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日本军鉴:从瓜岛到冲绳的溃灭之路:004 | 作者 | 指文军鉴工作室 |
| 定价 | 59.80元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 ISBN | 9787516813119 | 出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内容简介 | |
| 《日本·军鉴》第四辑主题为“从瓜岛到冲绳的溃灭之路”,围绕这一主题选取了四个视点,展现日本军队从太平洋战争前期的磨刀霍霍到*终穷途末路、倒行逆施的历程: 《“饿岛”军略:瓜达尔卡纳尔补给站》以日本海陆两军对瓜岛的支援为叙述主线,重新解读日军从死死坚守到*面撤退、放弃瓜岛的史实。 《日美天王山:1944年莱特岛战役的*景展现》根据日美双方的政治博弈、海陆将帅争衡、往来电报等细节方面,为诸多“不解之谜”寻找答案。 《走向自灭:旧日本陆军轻轰炸机队莱特战役覆灭记》记录了旧日本陆军轻轰炸机队在莱特岛战役中的战斗故事及覆灭始末,并对神风特攻队发起自杀式攻击背后的原因进行了细腻而大胆的推想。 《钢之雨:冲绳战》结合史实对冲绳战进行了多种可能的设想,通过大量生动而细腻的战场描写再现了日、美双方这场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殊死搏斗。 |
| 作者简介 | |
| 指文军鉴工作室:由诸多日本史研究者和作家组成,从事日本军事、历史、文化领域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阐述文化视点及社会事件背后的精彩故事及历史渊源,为理性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高学历人群提供深度了解日本历史的*一手资料。 潘越:江苏苏州人,微博名“快马浊酒”,《日本·军鉴》系列主编。日常从事日语翻译,工作之余研究日本历史,偏重于政治、军事题材。著有《日本军事崛起之路:幕末至明治时代》、《日本驱逐舰全史》,译有《明治维新生活史》、《新水浒传》。 赵恺:生于鱼米之乡,求学于燕赵之地,历史研究者,现出版有《军部当国: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冒险史》《军国凶兽:一口气读完的日本战史》《猛禽崛起:一口气读完的美国战史》《苍狼逐鹿:蒙宋百年战争史》《东海博弈:明帝国与日本的三百年战史》等。 萧西之水:天涯煮酒写手,钟爱文史,日语精湛,对日本战国及近代历史皆有深入见解。出版有《第〇次世界大战》《地图上的日本史》《忤逆:穿越血与火的战国》等。 顾小白:本名顾志慧,八三年生人,苏省通州人氏,好文喜史,出版有《浴血淞沪》《国殇金陵》《一言难尽 1912-1949民国映画》《南京保卫战1937》等原创作品。 |
| 目录 | |
| ■目录 【事件】 “饿岛”军略:瓜达尔卡纳尔补给战 日美天王山:1944年莱特岛战役的全景展现 【人物】 走向自灭:旧日本陆军轻轰炸机队莱特战役覆灭记 【记录】 钢之雨:冲绳战 |
| 编辑推荐 | |
| 从瓜岛到冲绳,尽管日军疯狂的攻击是美军的噩梦,但经过太平洋战争中后期瓜岛、莱特湾、冲绳这几场决定性的战役,日本的战略优势逐步走向劣势。《日本·军鉴004:从瓜岛到冲绳的溃灭之路》记录了这条日军的溃灭之路,这段日军从太平洋战争前期的磨刀霍霍到*终穷途末路、倒行逆施的心路历程。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读完整本书,留下的感受是沉甸甸的敬畏。它清晰地勾勒出,在技术代差和战略误判面前,即便是拥有狂热信念的军队,也无法违抗历史的洪流。书中对不同阶段的日军心态变化描摹得入木三分,从早期的盲目自信,到中期的挣扎与绝望,再到末期的麻木与服从,这种心路历程的刻画,比单纯描述伤亡数字更具冲击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记录,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在极端压力下行为模式的教科书。合上最后一页,我思考的已经不再是哪一方胜利或失败,而是那些被历史洪流吞噬的个体,他们的故事和教训,以何种方式才能被后人真正铭记和吸取。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并且会随着阅读者的阅历增长而产生新感悟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平衡点。对于军事历史爱好者来说,其中的战术分析和对特定海域、岛屿地形的描述,无疑是极其详尽和专业的,光是那些精确到坐标的部署图示,就足以让人赞叹其研究深度。但更难得的是,它并没有将这些硬核内容堆砌成一本晦涩难懂的教科书。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他总能找到一种富有画面感和代入感的表达方式,将那些尘封的战报和电文,重新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份报告,而是在跟随一位睿智的长者,回顾一段沉重而重要的历史旅程。这种兼顾了专业深度与阅读体验的写作手法,在同类题材中是相当少见的精品。
评分我必须承认,初读此书时,我曾对它是否会过于偏袒某一方的叙事感到一丝疑虑,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客观和冷静,他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更像是在“解读”历史的必然性。尤其是在描述日军决策失误时,并非一味地嘲讽或谴责,而是试图还原当时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过滤的真实环境。这种复杂的叙事角度,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悲剧往往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而不是单一的愚蠢或邪恶所致。每一章的过渡都显得自然而流畅,像是通过一条看不见的线索,将瓜岛的血腥开端与冲绳的末日景象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令人深思的闭环。
评分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足够吸引人,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战争的残酷性扑面而来。拿到手后,首先被它扎实的装帧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我一直对二战太平洋战场的细节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日军在各个岛屿上的防御工事和心理状态。这本书的视角似乎非常独特,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战役的时间线,而是深入到那些决定性的时刻,去剖析日军内部的决策过程和士兵们的真实感受。我期待它能揭示一些我之前在其他史料中未能发现的细微之处,比如那些高层之间的争执,或者前线士兵在绝境中的挣扎与信念。希望它能提供一种更具现场感的叙述方式,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去理解“溃灭之路”背后更深层次的历史动因。从目前来看,仅仅是阅读引言部分,我已经能感受到作者在资料搜集上的严谨性,这对于一部严肃的历史作品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在宏大的战略层面和微观的个体经历之间进行切换,这种平衡感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和层次感。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不同层级指挥官心理活动的描绘,那种身居高位却又被信息差和僵化教条所困的无力感,真是令人唏嘘。每一次进攻或撤退的决策背后,都能看到作者对当时政治、军事气候的深刻洞察。与一些侧重于技术细节或纯粹战果统计的军事史著述不同,这本书似乎更着重于“人”的命运。比如,它如何处理那些充满悲剧色彩的防御战,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玉碎”命令,以及普通士兵在面对绝对力量差距时的精神崩溃与坚守,都处理得非常细腻,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久久不能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