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從宋明理學到陽明心學
定價:36.00元
作者:呂思勉
齣版社:新世界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046070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一部簡要的理學思想史。
2.中國宋明理學的提綱挈領之作。
3.“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傢”之一的呂思勉的哲學著作
4.本書作為剪裁得宜的入門書,對宋明理學進行瞭全麵的梳理,是廣大國學愛好者瞭解程硃理學到陽明心學思想發展的讀本。
5.民國時期重要學術成果,再現民國時期中華學術的燦爛景觀,站在新的高度承繼中華文明的傳統,開啓麵嚮二十一世紀的思想學術未來。
6.呂思勉是*一位以一人之力幾乎寫完瞭中國上下五韆年曆史的史學名傢。
內容提要
理學興於北宋,盛行於南宋與元明清時代,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可以說是唐代以來儒學思想的主流,其影響覆蓋整個東亞。理學與國人之思想關係甚深,故呂思勉在其上海滬江大學《中國哲學史》課程講義的基礎上,綜閤理學傢重要學說,兼及其對社會風俗之影響,寫作瞭這本書。迄今為止,中外學界關於理學的簡史似乎還沒有超過他的。本書作為剪裁得宜的入門書,對宋明理學進行瞭全麵的梳理,是廣大國學愛好者瞭解程硃理學到陽明心學思想發展的讀本。
目錄
宋明理學
序
緒論
理學之源
理學源流派彆
濂溪之學
康節之學
橫渠之學
明道伊川之學
晦庵之學
象山之學
浙學
宋儒術數之學
陽明之學
王門諸子
有明諸儒
總論
附訂戴
作者介紹
呂思勉,字誠之,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曆史學傢、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傢”。畢生緻力於曆史研究和曆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曆史係主任、代校長。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任教,被評為曆史學一級教授。
呂思勉一生緻力於中國古代史研究,注重排比史料,分類劄記,長於綜閤研究和融會貫通。因呂思勉的新式思想和見解,其講學授業充滿意趣,門下多齣名人。在我國現代史學史上,呂思勉是一位以一人之力幾乎寫完瞭中國上下五韆年的曆史。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認為,曆史的進程往往是由思想的演變所驅動的,而哲學,正是思想最集中的體現。宋明理學,作為一個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時期,其影響之深遠,至今仍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留有痕跡。我特彆想瞭解,在那個社會變革與文化復興的時代背景下,是如何孕育齣如此豐富和復雜的哲學思想的。書名中“從宋明理學到陽明心學”這個連接詞,暗示著一種傳承與突破,我迫切希望書中能夠清晰地梳理齣這種演變過程。我想知道,陽明心學是如何在繼承宋明理學精髓的同時,又進行瞭顛覆性的創新,尤其是在“緻良知”和“知行閤一”這些核心概念上,它又賦予瞭怎樣的新的內涵?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閱讀一本哲學著作,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去傾聽古聖先賢的心聲,去感受他們對宇宙、人生、道德的深刻思考。我期望它能像一位引路人,帶我深入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思想土壤,去發掘那些被時間掩埋的智慧光芒。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想都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總覺得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東方智慧。而宋明理學,作為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摺點,更是讓我充滿瞭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那個充滿思辨的時代,去瞭解程頤、硃熹等大傢是如何構建起他們的“理”學體係,其中關於“太極”、“陰陽”、“五行”的解釋,以及他們對“存天理,滅人欲”的強調,都讓我覺得非常有研究的價值。而陽明心學,作為理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它又會帶來怎樣的“新世界”?王陽明提齣的“心即理”、“緻良知”、“知行閤一”等概念,又是如何挑戰和發展瞭前人的思想?我期待這本書能用清晰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將這兩大哲學流派的思想精髓展現在我麵前,讓我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概念的理解上,更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人生哲學和道德力量。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典哲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總是渴望能夠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讀性的著作,來幫助我梳理那些縱橫韆年的思想脈絡。《從宋明理學到陽明心學》這個書名,無疑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一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從宋明理學的繁復體係齣發,逐步深入到陽明心學的精妙境界。具體來說,我對於理學中那些關於宇宙本體、道德規範的論述很感興趣,想瞭解它們是如何形成和演變的,其中又有哪些代錶性的思想傢和他們的核心觀點。更令我期待的是,陽明心學又是如何在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開闢齣一條全新的道路,特彆是“心即理”和“緻良知”這樣的革命性概念,它們是如何被提齣和論證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嚴謹的學術態度,結閤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展現這兩個重要哲學流派的深刻內涵,並且能夠幫助我理解它們對於中國文化和思想史的深遠影響,或許還能從中汲取一些有益於個人修養和處世之道的智慧。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沉靜的底色,搭配著古樸的字體,仿佛能聞到紙張與墨香交織的氣息。我平日裏就對中國傳統哲學頗感興趣,尤其是宋明時期思想傢的智慧,總覺得那是一種曆經歲月沉澱後,愈發醇厚的味道。讀這本書,我最期待的就是能深入瞭解宋明理學的發展脈絡,看看在那個思想激蕩的年代,哲學傢們是如何層層遞進,構建起復雜的思想體係的。那些關於“理”與“氣”的辯論,關於“天人閤一”的追求,都是我一直想去探究的。同時,我也很好奇,陽明心學又是如何在承接前人的基礎上,開闢齣新的路徑,它對“心”的強調,與之前的理學又有何不同?書名中“新世界齣版社”的字樣,也讓人對這次的解讀充滿瞭期待,或許能從中看到一些新鮮的視角和更具現代意義的解讀,而非僅僅是枯燥的學術梳理。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為我梳理清楚這兩大哲學流派的淵源與區彆,更能讓我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刻智慧,或許還能從中找到一些啓發,去理解當下的一些現象和問題。
評分最近對中國古代哲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宋明時期,那是一個思想極其活躍、文化極為繁榮的時代。書名《從宋明理學到陽明心學》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因為它直接點齣瞭我想要瞭解的核心內容。我一直覺得,理學和心學的對立與融閤,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議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闡述宋明理學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它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哪些,它們之間又存在怎樣的爭論。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好奇陽明心學是如何在理學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展的。硃熹的“格物緻知”和王陽明的“緻良知”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邏輯聯係和哲學差異?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清這些復雜的思想脈絡,並且能夠以一種更加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能夠真正地體會到這些古代哲學傢的智慧。我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中國古代哲學有一個更加係統和深入的認識,並且能夠從中獲得一些關於人生和社會的啓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