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短线是银(之五):头部不再套
:40.00元
售价:27.2元,便宜12.8元,折扣68
作者:唐能通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2200933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自出版以来雄踞全国“个人理财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16年畅销不衰。
详细分析了各种头部的形成及其形态,如单K线、双K线、三K线、多K线形成的头部,讲述了相应的逃顶办法分析了,提供了成功逃顶的若干实例。特别是书中对暴跌前的征兆、暴跌的后果等的分析有借鉴价值。
章 单K线形成的头部
节 单K线形态有多少
第2节 单阳线形成的头部
第3节 单阴线形成的头部
第4节 单十字星形成的头部
第5节 单T线形成的头部
第6节 锤形成的头部
第7节 擀面杖形成的头部
第2章 双K线形成的头部
节 阳阴墓碑
第2节 T阴墓碑
第3节 锤阴墓碑
第4节 星阴墓碑
第5节 横阴墓碑
第3章 三K线形成的头部
节 品字头
第2节 阳阴墓碑夹
第3节 空方炮
第4节 三连阴
第4章 多K线形成的头部
节 双阳阴墓碑
第2节 阳阴墓碑夹多K线
第3节 宝塔头
第4节 多连阴
第5节 拉链
第6节 墓碑坟头
第5章 大户逃顶实况
实况一
实况二
实况三
实况四
实况五
实况六
实况七
实况八
实况九
实况十
实况十一
实况十二
实况十三
第6章 2001年4月至8月指数头部期间的实战对话
节 2001年4月份的指数实战对话
第2节 2001年5月份的指数实战对话
第3节 2001年6月份的指数实战对话
第4节 2001年7月份的指数实战对话
第5节 2001年8月份的指数实战对话
附录一唐能通在2001年7月指数头部发表的专栏文章
深沪均已进入空头市
大市趋空,多看少动
真正的跌势在后头
下周仍有恐慌性下跌
未来将有滑跌
附录二《证券导报》对唐能通预测文章 的评价
另类理念
唐能通——暴跌预言人
唐能通,上海广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复旦大学特邀讲师,国内畅销证券类图书《短线是银》系列图书作者。
唐能通先生是中国股市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91年他满怀对美好末来的憧憬,怀揣2万元进入股市,从此踏上追求财富之路。十年后,经过在股市的风口浪尖中搏杀,手中的资金已从2万元变成2000万元,创造了十年股市获利l000倍的奇迹,谱写了中国股市中在短时间内获*利润的神话。
一直以来,我对股市的看法都是“风险极高,难以驾驭”,总觉得里面的水太深了,普通人很难捞到好处。然而,我最近接触了《短线是银》这个系列,特别是《头部不再套》这一本,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有力量,他不是在“教”你,更像是在“启迪”你。他把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K线图和交易术语,转化成了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场景。我读的时候,常常会代入进去,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在市场中操作的人。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头部”并非一个死板的概念,它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暗示”。作者通过对这些“暗示”的解读,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在高位被套。他并没有给出什么“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强调了“看清形势,避免被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市场处于不利局面时,保护好自己的本金。这种务实、负责任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
评分作为一个对投资理财有着浓厚兴趣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上班族,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金融市场的书籍。《短线是银》系列,尤其是《头部不再套》这本,无疑是我的一个绝佳选择。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把股票市场的“套路”给揭示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人性弱点”与市场行为结合的分析。很多时候,我们在市场中犯错,往往是因为被贪婪和恐惧所驱使,而作者恰恰抓住了这一点,通过讲解头部形态的形成,来阐释这些人性弱点是如何在市场中被放大,并最终导致投资者被套。读到这一章节,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那些在市场高点时心痒痒,总觉得还能涨,结果却一头栽进去的经历。这本书给了我一种“警醒”的感觉,它不只是教你技术,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与自己的情绪作斗争,如何在市场波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评分我是一名有几年实战经验的股民,经历过市场的起起伏伏,也踩过不少坑。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套《短线是银》系列,尤其是《头部不再套》这本,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总觉得市面上讲技术分析的书太多了,大多数都流于表面。但读下来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它给了我很多惊喜。作者在剖析头部形态时,角度非常刁钻,他不仅仅是从图形上描述,更是深入到背后的资金博弈和市场心理。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被套在头部,不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形态,而是我们对形态背后的“语言”理解不够。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股民,坐在你旁边,耐心地给你讲解,那些别人看不到的细微之处,他都给你一一挑明。特别是关于“假突破”和“真突破”的区分,以及在头部形成过程中如何通过量价关系来判断主力意图,这部分内容对我触动很大。以前我可能更关注“这是什么形态”,现在我更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形态”,以及“这个形态的下一步可能是什么”。这本书让我对“头部”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下跌预警,而是复杂市场博弈的一个重要节点。
评分这套书真是相见恨晚!我一直以来对股票市场都充满了好奇,但总觉得它像个深不可测的黑洞,各种技术指标、K线图看得我眼花缭乱,却依然抓不住其中的规律。直到我偶然翻开了这套《短线是银》系列,特别是读到《头部不再套》这一本,才感觉茅塞顿开。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把复杂的概念一点点剥开,让我这个小白也能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头部形态”的讲解,以前总觉得头部出现就意味着要跌了,但这本书告诉我,头部并非一成不变,形态的识别和理解至关重要,不同的头部形态预示着不同的市场走势,也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样就是头部,快跑”,而是引导你去分析形成头部的原因,观察成交量、均线、量能的变化,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判断。读完这一本,我感觉自己对市场风险的感知能力提高了不少,不再是那种盲目追涨杀跌的状态,而是多了一份冷静和思考。
评分我是一位对技术分析颇有研究的投资者,但即便如此,在阅读《短线是银(之五):头部不再套》这本书时,也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到之处。许多市面上常见的头部形态,作者都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和更深度的剖析,并且引入了一些我之前并未特别关注的辅助判断指标,使得对头部形态的识别更加精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并没有停留在“看到就逃”的简单层面,而是进一步探讨了在头部区域,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假象”和“陷阱”,以及如何通过多维度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来识别出真正的顶部信号。作者的逻辑非常严谨,他不仅仅是给出结论,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比如,在分析某个头部形态时,他会详细讲解导致该形态出现的内在逻辑,以及市场资金可能的流向变化。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推演,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这本书对于我这样已经具备一定技术基础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能够帮助我进一步提升对市场顶部区域的把握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