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谁之错:一位性病科医生的手记
定价:38.00元
作者:彭永年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67006317
字数:
页码: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谁之错:一位性病科医生的手记》作者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医生,在接触大量性病患者时思索着:有人之所以得性病,不能简单地认定是患者或社会某一方面的过错:人们在性问题上犯有这样或那样的过错有着极为复杂的因素。因为人类的不仅仅受性生理的驱使,而且有性心理的需求,更受性伦理观念的调节和约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法律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性活动的秩序。
对性和性活动的认识、态度、观念是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对这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以医生和老人的视角,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层面理解人和人生、生命和生活、性的功能和价值、性与婚姻和家庭幸福等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谁之错:一位性病科医生的手记》不仅介绍了性知识、性病及其防治方法,而且回答了应如何看待和对待“性”,如何做人,怎样理解有关人生、生命、生活、婚姻、家庭以及幸福等问题,是一本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科普读物。
目录
篇 性病诊室里的故事
1.性病和性病科的发展简史
2.情侣的困惑
3.性爱可以用来报恩吗
4.不可思议的事实
5.有关的医学常识
6.卡车司机的自白
7.扭曲的青春
8.人生百态
9.恐怖的怪异
10.“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11.未婚就可以性乱吗
12.真相是什么
13.梅毒延误治疗的后果
14.婚外恋不分层次
15.挡不住的诱惑
16.有关尖锐湿疣的医学常识
17.双学士误入歧途
18.愚昧的
19.贞操不再宝贵了吗
20.大学校园中的未婚同居现象
21.自我放纵的后果
22.有关阴虱病的医学常识
23.大学校园内的性问题
24.值得深思的问题少年
25.教训
26.“父母忙”是借口吗
27.叛逆的姑娘
28.青春期阶段的性问题
29.“花”老头
30.七旬老妪的哭诉
31.老菜农的恐惧
32.征婚的陷阱
33.寂寞的老年人
34.老年期的性问题
35.性病引起的心理问题
36.不合逻辑的逻辑
37.早婚丈夫和重婚丈夫
38.我国《刑法》中与“性”有关的犯罪名称
39.“”是否就不会得性病
40.单身汉“快乐”吗
41.旧情复燃
……
第二篇 对性的功能和价值认识的回归
作者介绍
彭永年,男,1964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银屑病防治研究专项基金会、二、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皮肤性病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及科普工作,主要专业方向为银屑病诊治。
作者运用跨度达30余年的纵向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银屑病,得出的有关结论及阐述的观点已被学界广泛接受和运用。在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著30余篇。曾编著《皮科急症》(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版),《银屑病患者必读》(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版),《银屑病防治研究及合理治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科普著作《银屑病患者的生活与就医》(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发表文学作品《后一张免票》(当代小说2005年第23期)。
1989年获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文摘
《谁之错:一位性病科医生的手记》:
“性”价值
自古以来,政治家常常利用“性”来为政治服务。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汉族很多朝代的统治者常用皇室的公主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通婚、联姻,以达到安邦和好的目的,典型事例是汉朝的王昭君和唐朝的文成公主。王昭君于公元前33年自己请求出嫁给匈奴,对汉朝和匈奴的和好关系起了很大作用。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的流行题材。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的养女,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去吐蕃联姻。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制碾磨、陶器、纸、酒等工艺及历算、医药等陆续传人吐蕃,对吐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关系的加强做出了重要贡献。她曾在拉萨创建小昭寺。在大昭寺内有藏人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塑造的文成公主的塑像。
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位于现在江苏、浙江一带的两个国家吴国和越国曾有多起战事。起先吴国在国王夫差的指挥下打败越国,后来越国国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越国复兴后在勾践带领下又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终自杀。这些内容都有史料记载。然而,越王勾践是用什么办法打败吴王夫差的呢?其中有一说是:越王勾践被打败且被俘后,便把越国以西施为代表的一群美女送给吴王夫差,供他寻欢作乐,不仅使越王勾践获得释放,而且让吴王夫差迷恋于,失去了治国的意志,致使勾践打败了夫差,迫使夫差终自杀。这也许是流传于社会的添油加醋故事,但是历代的国王中因贪迷而失去政权的事却屡见不鲜。
近现代的间谍战中常常使用“美人计”并屡屡得手,也映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英雄难过美人关”。例如,腐败官员也常栽在或“”的裙下。我国曾有多名省部级官员因收受巨额钱财(超过500万元人民币)而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或无期徒刑,其中多数都有“”或嫖娼的劣迹。这些都是“性”对政治的负面作用,为要从政者当应引以为戒。
爱情无价,婚姻有值
在中学时代读过鲁迅的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文章中写到革命者柔石表达情怀的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意思是爱情比生命还珍贵,是无价的,然而为了“自由”,也就是革命者的信
仰,生命和爱情都可以抛弃而不顾。所以,对于革命者来说,革命信仰是宝贵的。
从中可以体会到,人类高的追求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爱情是高的情感,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所以不能按照物质的东西来估算它的价值,它是无价的。
但是,作为体现爱情的婚姻却是有价的,而且每个人表现出的价值有巨大的差别。例如,当今男人的婚姻会根据自己和家庭的经济力量来安排,如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选择配偶,来选购结婚的住房,甚至包括婚纱照、婚庆的各项开支,经济实力一般的,上述各项开支都会精打细算;不幸的是那些自己没有一份好工作,收入不丰,又没有丰厚的家庭后盾的帅哥。研究表明,帅哥应该能吸引女人的,但是很多帅哥因为没有供女人消费的经济基础,更买不起住房和轿车,而受到适龄女性的冷落。女人的婚姻则会根据自己的“身价”来追求。女人的“身价”大致包括年龄、身材的高矮和曲线,脸蛋的模样、受教育的程度和个人的“气质”等等。“身价”高的如女大学生超过半数都会选择“富二代”,不论文艺或体育的明星大致都想嫁豪门。但是“身价”没有估价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来确认,多半是自我评价的印象,所以总有自己定错了价位的情况发生,以致错过了“身价”重要的因素——年龄,不得不进入“剩女”的行列。
……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就足够引人入胜了,带着一丝探讨、一丝沉思,让我对内容充满了好奇。作为一名对医学领域,特别是那些涉及人际关系和心理困境的领域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医生们在诊疗过程中所见所闻的故事感到着迷。他们是连接科学与人性的桥梁,他们的文字往往能触及到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谁之错:一位性病科医生的手记》这个书名,隐约透露出一种对责任、对选择、对因果关系的追问,这本身就极具吸引力。性病科,这个相对敏感和隐秘的领域,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数个体的故事,关于爱、关于欲望、关于信任、关于背叛,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复杂情感和后果。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医生的视角,去理解这些故事的起因,去感受当事人的挣扎,去思考“谁之错”这个问题的多重维度。 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医学知识的科普,更不会是简单罗列病例。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在面对某些特定困境时的普遍性反应,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心情感世界。医生作为观察者和干预者,他们的记录不仅是专业上的总结,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我希望能够从中看到医生的专业素养、医德情怀,以及他们在面对病患时所付出的努力和思考。 此外,我也很好奇,这本书的叙事风格会是怎样的。是冷静客观的陈述,还是带有强烈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严肃的学术探讨,还是充满故事性的叙事?无论如何,我都期待能获得一种阅读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启发。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智者对话,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深化我们的理解,甚至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谁之错》这个名字,已经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期待的种子,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在我眼前绽放。
评分从书名《谁之错:一位性病科医生的手记》上,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追问和一种不容回避的现实感。性病科,这个领域本身就充满了医学的严谨,也蕴含着复杂的人性故事,而“谁之错”的提问,则将故事的核心引向了责任、选择和后果的探讨。我一直认为,医生的职业,是将科学的理性与人性的关怀相结合的典范,尤其是在性病科这样需要高度敏感和同情的领域。 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那些与性健康相关的议题。我猜想,这本书不会止步于医学知识的普及,而更可能是一种对人类情感、欲望以及社会互动模式的深刻剖析。医生作为观察者和记录者,他们的“手记”往往蕴含着第一手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能够让我们窥见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或者被刻意回避的角落。 “谁之错”,这个问题不仅仅指向个体,也可能引申出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反思。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出,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过程中,是否存在着普遍性的社会因素,比如信息不对称、沟通障碍、以及社会观念的滞后等。通过医生的视角,我们或许能更清晰地看到,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个体的行为是如何相互影响,又如何共同承担后果的。 我非常好奇,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会是怎样的。是冷静客观的临床记录,还是充满情感温度的故事讲述?是严肃的社会学评论,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人生感悟?无论如何,我都期待它能带来一种阅读上的冲击,一种思想上的启迪,让我们在理解他人故事的同时,也能反思自身的行为和观念。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可能是一次关于人性、责任与理解的深度对话。
评分《谁之错:一位性病科医生的手记》——仅仅是书名,便立刻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一丝隐秘的担忧。它不像那些泛泛而谈的畅销书,而是直指一个敏感而又关乎所有人的话题。性病科,这个词汇本身就带着一种沉重的社会意义,它不仅仅关乎生理的健康,更触及到伦理、道德、情感以及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我很好奇,在这位医生的“手记”里,究竟会展现出怎样一幅幅关于爱、欲望、责任与遗忘的画卷。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巧妙结合的书籍情有独钟。医生,特别是那些长期在第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他们所接触到的人性百态,往往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加鲜活和深刻。而性病科医生,他们更是需要以一种既专业又包容的态度,去面对那些可能被社会误解和排斥的个体。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一份真诚的记录,一份对生命、对个体、对社会责任的深切反思。 “谁之错”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极具探讨价值。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指责,而可能是一种追溯、一种理解、甚至是一种对复杂因果链条的梳理。我想,这本书不会是简单地罗列病例,而是会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去折射出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比如性教育的缺失、情感沟通的障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两性关系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我猜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会是内敛而又富有力量的。医生可能会用一种冷静的叙述,包裹着深沉的情感;用专业的视角,揭示出人性的弱点;用故事的力量,引发我们对自身行为和选择的深思。我期待在这字里行间,找到一种共鸣,一种对人类共同困境的理解,以及一种在复杂世界中,如何更好地去爱、去负责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刚映入眼帘就有一种压迫感,又带着一丝解谜的冲动。“谁之错”,这句话本身就充满着悬念和争议,仿佛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被置于一个具体的医学场景中。性病科,这个词汇本身就自带了社会学、伦理学甚至心理学的多重解读空间。我一直认为,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身体疾病的专家,他们更是洞察人性的观察者,是社会风俗和道德观念的见证者。 我非常好奇,在性病科的诊室里,究竟会发生怎样错综复杂的故事?那些看似简单的医学诊断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人性的弱点、欲望的纠葛、以及情感的破裂?“手记”这个词,也暗示着这本书的文字会带有作者的个人印记,或许会有一种亲切感,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位医生在日复一日的诊疗过程中,内心深处的触动和反思。 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了解某些医学知识,而是通过医生的笔触,去触碰那些被遮蔽的,或者被回避的社会现实。性病,往往与社会的禁忌、个体的隐私紧密相连,而“谁之错”的追问,则可能触及到更深层的社会责任、教育缺失、以及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危机。我想,这本书一定能带来一些关于如何在复杂的人性世界中,寻找真相、理解困境、甚至疗愈创伤的深刻思考。 读一本真正触及人心的书,总是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希望《谁之错》能够成为这样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书,它用医学的视角,审视人性的幽暗,用医生的经历,叩问道德的边界。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可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对自身行为和选择的审视。
评分“谁之错”,一个简单却又极其深刻的问题,在《谁之错:一位性病科医生的手记》这个书名中,被赋予了极强的指向性。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正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既私密又普遍的议题——疾病的根源,以及在疾病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责任和选择。性病科,这个充满医学专业性的领域,在我看来,更是承载了无数个人故事的舞台,那里上演着欲望与后果、信任与背叛、关爱与冷漠交织的复杂剧目。 作为一名对人性和社会议题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入剖析人类行为和情感的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医生,尤其是像性病科医生这样,需要直面病人最脆弱、最隐秘一面的人,他们的观察往往比常人更加敏锐和深刻。我期待在“手记”中,看到那些在医学专业之外,医生作为一个人,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这些充满复杂性的个体遭遇的。 “谁之错”的提问,不仅仅是对病症的归因,更可能是在探讨一种社会责任的边界,一种人际关系中的困境,甚至是一种道德判断的模糊地带。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去思考,在面对疾病和痛苦时,我们是如何去评判他人,又是如何去承担责任的。这其中,一定包含着很多我们平时难以触及的情感角落和心理困惑。 这本书的名字,仿佛一个信号,预示着里面不仅仅有医学的专业性,更有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位医生将如何用他的文字,描绘出那些在诊疗室里发生的故事,如何去剖析那些隐藏在疾病背后的个人命运,又如何去回答那个令人费解的“谁之错”。这无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阅读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