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 李志敏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正版新书--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 李志敏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志敏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沟通
  • 原生家庭
  • 儿童教育
  • 心理学
  • 育儿
  • 家庭关系
  • 李志敏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新书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09129
商品编码:2972936677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

定价:29.80元

作者:李志敏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39091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句话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孩子充满动力;一句表扬的话,可以让孩子高兴很久;一句责骂的话,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伤痕;一句消极的话,会让孩子丧失斗志……

内容提要


一句话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孩子充满动力;一句表扬的话,可以让孩子高兴很久;一句责骂的话,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伤痕;一句消极的话,会让孩子丧失斗志……

目录


前言………………(1)
**章 不要直接批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01 你真是太笨了,这么简单都学不会………………(2)
02 看看人家的孩子,比你好太多………………(4)
03 你的字,像蜘蛛爬一样………………(6)
04 你不听我的话,就别……………………(8)
05 怎么样都不行,你到底想怎么样………………(0)
06 别哭了,一点都不害臊………………(12)
07 你在说谎,是不是………………(14)
08 真后悔,偏偏生了你………………(16)
09 什么都记不住,没长脑子吗………………(18)
10 就知道玩儿,太不争气了………………(20)
11 怎么不叫人,一点礼貌都不懂………………(22)
12 别板着脸了,给谁看………………(24)
13 老是考不好,你将来肯定没出息………………(26)
14 你这样子,怎么跟人家比啊………………(28)
15 好好学习,其他的都没用………………(30)
16 你真让人烦死了………………(32)
17 我对你说过多少次,不要打架………………(34)
18 为什么你不像聪聪那样听话………………(36)
19 你从不听我讲的话………………(38)
第二章 不卑不亢,与孩子平等沟通
01 做个乖孩子,妈妈求你了………………(42)
02 想玩,做完作业再说………………(45)
03 我没本事,以后就指望你了………………(47)
04 再多说也无用,就这么定了………………(50)
05 顶撞老师,没有好果子吃………………(52)
06 爸爸好,还是妈妈好………………(54)
07 走开,让我安静一会儿………………(56)
08 我烦着呢,别再添乱了………………(58)
09 你要争气,千万不能像我一样………………(60)
10 你是女孩子,别和男孩子似的………………(62)
11 听话,这都是为你好………………(64)
12 谁稀罕,妈妈给你买一个更好的………………(66)
13 坏孩子,不要和他们一起玩………………(68)
14 为了妈妈,要考进前三名………………(70)
15 再不听话,你就要挨打了………………(72)
16 我这是为你好………………(74)
17 为了你,我什么都能去干………………(76)
18 如果你帮奶奶干活,妈妈就给你钱………………(78)
第三章 不要敷衍了事,保护孩子的好奇与敏感
01 就这样吧,你要听妈话………………(82)
02 你是小孩子,懂什么………………(84)
03 我不管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86)
04 你是捡回来的,在大街上………………(88)
05 小孩子,问那么多做什么………………(90)
06 实在太难看了,你竟然还喜欢………………(92)
07 等你赚钱了,再去捐款吧………………(94)
08 你怎么这么不合群,总是独来独往………………(96)
09 自己脑袋笨,别找借口………………(98)
10 你这么邋遢,就像个叫花子………………(101)
11 哄阿姨开心,挑“好听”的话说………………(103)
12 闭嘴,小孩子别问那么多………………(105)
13 怎么就知道乱花钱………………(107)
14 别管了,那和你没有什么关系………………(109)
15 不许这么做,这太危险了………………(111)
16 别乱动,否则会把警察叔叔招过来………………(114)
第四章 不骄纵不抱怨,面对困难多给孩子安全感
01 他打你一拳,你就还他一脚………………(118)
02 没关系,没人看见………………(121)
03 放学快回家,外面坏人很多………………(123)
04 你太没用了,什么事情都做不成………………(125)
05 妈妈不对,我替你去道歉………………(127)
06 别坚持了,等以后再说吧………………(130)
07 有吃有穿,身在福中不知福………………(133)
08 就考这么点分,不丢人吗………………(135)
09 别争了,等你长大就明白了………………(137)
10 别动,让妈妈来做………………(139)
11 如果有下次,我就惩罚你………………(141)
12 同一道题,你怎么又做错了………………(143)
13 没事,反正没人看见………………(145)
14 做不好就别做了,反正还有爸爸妈妈呢………………(147)
15 等我表扬你吗………………(149)
16 同一道题,你怎么又做错了………………(151)
第五章 不要伤孩子的心,维护生活中的幸福感
01 你考**名,我就给你买礼物………………(156)
02 考进年级前五,别让妈妈失望………………(158)
03 老实交待,你们是什么关系………………(161)
04 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我图什么………………(164)
05 你等着,看你爸怎么管教你………………(166)
06 假货,值不了几个钱………………(168)
07 不做完功课,不准睡觉………………(170)
08 别来家里玩,家里不欢迎小朋友………………(172)
09 小小年纪,就和我谈隐私………………(174)
10 别乱告状,和朋友“好好相处”………………(176)
11 你太难缠了,真烦人………………(178)
12 嘴巴那么大,眼睛那么小………………(180)
13 看好你的东西,别随便借给别人………………(182)
14 你居然敢来批评我了………………(184)
15 别问这些不要脸的事情………………(187)
16 你让大家说说,你这么做对吗………………(190)
17 这像是你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儿吗………………(192)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您提及图书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旨在为您提供一个自然流畅、引人入胜的阅读推荐,约1500字: 当生活抛来一道道人生难题,我们该如何拨开迷雾,找到内心的答案?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洪流裹挟着我们前行,生活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挑战也层出不穷。我们或许在事业的十字路口徘徊,在人际关系的泥沼中挣扎,在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中迷失方向。我们渴望理解,渴望指引,渴望找到一条通往内心平静与人生智慧的道路。 《心灵的灯塔:照亮成长之路》正是这样一本致力于陪伴您穿越人生迷雾的指南。它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理论,也不是灌输一套刻板的教条,而是以一种温和而深刻的方式,引导您审视内在的世界,发现被忽略的力量,重塑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 本书的作者,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精心编织了一幅关于个人成长、情感智慧和人生哲学的全景图。他/她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诸多我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曾留意,却对我们幸福感和成就感至关重要的话题。 第一篇:内观之境——认识真实的自我 我们常常在外界寻找认同,却忽略了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领您踏上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我们会一起剖析“完美主义”的陷阱,理解它如何悄无声息地束缚我们的手脚,阻碍我们迈出尝试的步伐。您将学习如何区分“自我要求”与“自我苛责”,学会以一种更宽容、更接纳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同时,本书还将深入探讨“情绪管理”的艺术。愤怒、焦虑、悲伤、恐惧……这些复杂的情绪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我们身体和心灵的信号。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贴切的案例,您将学会识别情绪的根源,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并掌握有效的疏导和转化技巧,让情绪成为您成长的助力,而非阻碍。 更重要的是,本书会引导您去拥抱“脆弱的力量”。在许多文化中,脆弱被视为软弱的象征,但作者将颠覆这一认知,揭示出脆弱正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的桥梁,是勇气和力量的源泉。学会展现真实的自我,敢于袒露内心的感受,会让您的人际关系更加深入,让您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温暖。 第二篇:关系之网——构建和谐的人际连接 人生是一场与他人的相遇。我们渴望爱,渴望被爱,渴望拥有稳定而深刻的连接。然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常常让我们感到困惑和疲惫。本书的第二部分,将为您提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实用智慧。 您将了解“同理心”的深层含义,它并非仅仅是“感同身受”,而是一种积极倾听、理解对方立场并回应对方感受的能力。掌握同理心,您将能更好地化解冲突,修复裂痕,建立信任,让每一次沟通都成为增进理解的契机。 书中还会探讨“界限感”的重要性。清晰的界限是保护自我,也是尊重他人的基石。您将学习如何在给予和索取之间找到平衡,如何优雅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避免被他人过度消耗,同时也避免侵犯他人的空间。 此外,本书还将聚焦于“有效沟通”的技巧。告别那些无效的争论和心口不一,掌握提问、倾听、反馈等核心要素,让您的人际交流更加顺畅、高效,无论是与伴侣、家人、朋友还是同事,都能建立起更加牢固和令人愉悦的连接。 第三篇:成长之翼——解锁潜能,拥抱未来 生活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将为您插上成长的翅膀,激励您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您将重新审视“目标设定”的意义。目标并非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指引我们方向的灯塔。本书将指导您如何设定SMART目标,如何分解目标,如何保持动力,让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成为您前进的强大驱动力。 同时,本书还将深入探讨“逆境中的成长”。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每一次挫折和挑战,都是一次磨砺心智、提升韧性的绝佳机会。您将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从困境中发现转机,将挑战转化为成长的阶梯。 最后,本书将鼓励您去培养“积极心态”。心态决定着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决定着我们应对生活的能力。通过正念练习、感恩意识和积极自我对话,您将学会如何驱散负面情绪,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何以乐观和坚韧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明天。 《心灵的灯塔:照亮成长之路》是一本写给每一个渴望更好生活的人的书。它不强求您改变,而是邀请您去发现,去理解,去整合。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这本书就像一处宁静的港湾,让您停下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汲取前行的力量。 无论您正面临何种困境,无论您渴望获得何种提升,这本书都将是您忠实的伙伴,是您心灵的向导。翻开它,就如同点亮了一盏灯,照亮您前行的道路,让您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挑战中获得力量,最终抵达属于您的那片璀璨星空。 这是一次关于自我认知、情感觉醒和人生智慧的深度探索,是一场由内而外的生命觉醒之旅。让我们一起,用这本书为自己的人生注入更多的理解、勇气和希望。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我深知言语的力量,尤其是在面对孩子时。我们常常认为,成年人的经验和道理是绝对正确的,但有时,我们忽略了孩子的心智发展阶段和情感需求,一味地用成人的逻辑去沟通,反而会适得其反。《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在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我好奇这本书的作者李志敏老师,会从哪些独特的角度来解读“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是关于那些权威式的命令,还是那些充满比较和评判的语言?亦或是那些家长自身情绪的宣泄,被不经意地转嫁给了孩子?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些话语背后的心理逻辑,帮助我们意识到,即使是出于好意,不恰当的表达方式也可能在孩子心中埋下不自信、恐惧或叛逆的种子。 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沟通策略,来替代那些“不能说”的话。例如,当孩子表现出不如预期时,如何引导而非指责?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如何安抚而非压抑?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用一种更贴近孩子内心的方式去交流,真正做到“听懂”孩子,并且让孩子“听懂”我们。 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它暗示着许多我们可能意识不到但却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沟通误区。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开自己沟通上的盲点,从而更好地与我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建立起真诚、信任的关系。

评分

作为一名曾经因为沟通不当而与孩子产生隔阂的家长,我深知“说错话”的危害性。那是一种难以弥补的创伤,不仅影响孩子当下的情绪,更可能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留下长久的阴影。当我看到《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本书的标题时,我内心深处的那根弦被瞬间拨动了。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名,更像是一个提醒,一个警钟,敲打在我这个曾犯过错误的人心上。 我非常好奇,李志敏老师是如何界定“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的?是那些带有评判色彩的语言,还是那些传递着家长焦虑和期待的表达?抑或是那些剥夺孩子自主权和探索空间的话语?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清晰的案例和分析,帮助我们识别出那些隐藏在日常对话中的“毒药”,让我们意识到,有些话语,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但传递的方式却是错误的,从而伤害了孩子。 我更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仅仅指出问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去弥补,如何去修复,如何在未来的沟通中避免重蹈覆辙。我希望李老师能够分享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例如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如何表达同理心,如何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以及如何在孩子犯错时,以一种更具引导性的方式去沟通,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惩罚。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出版社信息都给我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感觉,这让我更加期待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手中一本常备的“育儿手册”,在我感到迷茫和困惑时,能够翻开它,找到指引方向的灯塔。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模式,学习如何用更智慧、更充满爱的方式去和孩子交流,最终帮助我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致力于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做得更好,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沟通方面。《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本书,如同一个及时的提醒,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并深感其重要性。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揭示那些我们作为家长,常常在无意中对孩子说出口,但却可能造成伤害的话语。这些话语,或许是带着父母的焦虑和期望,或许是带着对孩子无意识的比较和评判,又或许是家长自身情绪的宣泄。我希望作者李志敏能够以其专业的视角,深入分析这些话语背后的心理动因,以及它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最迫切地想从书中获得的是,如何去替代那些“不能说”的话。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某些行为或情绪时,我们应该如何用更恰当、更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去回应。这可能包括如何表达理解和同理心,如何给予积极的引导,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我渴望能够学习到一套有效的沟通模式,让我的言语能够成为滋养孩子心灵的甘露,而不是刺伤他们自尊的利刃。 这本书的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意义,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质量和深度充满了期待。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沟通中的不足,从而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做出更明智、更有效率的调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分

在为人父母的旅程中,我常常感到自己像一个笨拙的舞者,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总是在试探着、摸索着,试图找到最和谐的节奏。但很多时候,我的步伐并不协调,说出的话语也并非都能抵达孩子的心灵。《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本书,就像是给我递上了一本精妙的舞步指南,让我看到了自己可能忽略的、甚至是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 我非常好奇,李志敏老师是如何定义那些“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的?它是否包含了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但对孩子来说却可能造成伤害的隐性话语?例如,那些带有“你应该……”、“为什么你总是……”这样句式的表达,是否会无形中给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场景分析,让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并且深入反思自己日常的沟通模式。 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指出问题,更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替代性沟通方式。比如,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该如何给予鼓励,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他们的努力;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们该如何倾听,而不是直接打断或否定。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用一种更积极、更支持性的语言,去引导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从而更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的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本身就透露出一种理性与关怀并存的气息,这让我对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刻性充满了期待。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最终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找到更自在、更有效的方式,共同成长。

评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建立深层次的连接?语言,作为最直接的沟通方式,有时却成了我们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跨越这道鸿沟的希望。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那些我们成年人常常在不经意间说出,但对孩子而言却可能造成伤害的话语。这些话,或许是父母急切的期望,或许是无意的比较,又或许是成年人自身情绪的宣泄。我希望李志敏老师能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帮助我们识别出这些“禁语”,并理解它们背后隐藏的心理动因,以及对孩子成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更让我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沟通策略,帮助我们替换掉那些“不能说”的话。比如,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如何表达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流露出失望;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如何以倾听和引导代替直接否定。我渴望能够学习到,如何用更智慧、更富有爱意的方式去表达,既能传递我们想要的信息,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更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成长动力。 这本书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其名称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专业性和指导性充满了期待。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调整自己的沟通模式,最终与孩子建立起更健康、更融洽的关系,共同成长,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反思自己与家人的沟通方式,特别是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有时候,尽管我心里是爱着他们,希望他们变得更好,但在表达过程中,总感觉事情的发展总是朝着我预设的相反方向前进。我常常会陷入一种无力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正当我苦苦思索,试图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改变现状的途径时,《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选择阅读这本书,并非因为我对某些特定的“禁语”感到好奇,而是希望能够从更深层次的认知层面,去理解为什么有些话是“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这背后一定有着更复杂的心理机制和家庭动力学在起作用。我猜测,书中可能不会直接罗列出一份“禁用语清单”,而是会引导读者去探索话语背后的意图、语境以及对孩子可能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替代性沟通策略。毕竟,仅仅知道“不能做什么”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知道“应该做什么”。例如,当孩子表现出某种让我不满意的行为时,我该如何表达我的担忧和期望,而不是直接的指责?当我需要表达我的支持时,怎样的话语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纳?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难题,而我相信,这本书能够给我提供宝贵的启发。 这本书的作者李志敏,在育儿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洞察力,他的观点往往能直击问题的核心。我对他所提出的“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一角度,充满了信任感。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帮助我们这些在育儿道路上摸索的家长,揭开那些阻碍我们与孩子建立真正连接的“沟通面纱”,让我们学会如何用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让我们家庭的氛围更加和谐。

评分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真正理解和连接孩子内心的方式。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语言的力量是双刃剑,它既可以温暖孩子的心灵,也可以无情地刺伤他们。所以,《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及时雨,恰好解答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 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李志敏老师是如何定义“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的。它是否包含了那些父母无意中脱口而出的,带有负面情绪的评价?或者是那些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与他们真实意愿相悖的期望?我猜想,这本书会深入剖析这些话语背后的心理动机,以及它们对孩子形成自我认知、情感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情境分析,比如,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如何表达失望,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的价值;当孩子取得成就时,家长应该如何肯定,而不是淡化他们的努力。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用更温和、更富有建设性的语言,去引导孩子,去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这本书的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本身就带着一种人文关怀的色彩,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深度和价值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李志敏老师会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为我们这些家长提供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伤害,最终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信、快乐的人。

评分

在我看来,教育孩子的过程,更像是在与一个生命共同成长,而沟通,则是我们连接彼此、传递爱与理解最重要的桥梁。《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修复和加固这座桥梁的希望。我一直认为,我们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很多时候源于沟通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常常是我们自己无意中设置的。 我十分好奇,李志敏老师会如何界定那些“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是那些隐藏着家长焦虑和期望的话语,还是那些带着评判和比较的言辞?抑或是那些家长自身情绪的宣泄,被不恰当的传递给了孩子?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些话语背后的心理机制,帮助我们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对话中的“雷区”,让我们意识到,有时我们以为的“关心”和“教育”,可能反而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 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沟通技巧,来帮助我们替代那些“不能说”的话。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如何表达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直接给予解决方案;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我们如何引导他们认识到后果,而不是一味地责骂。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用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去表达,既能传递我们的信息,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更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这本书的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本身就带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寓意,这让我对书中内容充满了信心。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起更健康、更融洽的关系,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儿童教育和家庭沟通的读者,当我看到《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本书时,内心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的。李志敏老师的名字,在育儿界早已耳熟能详,他的理论和实践总能触及到许多家长们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困惑的地方。这次,以“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为主题,我预感这又是一次直击痛点、引人深思的探讨。 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回应了我一直以来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瓶颈。我们常常强调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说出口的话,却往往适得其反,让孩子感到被误解、被评判,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我经常在想,那些在我们成年人看来理所当然的道理,为何在孩子那里就变得如此难以接受?是不是我们传递的方式有问题?是不是我们选择的话语本身就带有不适合孩子接收的“密码”? 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那些“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背后隐藏的家庭互动模式。例如,那些看似是“为你好”的劝诫,实则可能压抑了孩子的自主性;那些为了“激励”孩子而使用的比较和评价,可能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那些成年人无法自我消化的情绪,被不经意地投射到孩子身上,成为孩子心理的负担。我希望李老师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专业的解读,帮助我们揭示这些隐藏在日常对话中的“雷区”,让我们意识到,有时候“不说”比“说”更重要,或者说,换一种说法的艺术,是通往孩子心灵的钥匙。 这本书不仅仅是给父母看的,我相信它对老师、祖辈,甚至任何与孩子有接触的人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毕竟,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争,而是整个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育儿知识的渠道很多,但真正能够触及灵魂、引发深刻改变的书却不多。我希望《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能成为这样一本难得的宝藏,让我们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少一些迷茫,多一些智慧,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理解。

评分

作为一名在家庭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观察者,我深切体会到,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微妙的界限,往往体现在那些“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之中。《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优化家庭沟通模式的契机。 我非常好奇,作者李志敏老师是如何界定这些“不能开口说的话”的?是那些出于爱却可能带有控制欲的言辞,还是那些因焦虑而生的催促和比较?抑或是,我们自身未能消化的负面情绪,不经意间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我期待书中能够通过细致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们识别出那些隐藏在日常对话中的“沟通陷阱”,并理解这些话语对孩子自我认知、情感发展乃至未来行为模式可能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在指出问题之后,如何去构建更健康、更具建设性的沟通方式,是每一个家长都迫切需要学习的。例如,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如何以引导代替指责?当孩子表达不满时,我们如何以倾听和理解代替敷衍和否定?我期待能够从中获得具体的话语范例和互动技巧,让我在面对不同情境时,都能游刃有余地运用更具智慧的沟通艺术。 这本书的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本身就传递出一种理性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基调,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信心。我相信,通过阅读《不能对孩子开口说的话》,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我教育的智慧,更能为孩子构建一个充满理解、尊重和爱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他们成为独立、自信、健全的个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