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抉择与转型: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研究/中国体育博士文丛
定价:58.00元
作者:刘春华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64424039
字数:
页码:2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运动员退役再就业问题不仅是运动员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它既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和保障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运动员退役的原有政策性安置体系受到极大的冲击,退役运动员遇到了****的再就业困难与机遇。如何安置我国退役运动员,如何有效促进退役运动员的转型,如何发挥政策的功效,这些都已成为新形势下探索和研究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抉择与转型: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研究/中国体育博士文丛》在界定了职业、职业生涯、生涯探索、职业转型等概念,在阐述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理论的基础上,从职业兴趣、职业期望、职业规划、职业探索以及政策环境等角度对运动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运动员就业的基础,社会资本是就业的助推器,心理资本是就业的动力来源,而环境则是就业的保障。基于访谈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影响运动员再就业的测量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职业期望、职业探索、职场转型6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设计并修订了调查问卷,实证调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西、江苏、福建等地运动队和高校运动员,结果表明:①不同性别的运动员在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和职业探索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资本、职场转型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就职场转型成功而言,运动员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与之不存在显著差异;与职业期望、职业探索行为这2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③运动年限较少的运动员具有更强的职业转换的意愿和动机,从事球类项目以及体操类项目的运动员在职业转型中的优势更为明显。④学历高的运动员再就业优势明显。⑤结构方程的结果显示,所构建的5个影响因素对于运动员职场转型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社会资本、职业探索行为对职业过渡具有正向作用,而职业期望对于职业过渡具有负向作用。
同时,本研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退役运动员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对每一阶段的政策进行了诠释,对北京、天津、上海以及其他一些省市的安置政策进行了分析,对国外运动员退役政策进行了归纳,并从政策工具的角度探讨了政策的运用。之所以当前出现运动员退役诸多困难,关键在于运动员就业机制不明。对此,本研究又从运行机制、责任主体、运行路径三个方面构建了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模式,分析了、运动队、运动员、学校、家庭各自的职责,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形成以为主导、以法律为保障、以社会支持、以个人适应为形式的多渠道、市场化、社会化的安置方式。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运动员再就业访谈分析
3.1 访谈目的
3.2 访谈实施
3.3 访谈分析
3.4 访谈结果总结
4 运动员再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4.1 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4.2 信效度分析
4.3 运动员职场转型正式问卷调查数据
4.4 运动员职场转型正式问卷实证分析
5 运动员退役政策演变与评价
5.1 我国运动员退役政策演变
5.2 各省市运动员退役政策研究
5.3 国外运动员就业政策分析
5.4 政策工具视角评价
6 运动员再就业运行机制与路径
6.1 运行机制
6.2 主体责任
6.3 其他责任主体
6.4 运行路径
7 运动员再就业应对策略
7.1 层面
7.2 运动队层面
7.3 企业层面
7.4 个人层面
7.5 家庭层面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刘春华,男,1978年2月出生,江苏海门人,博士,副研究员,2001年7月至今在天津体育学院工作。2007年天津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14年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16年在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后。近五年,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局级课题1项:在研课题省部级2项,局级2项;独立或一作者在《系统工程》《体育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2部。
文摘
无
序言
无
读到“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研究”这个副标题,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在赛场上英姿飒爽的身影,他们用汗水和拼搏为国争光,每一次胜利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然而,当鲜花和掌声散去,当运动生涯画上句号,他们将走向何方?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生计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社会如何承接这些宝贵人才,如何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的社会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比如,国家层面有哪些政策支持?社会各界提供了哪些转型的渠道?退役运动员自身需要具备哪些额外的技能或素质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比如年龄、身体状况、职业技能单一化等,是如何被克服的?甚至,书中是否探讨了那些转型成功的典范,他们的故事是否能给正在迷茫的退役运动员带来启示?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这个群体关注度的提升,也希望能引发更广泛的社会思考和行动。
评分“9787564424039”这个ISBN号,代表着这本书经过了正规的出版流程,也意味着它承载着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对于一本探讨“抉择与转型”的书籍,我最看重的是其能否提供一种超越功利层面的价值。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退役运动员“该做什么”,更能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它或许会带领我们审视整个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思考如何才能让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拥有更长的“职业周期”,不仅仅局限于赛场。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写给退役运动员看的,也应该是写给所有关心中国体育发展的人。它或许能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成功”,不再仅仅以奖牌数量来衡量,而是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完整和尊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深刻的反思,引发关于体育与人生、个体与社会之间更广泛的对话,最终促进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包容的体育生态的形成。
评分书名中“刘春华”这个作者名字,虽然我目前还不熟悉,但我相信,一位能够进入“中国体育博士文丛”系列的作者,必定有其过人之处。我想象着,作者一定是对中国体育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长期关注着退役运动员的群体。她/他或许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形形色色的退役运动员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本书可能会像一部社会调查报告,又像一本温情的记录片,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运动员们在赛场之外的人生百态。我会特别关注书中对运动员个人心理层面的剖析,例如,他们如何处理职业生涯的终结带来的失落感?如何重塑自我认同?他们是否会面临社会偏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又或者,他们如何发掘自己在体育训练中磨砺出的坚毅、自律、团队合作等优秀品质,并将其迁移到新的职业领域?我期待书中能有触动人心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这些曾经的英雄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评分“中国体育博士文丛”这个标识,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充满了信心。体育博士的研究,往往意味着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扎实的理论支撑。这让我相信,这本书绝非空泛的议论,而是基于对现实情况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令人信服的数据和研究方法,来支撑其关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论点。例如,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还是案例研究?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如何?作者又是如何界定“成功再就业”的标准?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能够揭示出退役运动员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及一些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作者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或许是针对运动员个体、体育组织、政府部门,甚至是社会大众的建议。这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退役运动员的现状,也能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带着一种深邃的思考,"抉择与转型",光是这两个词就足以让人联想到运动员在职业生涯结束后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退役,对于一个将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都献给了体育事业的人来说,绝不仅仅是卸下战袍,而是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甚至是陌生的世界。他们的身体经过无数次的锤炼,早已习惯了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也常常停留在赛场上的辉煌。然而,一旦离开了那个熟悉的环境,他们该如何将一身的技能、坚韧的意志以及曾经的荣耀,转化为在社会中立足的资本?这本书的题目似乎预示着,它将深入探讨这些运动员在人生关键时刻所做的艰难选择,以及他们如何一步步实现自我蜕变,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到这些个体在转型过程中经历的心理挣扎、社会适应的困难,以及最终实现价值的路径的。这不仅仅是关于“再就业”的功利性问题,更关乎运动员个体身份的重塑,以及他们如何在新的跑道上继续奔跑,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