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解密唯美人像摄影:摄影师绝不告诉你的摄影与后期秘笈
定价:69.90元
作者:吴俊辰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153176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022kg
编辑推荐
即使是便宜的相机,简单的设置,也可以让你拍摄出惊人的作品!秘诀就在这本书里,听当红人像摄影师万象对你一一道来!本书作者新近推出图书,请点击进入《解密胶片与数码唯美人像摄影》
内容提要
唯美人像题材的拍摄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审美体系和表达方法。了解并把握其特有的规律对创作出作品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结合笔者多年的拍摄体验,从相机基础操作、人工光辅助配件、创新拍摄突破点、现场实战拍摄等多个方面让读者能够较为直观地了解唯美人像拍摄的各种技巧和细节。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后期处理的流程范例,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后期的主要操作手段及参数控制,早日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人像作品。
目录
Chapter 01 人像摄影零基础快速入门
01 写给零基础的读者
02 拍摄前先搞定你的相机
曝光模式,选择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
测光模式,选择评价测光
对焦点,选择中心点对焦
感光度,设置100
曝光补偿,选择0补偿位置
白平衡设定,选择自动
画质设置,RAW JPG
设置清单综述,给你一个快餐单
03 闪光灯设置,让闪光灯快速投入实战
ETTL模式,什么是闪光灯的“自动”模式
高速同步模式,高速快门下的补光利器
闪光灯使用常识-经典的“跳灯”技法
04 上手拍张片
固定焦距拍摄
变焦拍摄
变焦拍摄技术注意事项
Chapter 02 提升照片魅力的秘密武器
01 辅助人工光设备
反光板
灯头反射板
柔光盒
离机引闪设备
无线引闪设备
02 更丰富些的柔光设备
便携柔光罩
便携柔光箱
03 其他闪光配件
束光筒
蜂巢片
环闪
Chapter 03 跟着光线拍摄
01 利用环境的遮挡获得理想的光线
巧妙利用自然遮挡,驾驭正午顶光
弱光区域寻找光影趣味点
制造趣味光比,丰富画面构成
02 要创造有趣的光线首先创造有趣的阴影
03 选择更有特色的光线角度
04 顶逆光的拍摄
05 正逆光的拍摄
Chapter 04 如何充分利用现场光线
01 逆光拍摄中的轮廓光运用
02 利用玻璃制造视觉趣味
03 让光影有点“小别扭”
04 带入大场景的拍摄
05 强化光影效果,营造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氛围
06 尝试另类些的视角
07 利用场景的线条,对比营造画面氛围
08 室内弱光环境下,闪光灯反光板的应用
Chapter 05 温暖午后,发现场景的光影潜力
01 选择场景中能展现光线特色的拍摄位
02 鱼和熊掌,遮光罩选择与不选择的自由决定
03 提升画面情绪的小细节
04 天空与人物面孔的曝光均衡控制,解决人像拍摄的老难题
05 不同的时段产生不同的光影,不同的光影产生不同的情绪
06 暗调场景中寻找光影的突破
07 让有特性的光影独立形成画面
08 抓住后的光影
09 拍摄细节,调节整套作品节奏
Chapter 06 夜色阑珊,夜景环境人像的拍摄
01 夜景人像摄影支招
夜景人像的拍摄时间选择
拍摄夜景人像的相机设置
02 合理理解曝光,保持夜景的应有光影氛围
03 利用慢门,拍摄动静结合的画面
04 充分利用夜景的环境光源
05 不同的取景范围,带来不同的环境感染力
06 适当的角度,避免杂乱环境的干扰
07 弱光环境下的拍摄技巧
08 充分利用、调度场景中的各元素
09 动态拍摄中的“对焦陷阱”应用
Chapter 07 秋色伊人,外景拍摄综合全流程
01 夸张些逆光的拍摄
02 合理处理现场光影
03 充分利用环境色彩结构
04 沟通、放松,让照片的情绪说话
05 捕捉具有特色的瞬间小细节
06 尝试不同视角的拍摄
07 抓拍动态
08 充分利用现场的小道具
09 让模特做一些特殊的摆姿,获得不同的效果
10 不同焦段镜头的使用,创造出不同的视角效果
Chapter 08 如何提升你作品的感染力,让你的人像与众不同
01 充分利用现场具有特色的元素、道具
02 尝试拍摄动态
03 截取一些有趣的局部
04 尝试不同角度的拍摄
05 大胆与现场的观众进行互动,融入环境
06 制造一点“小别扭”
07 拍摄一些非规范性状态
08 充分利用光影
09 充分利用环境的色彩、结构、线条
10 情感的自然流露
Chapter 09 简单而实用的后期入门
01 简单几步搞定后期,树立信心之旅
02 唯美人像摄影后期的必修功课――磨皮
03 容易被忽略的,色彩空间设置
如何在RAW格式中设定图片的色彩模式
如何将Adobe RGB色彩空间的图片转换为sRGB色彩空间,以便在网络上展示
Chapter 10 后期关键技术的全解析
01 小清新路线的若干种可能
02 “无损调节明暗之利器”,调整画笔的应用
03 通透的色调
04 金色麦田
Chapter 11 了解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后期流程
01 胶片小复古
02 逆光的调整
03 低饱和度
04 强烈的色彩
篇后
作者介绍
吴俊辰,网名万象,POCO人像摄影红人,摄影畅销书作者,拥有丰富的人像拍摄与实践经验,作品风格唯美、独特,2010年获POCO天津地区摄影师称号,并多次在影展中获奖。作品多发表于《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杂志》等专业刊物,并与多家时尚报刊、出版社合作。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标题确实非常吸引人。“摄影师绝不告诉你的秘笈”这种说法,总让人充满好奇。读完之后,我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噱头,而是作者真心希望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心得分享出来。他对于“唯美人像”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貌,更是深入到如何通过摄影来展现人物的内在气质和独特魅力。我特别喜欢他对“光影的魔法”的阐述,他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每一束光线在人物脸上的表现,并巧妙地利用它们来勾勒轮廓,塑造氛围。而且,他对后期处理的讲解,也并非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更注重于如何利用后期来升华照片的艺术性和情感表达。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优秀的人像摄影,是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的完美结合,缺一不可。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自己未来的摄影之路充满了信心。
评分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摄影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是泛泛而谈,或者充斥着各种我早已熟知的技巧。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惊喜却远超预期。作者在人像摄影这个细分领域里,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那些“必拍角度”或者“布光法则”,而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在讨论眼神光时,他不仅仅告诉你如何捕捉,更重要的是分析了眼神光如何传递情感,如何在人像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画面瞬间“活”起来。我尤其喜欢他对“情绪的捕捉”的论述,这一点在很多摄影教程中是被忽略的,但却是真正优秀的人像作品的关键。他分享了许多自己拍摄的案例,从前期沟通到现场引导,再到后期处理,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能够体会到摄影师当时的思考过程。这本书让我明白,摄影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与被摄者沟通、理解和表达情感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彻底颠覆了我对人像摄影的一些固有认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的摄影工作室,听着经验丰富的导师娓娓道来。作者对人像的理解非常深刻,他能够洞察到每个人身上独特的美,并用镜头将其放大。他对于光线的运用,简直出神入化,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创造出最动人的效果。而他对于后期处理的讲解,更是让我豁然开朗。我曾经在后期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总觉得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这本书则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明白如何在保留真实感的同时,让照片更具艺术感染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教程,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发现美、记录美、创造美的哲学读物。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人像摄影感兴趣的朋友,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解密”二字的真实诠释。许多摄影书籍会分享一些技巧,但很少有人会像这本书这样,去拆解那些“不轻易示人”的幕后故事和核心理念。我曾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模仿那些我喜欢的摄影师的作品,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画面总是显得有些生硬,缺乏那种自然流露的生命力。这本书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作者毫不吝啬地分享了他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攻克这些难题的。他对于光线变化的敏感度,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的光线来塑造人物的立体感和氛围感,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讲解。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后期处理的看法,不是单纯地“调色”或者“磨皮”,而是如何通过后期来增强照片的故事性和艺术性,如何让照片在技术上完美的同时,也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像摄影的理解维度瞬间拓宽了许多,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技术层面。
评分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提升自己的人像摄影水平,但往往在实际拍摄中会遇到瓶颈。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作者的讲解非常系统和有条理,从基础的光线运用,到构图的奥秘,再到人物神态的捕捉,都有深入的剖析。我尤其欣赏他对“情绪感染力”的强调,这让我意识到,一张优秀的人像照片,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个人的样子,更是传递了一种情绪,一种故事。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通过对不同风格人像作品的解读,我能清晰地看到作者是如何运用各种技巧来达到他想要的效果的。尤其是关于后期处理的部分,作者分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能够帮助我在保留人物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照片的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摄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