农药”这么表面化的理解,它应该是一个更加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资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方面面。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来定义和阐述“绿色生产”的,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和技术,来帮助花卉生产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化?比如,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上,是否有相关的技术推荐?在病虫害绿色防治方面,又有哪些创新的思路?我更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如何将绿色生产的理念,融入到整个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提升产品的品质,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评分我始终觉得,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实现真正的突破和发展,离不开对核心“策略”的深入研究和对创新“管理模式”的积极探索。花卉产业,作为一个既有传统底蕴又充满现代活力的领域,尤其需要这样的思考。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不仅仅看到一些表面的技术介绍,而是能够深入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战略眼光。它是否能够为花卉生产者指明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绿色生产”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切实可行、能够带来效益的实践?我期待它能提供关于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如何优化生产流程、如何应对市场风险的切实建议。我更希望它能够启发我思考,如何在激励员工、提升团队凝聚力、构建企业文化等方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花卉产业管理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