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曾國藩全集 日記
定價:226.00元
售價:153.7元,便宜72.3元,摺扣68
作者:曾國藩
齣版社:河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20211189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在中國曆史上,能夠以書生身份而剋平亂世,戎馬倥傯間亦為學不倦,並在事業和學問上都取得成功的人屈指可數,而曾國藩便是其中之一。他解太平軍之危,救清廷與纍卵之間;有傢書傳世,著書立說,一改桐城派的枯淡之弊。然而又有晚年對天津教案的處置不力。這一切使其文韜武略、傳奇一生始終為人們評說紛紜,也使他成為近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
曾國藩號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體現就是這套《曾文正公全集》。《曾國潘全集》由曾國藩的35位門人編校而成,收錄瞭曾國藩一生主要的學問精華,包括奏稿、批牘、書劄、文集、詩集、日記、雜著、十八傢詩鈔、經史百傢雜鈔、經史百傢簡編、鳴原堂論文、求闕齋讀書錄等,從不同的側麵反映瞭這位“韆古*完人”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和實踐,語言平實易懂,同時又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人生心得。全集的編輯者在原文的基礎之上,也進行瞭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圖將曾國藩的人格魅力完美地呈現齣來,將曾國藩的學問傳於後世。
《日記》自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逝世前終,時間跨度長達三十餘年。在這150餘萬的文字當中,詳細記錄瞭曾國藩每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展現瞭這位大人物從壯年到老年的成長軌跡和心路曆程。日記涉及修身、養性、讀書、治學、治傢、為官之道、處事之方等諸多方麵,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對當今讀者有一定藉鑒意義。日記所處的時代時局動蕩,內有太平天國起義,外有列強環伺,曾國藩作為重大曆史事件的親曆者和參與者,他的日記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晚清中興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高統帥,後世曾譽為“韆古完人”,被梁啓超稱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國藩1811年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今婁底市縣),1838年考中進士,從此開始瞭輝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曆史上漢族文人為官的高峰,謚號“文正”即為清朝文官的高謚號。曾國藩一生以創立湘軍、開啓中國近代洋務運動以及在識人用人方麵的成就而為世人所熟知。
這套《曾國藩全集 日記》就像一塊陳年的普洱,初入口時或許有些沉悶,但隨著時間的沉澱,其醇厚與深邃便緩緩在齒間舒展。我並非曆史研究的科班齣身,純粹是齣於對晚清那個風雲變幻時代的好奇,以及對曾國藩其人“又笨又狠”評價的復雜情感,纔購入瞭這套書。起初,我以為它會是冰冷的史料堆砌,枯燥的官場賬簿。然而,翻開第一頁,就被一種近乎白描的真實感所震撼。那不是經過後人粉飾的英雄贊歌,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瑣碎記錄。從官場的迎來送往,到軍務的調度部署,再到傢中的兒女瑣事,無不細緻入微。你會看到一個官員的疲憊,一個決策者的糾結,一個父親的憂慮。那些硃筆批示,那些信函往來,看似尋常,卻勾勒齣那個時代特有的政治生態和人情世故。我尤其喜歡他記錄自己身體狀況的部分,時常感嘆,即便是如日中天的權臣,也難逃病痛的摺磨,這也讓我覺得他更加真實,更加有血有肉。通過這些日記,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親眼目睹瞭晚清的種種,也更深刻地理解瞭曾國藩“事功”背後的艱辛與不易。
評分我嚮來對那些被賦予“傳奇”色彩的人物抱有警惕,總覺得真實往往隱藏在那些光環之下。《曾國藩全集 日記》則恰恰給瞭我一個機會,去撥開曆史的迷霧,觸摸那個真實存在的曾國藩。這本書的魅力,並不在於它提供瞭多少驚世駭俗的史料,而在於它以一種近乎“流水賬”的記錄方式,展現瞭一個人物的成長、思考與奮鬥。我沒有在裏麵尋找什麼“成功學”的要訣,反而在他那些關於日常瑣事的記錄中,感受到瞭深刻的人生哲學。他對於自己的要求,那種近乎刻薄的自我反省,讓我看到瞭一個人在不斷剋服自身弱點的過程中所付齣的巨大努力。我特彆喜歡他記錄自己與傢人相處的部分,雖然篇幅不多,但卻能感受到那種深沉的父愛與責任感。有時候,讀到他某次決策的失誤,我會替他捏一把汗,但轉眼間,他又能在日記裏記錄下自己的反思和改進。這種不斷學習、不斷自我糾錯的過程,正是最打動我的地方。它讓我明白,偉人並非天生,而是通過日復一日的堅持和磨礪,最終成就瞭自己。
評分讀《曾國藩全集 日記》,我總有一種在與一位久遠而又鮮活的朋友對話的感覺。它的吸引力並非來自於波瀾壯闊的宏大敘事,而是隱藏在細枝末節之中,如同鞦日裏拂過臉頰的微風,帶著泥土和枯葉的氣息。我並非想從中汲取什麼治國安邦的秘籍,更多的是想窺探一個在那個時代做齣巨大影響力的個體,他的內心世界究竟是怎樣的。日記中的他,常常會記錄下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反思,比如一次失眠,一次口腹之欲,一次與同僚間的細微摩擦。這些片段,非但沒有削弱他的偉岸,反而讓他顯得更加立體和人性化。我常常在想,當他在戰場上運籌帷幄,或是在朝堂上金殿傳臚時,是否也曾有過同樣的煩惱和睏惑?書中的語言風格,不似後世的華麗辭藻,質樸而直接,仿佛就是他當時最真實的筆觸。讀著讀著,我便能感受到他作為一個人的不易,他所承受的壓力,以及他如何在這種壓力下保持清醒和堅韌。這不僅僅是一部曆史文獻,更像是一麵鏡子,照映齣人性的復雜與多麵,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成功”的定義。
評分翻閱《曾國藩全集 日記》,與其說是在閱讀曆史,不如說是在聆聽一位偉岸靈魂在孤獨中行走的聲音。我並非追求快速的知識獲取,而是希望能在字裏行間,捕捉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息,以及一個身處權力漩渦中心的人,他內心的掙紮與堅守。這套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其樸實無華的敘述,沒有矯揉造作的修飾,就是最真實的記錄。曾國藩在日記裏,會不厭其煩地記錄自己身體的各種不適,也會細緻地描述自己對事務的思考過程,仿佛在與一個最親近的人對話,卸下所有外在的僞裝。我常常會為他寫下的某些段落而駐足,感嘆於他在麵臨巨大壓力時,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細節的關注,以及對自我道德的嚴苛要求。他並非神祇,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有著時代的局限性,但同時,他又以一種超乎常人的毅力,在亂世中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篇章。這套日記,就像是一部沒有旁白的紀錄片,讓你靜靜地觀看,然後自行體味其中的深意。
評分對於《曾國藩全集 日記》,我的體驗可以說是跌宕起伏,如同坐過山車一般。起初,我對曾國藩本人就帶有一種復雜的情感,覺得他既是那個時代少有的中興名臣,又帶有官僚的冷酷和實用主義。翻開這本日記,我本以為會看到大量冷冰冰的政務記錄,卻沒想到,其中充滿瞭生活的氣息。他會記錄每天的飲食起居,對子女的教誨,甚至是自己生病的細節,這些都讓我覺得異常親切。但同時,當他開始批閱奏摺,處理軍務時,那種嚴謹、細緻,甚至有時略顯殘酷的決策過程,又讓我看到瞭他作為一代名臣的魄力與手段。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似乎總是在自我反省,不斷地審視自己的言行,這種近乎“內耗”式的自我審視,反而讓我覺得他並非是一個被權力衝昏頭腦的人,而是一個時時刻刻都在與內心深處的欲望和缺點作鬥爭的個體。有時候,我甚至會因為他的某些決策而感到不解甚至憤怒,但下一刻,他又會用他自己的邏輯和當時的局勢解釋得條條是道。這種閱讀的拉扯感,讓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興趣,也對曆史人物的評價有瞭更深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