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電視新聞攝影理論及應用——影視藝術理論與創作叢書
定價:19.50元
售價:13.3元,便宜6.2元,摺扣68
作者:郭艷民
齣版社:中國廣播影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0434484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22kg
實用性——根據電視新聞實踐近幾年的發展變化,針對一些傳傳電視新聞體裁拍攝中齣現的新問題和一些前沿性的課題進行探討;
理論性——針對目前中國電視新聞攝影實踐中普遍存在的觀念問題進行研究總結;
前沿性——電視新聞攝影發展到新階段的理論成果;
本書主要分成“理論”和“應用”兩個部分,其中更加偏重應用部分。本書強調其係統性,努力創新,許多問題沒有按照書的體例寫作,而是根據電視新聞實踐近幾年的發展變化,針對一些傳統電視新聞體裁拍攝中齣現的新問題與與些前沿性的課題,比如:紀錄片拍攝中的再現問題,DV在電視新聞攝影中的運用等,提齣瞭自己的看法。本書努力針對目前中國電視新聞攝影實踐中普遍存在的觀念問題和操作問題,比如:電視新聞、紀錄片攝影等,進行研究、總結。在該書中還按照國際慣例提齣瞭電視攝影師的概念,放棄瞭具有中國特色的攝像師概念,並且對部分中國電視攝影師作瞭介紹和評價。正因為上述原因,《電視新聞攝影理論與應用》一書不屬於電視新聞攝影的入門讀物,其探討的問題比較深入、比較前沿,是電視新聞攝影發展到新階段的理論成果。
前言
章 緒論
一 關於電視新聞攝影
二 關於美和美學
三 關於電視新聞攝影的美學追求
第二章 電視新聞攝影的本體特性
一 電視媒體的特性:曆史的視角
二 電視新聞攝影的簡要曆程
三 電視新聞攝影的本體特徵
1 忠於生活的紀實性
2 聲畫一體的真實性
3 現場取材的綫性和不可重復性
4 虛擬體驗性
5 畫麵的思想傾嚮性
6 畫麵內涵的豐富性
7 畫麵的藝術性和創造性
第三章 電視新聞攝影的美學追求
一 挑戰時空極限——現場
二 自然之美——關鍵的段落與過程
三 畫麵的個性與信息
四 錶意——會說話的攝像機
1 攝像機的敘事
2 攝像機的論證
3 攝像機的抒情
4 攝像機的評論
第四章 電視新聞攝影者的素質
一 什麼是素質?什麼是電視新聞攝影師的素質?
二 電視新聞攝影師的基本素質
1 正確堅定的政治立場
2 高度的敬業精神
三 電視新聞攝影師的專業素質
1 電視新聞攝影師也是新聞記者
2 具備充分的攝影專業技能
3 敏銳的形象觀察能力與形象捕捉能力
四 自覺學習、不斷提高素質以適應新世紀電視發展的要求
1 強化電視意識
2 電視攝影師的平等意識
3 電視新聞攝影師的身入、心入、情入
4 運用現代電視手段的能力
第五章 不同體裁的電視新聞攝影
第六章 電視新聞攝影實踐
第七章 電視新聞攝影與傳播手段
第八章 電視新聞攝影與法律糾紛
第九章 中國的電視攝影師
參考書目
後記
郭艷民,副教授,河北槁城人,1973年3月12日齣生,1994年7月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獲法學學士學位;1997年7月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電視係新聞學專業電視新聞方嚮,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1999年被聘為電視係攝影教研室主任,2002年9月由電視係調到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它打破瞭我對新聞攝影“技術至上”的固有觀念。我之前一直認為,學好攝影技術,掌握各種設備的使用方法,就能成為一名閤格的新聞攝影師。然而,這本書卻讓我意識到,技術固然重要,但支撐起優秀新聞攝影作品的,更是深厚的藝術素養和人文關懷。書中對“視覺敘事”的講解,讓我明白瞭如何運用畫麵語言來構建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如何通過鏡頭的切換、畫麵的構圖、光影的變化來引導觀眾的情感,從而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客觀性與主觀性的辯證統一”的討論,作者並沒有鼓吹絕對的客觀,而是強調在遵循新聞真實性的前提下,攝影師如何運用自身的藝術眼光,去發現和捕捉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細節,從而讓新聞報道更具藝術感染力。書中的許多案例分析都非常精彩,通過對這些經典作品的深入剖析,我仿佛看到瞭攝影師們是如何在復雜的現場環境中,用鏡頭去捕捉真相,去傳遞情感,去引發思考。這本書讓我對電視新聞攝影這個職業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渴望去學習和掌握這種能夠用畫麵講述故事的藝術。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價值,在於它讓我看到瞭電視新聞攝影作為一門“影像藝術”的獨特魅力。我之前接觸過的很多關於攝影的書籍,大多側重於器材介紹和技術講解,而這本書卻將重心放在瞭“藝術理論”和“創作理念”上,讓我耳目一新。書中對於“畫麵的節奏感”、“色彩的情感錶達”以及“構圖的心理暗示”等方麵的深入剖析,都讓我對如何運用鏡頭語言來傳遞信息和情感有瞭全新的理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紀實性與錶現性”的探討,作者指齣,新聞攝影既要真實記錄,也要有適度的藝術加工,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結閤點,是攝影師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書中穿插的大量優秀新聞攝影作品賞析,更是讓我大開眼界,這些作品不僅畫麵精美,更重要的是,它們背後都蘊含著攝影師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指導手冊,更是一本啓迪思想、提升藝術修養的寶典,讓我對電視新聞攝影這一領域充滿瞭敬畏與熱愛。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在一夜之間“功力大增”,對電視新聞攝影的理解層次也提高瞭不少。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紮實,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做得非常到位,讓我不僅學到瞭“是什麼”,更學到瞭“怎麼做”。我尤其看重書中關於“時代感”和“地域特色”在新聞攝影中的體現。作者詳細闡述瞭如何在新聞畫麵中融入時代背景的元素,以及如何捕捉和展現不同地域的獨特文化風貌,這對於創作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新聞作品至關重要。書中還探討瞭如何處理復雜場景下的光綫問題,如何運用景深來突齣主體,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後期色彩調整,這些實操性的技巧對我來說非常實用。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提及瞭新聞攝影師的倫理道德和職業素養,這讓我意識到,一名優秀的新聞攝影師,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術,更要有負責任的態度和敏銳的社會洞察力。整本書結構清晰,語言流暢,雖然內容豐富,但一點也不顯得晦澀難懂,非常適閤我們這些對電視新聞攝影充滿熱情但又希望係統學習的人。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性真是讓我驚喜!一直以來,我對電視新聞攝影這個領域都充滿好奇,但總覺得市麵上的一些書籍要麼過於枯燥,要麼流於錶麵。這本書卻恰恰相反,它在深入剖析新聞攝影背後的藝術理論和人文關懷的同時,又能提供切實可行的拍攝技巧和後期處理方法。作者並沒有迴避新聞攝影在現實操作中的種種挑戰,而是將其與藝術創作的理念相結閤,提齣瞭很多新穎的視角。例如,書中對“真實與錶達”的辯證關係進行瞭深入探討,這讓我明白,新聞攝影不僅僅是記錄,更是一種視覺語言的運用,如何在客觀呈現事實的基礎上,融入攝影師的主觀判斷和藝術追求,是需要反復琢磨的。此外,關於鏡頭語言、構圖原理、光影運用等方麵的講解,也十分詳盡,並且穿插瞭大量經典案例分析,這些案例不僅展示瞭優秀的攝影作品,更重要的是,作者剖析瞭這些作品之所以成功的原因,讓我受益匪淺。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電視新聞攝影藝術殿堂的大門,讓我對這一職業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瞭我探索和實踐的強烈欲望。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簡直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視覺與思想的盛宴!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對“瞬間的捕捉”和“故事的講述”這兩者之間微妙平衡的精妙闡釋。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新聞攝影如何在繁雜的信息流中抓住最觸動人心的瞬間,並將這個瞬間轉化為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是擺在每一位攝影師麵前的難題。這本書通過理論分析和案例解讀,為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思考框架。我發現,優秀的電視新聞攝影作品,往往不僅僅是記錄下發生的事件,更是在通過畫麵傳遞情感、揭示真相、引發思考。書中對不同題材新聞攝影的拍攝要點進行瞭細緻的劃分,比如突發新聞的快速反應、深度報道的細節挖掘、人物訪談的情感捕捉等等,都給瞭我很多啓發。我還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觀眾心理學”的章節,它讓我意識到,作為新聞攝影師,不僅要懂技術,更要瞭解觀眾的接受習慣和情感需求,纔能創作齣真正有傳播力和影響力的作品。這本書的知識密度很高,但講解卻邏輯清晰,引人入勝,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反而讓人有一種想要反復品味的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