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GMDSS综合业务/GMDSS无线电操作员同步辅导教材
定价:35.00元
作者:柳邦声,杨家轩
出版社: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63230389
字数:
页码: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GMDSS综合业务/GMDSS无线电操作员同步辅导教材》共分为十二章,后一章是综合训练,其他章节编写的顺序与考试大纲完全吻合,便于读者准确把握和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另外,随着GMDSS的研究深入,过去许多对于GMDSS理解上模糊和有歧义的内容现在逐渐清晰起来,本书对于这些在内容上有歧义和模糊的地方加以澄清和解释,以加深读者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
在使用《GMDSS综合业务/GMDSS无线电操作员同步辅导教材》时,应当结合相关的教材,在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后,布置学生完成相关的作业。在此基础上,再完成本书后面的模拟练习题,使学员对于GMDSS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以满足履约的总体要求。本书不可以作为教科书使用。
目录
章 GMDSS概述
节 GMDSS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GMDSS的通信系统
第三节 GMDSS设备的配备要求
第四节 GMDSS的通信程序与规定
第五节 GMDSS无线电操作人员适任证书与颁发条件
第六节 GMDSS设备工作的管理与要求
第二章 Inmarsat系统与业务
节 卫星通信系统与Inmarsat组织
第二节 Inmarsat系统组成
第三节 Inmarsat系统在GMDSS中的作用
第四节 Inmarsat系统的业务分类及使用的波段
第五节 Inmarsat二位码业务
第六节 Inmarsat系统新技术的应用业务
第三章 Inmarsat-C系统 4
节 Inmarsat-C系统概述
第二节 Inmarsat-C系统通信业务
第三节 Inmarsat-C系统的通信信道
第四节 Inmarsat-C船站
第四章 Inmarsat-F系统与设备
节 Intoarsat-F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全球波束与点波束的定义与作用
第三节 Inmarsat-F系统组成
第四节 Inmarsat-F系统的控制
第五节 Inmarsat-F系统的业务与程序
第六节 Inmarsat-F77船站的接口配置与连接
第七节 Inmarsat-F77船站的维护保养和故障诊断
第五章 地面通信系统与业务
节 无线电波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地面通信系统的组成与主要业务
第六章 船舶中、高频(MF HF)无线电通信设备
节 船舶中 高频(MF HF)无线电设备
第二节 MF HF设备DSC终端
第三节 MF HF设备NBDP终端
第四节 MF HF无线电通信及终端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
第七章 船用VHF设备
节 船用VHF设备概述
第二节 海上VHF通信原理
第三节 船用VHF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第四节 VHF设备的测试要求
第五节 船用VHF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保养
第八章 EPIRB&SART;设备
节 定位寻位系统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搜救卫星系统(COSPAS.SARSAT)
第三节 搜救雷达信标(SART)
第九章 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与特别业务
节 海上安全信息(MSI)播发系统
第二节 无线电授时业务
第三节 船舶报告系统与业务
第十章 船舶电源与天线
节 船舶电源的相关要求
第二节 船用天线的相关要求
第十一章 船舶电台日常管理与PSC FSC检查
节 船舶电台的日常管理
第二节 船舶各种检查和检验
第十二章 综合训练
训练一
训练二
训练三
训练四
训练五
综合训练答案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GMDSS概述
节 GMDSS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GMDSS的通信系统
第三节 GMDSS设备的配备要求
第四节 GMDSS的通信程序与规定
第五节 GMDSS无线电操作人员适任证书与颁发条件
第六节 GMDSS设备工作的管理与要求
第二章 Inmarsat系统与业务
节 卫星通信系统与Inmarsat组织
第二节 Inmarsat系统组成
第三节 Inmarsat系统在GMDSS中的作用
第四节 Inmarsat系统的业务分类及使用的波段
第五节 Inmarsat二位码业务
第六节 Inmarsat系统新技术的应用业务
第三章 Inmarsat-C系统 4
节 Inmarsat-C系统概述
第二节 Inmarsat-C系统通信业务
第三节 Inmarsat-C系统的通信信道
第四节 Inmarsat-C船站
第四章 Inmarsat-F系统与设备
节 Intoarsat-F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全球波束与点波束的定义与作用
第三节 Inmarsat-F系统组成
第四节 Inmarsat-F系统的控制
第五节 Inmarsat-F系统的业务与程序
第六节 Inmarsat-F77船站的接口配置与连接
第七节 Inmarsat-F77船站的维护保养和故障诊断
第五章 地面通信系统与业务
节 无线电波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地面通信系统的组成与主要业务
第六章 船舶中、高频(MF HF)无线电通信设备
节 船舶中 高频(MF HF)无线电设备
第二节 MF HF设备DSC终端
第三节 MF HF设备NBDP终端
第四节 MF HF无线电通信及终端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
第七章 船用VHF设备
节 船用VHF设备概述
第二节 海上VHF通信原理
第三节 船用VHF的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第四节 VHF设备的测试要求
第五节 船用VHF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保养
第八章 EPIRB&SART;设备
节 定位寻位系统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搜救卫星系统(COSPAS.SARSAT)
第三节 搜救雷达信标(SART)
第九章 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与特别业务
节 海上安全信息(MSI)播发系统
第二节 无线电授时业务
第三节 船舶报告系统与业务
第十章 船舶电源与天线
节 船舶电源的相关要求
第二节 船用天线的相关要求
第十一章 船舶电台日常管理与PSC FSC检查
节 船舶电台的日常管理
第二节 船舶各种检查和检验
第十二章 综合训练
训练一
训练二
训练三
训练四
训练五
综合训练答案
参考文献
我对于这本书的知识深度感到非常满意,它并非那种只停留在表面概念的“填鸭式”读物。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核心操作规程时,都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原理和理论基础。例如,在介绍特定频段的传播特性时,书中不仅给出了标准的频率范围,还详细阐述了电离层反射、地波传播等物理现象如何影响信号的质量和覆盖范围。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帮助我构建了一个稳固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单纯地记忆操作步骤。这种对底层逻辑的剖析,使得我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或非标准环境下的通信挑战时,能够更加灵活和自信地做出判断和调整。对于一个渴望成为高水平专业人士的学习者来说,这种深度解读是无可替代的财富。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怎么做”,更是“为什么这么做”,这才是真正区分普通操作员和专家的关键所在。
评分这本教材的排版和设计实在是一流。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铜版纸的质感拿在手里就很舒服,一看就知道是正经的专业书籍。内页的字体选择非常明智,大小适中,行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图表和示意图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制作。那些复杂的通信链路图、设备结构分解图,都用清晰的线条和恰到好处的色彩进行了标注,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人,也能迅速捕捉到关键信息。特别是那些实操流程的步骤图,每一步的过渡都衔接得非常自然,就像是手把手带着你进行操作一样。而且,教材的装订质量也很可靠,翻阅了多次,书脊依然平整如初,不像有些教材用几次就散架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高,细节处理到位,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时投入的心力,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和学习的专业书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加分项。好的载体能极大地提升学习体验,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人愿意一页一页地深入探索下去。
评分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具有亲和力,几乎没有那种枯燥、板着脸孔的官方文件腔调。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初学者在面对大量专业术语时的畏惧感,所以他总是用一种循序渐进、像老船长带徒弟一样的口吻来引导我们。每当引入一个全新的、拗口的专业词汇时,作者总会先给出一个生活化或类比性的解释,然后再给出标准的定义。这种“软着陆”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即便是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国际条约或法律条文的引用,作者也巧妙地将其融入到流畅的叙述中,而不是生硬地粘贴进来。这种人性化的写作风格,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使得原本可能沉闷的钻研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让人愿意主动花时间去理解每一个细微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其对“真实世界场景”的高度模拟上。很多教材总是喜欢把知识点切分得非常规整,但实际操作中,问题往往是交叉出现的。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设计了大量的情景模拟案例,这些案例的复杂性和真实性令人印象深刻。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多重故障排除”的章节,它模拟了电源中断、天线受损和操作员失误同时发生的情况,并引导读者一步步地梳理优先级、隔离故障源,并最终恢复通信链路。这种训练方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理论问答,它训练的是一种系统思维和压力下的决策能力。通过这些案例,我能清晰地看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在复杂的、充满变数的现场环境中得到应用和检验的,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实际工作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更新和与时俱进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在这个技术迭代飞快的领域,一本过时的教材简直是灾难。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涵盖了最新的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相关法规变动,以及一些新兴的数字通信技术在海事应用中的初步整合思路。比如,对于特定应急报告格式的描述,完全符合最新的修正案要求,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持续认证和保持执业资格的人来说,是极大的保障。它没有固步自封于传统的模拟通信时代,而是适当地引入了对未来数字系统的展望,让我们在学习基础的同时,也能对行业发展趋势保持敏感度。阅读过程中,我经常能感受到作者在努力平衡经典知识的不可动摇性和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让教材兼具了长期参考价值和即时应用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