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玩出学习力 : 238个小游戏让孩子对学习上瘾
定价:36.80元
作者:耿晓宁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68226608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1.将游戏与学习力结合,通过攻克一个个小游戏,不知不觉中训练出强大记忆力、注意力、逻辑力、推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6大学习力全面覆盖,为孩子的学习打下强大的基础。
2.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爱上像挑战游戏一样去挑战学习中的难题,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问题。
3.游戏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挑战,拉进子关系。每则游戏后面附有思考与解答,读完恍然大悟,让读者更想要挑战下一个游戏!
内容提要
孩子离不开玩,同样也需要学,只有将“玩”与“学”相结合,才能“学”得快乐。其实,很多游戏都有开发大脑的作用,如果孩子能多接触一些这类游戏,他们的各项思维能力便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慢慢地,学习中的难题在他们眼中也成了一个个游戏,他们会以攻克这一个个难题为乐。
本书设置了五大类游戏,涵盖不同功能和类型,全面提高孩子的专注力、逻辑力、创新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让孩子对学习上瘾。
目录
作者介绍
耿晓宁,女,汉族,山西吕梁市人。聊城大学行政管理学毕业。北京市丽维赛德酒店子活动负责人,主要从事工作子活动的开发与运营,以寓教于乐的宗旨,让孩子在游乐中爱上学习!代表作品有《为什么孩子不听话》。
文摘
第二节推理类逻辑游戏
游戏1谁在养鱼
在一条街上,有5座房子,分别是5种颜色:红、蓝、绿、黄、白。每个房子里住着不同国籍的人,每个人喝着不同的饮料,抽不同品牌的,养不同的宠物。
1 英国人住红色房子。
2 瑞典人养狗。
3 丹麦人喝茶。
4 绿色房子在白色房子左面且相邻。
5 绿色房子的主人喝咖啡。
6 抽PallMall的人养鸟。
7 黄色房子的主人抽Dunhill。
8 住在中间房子的人喝牛奶。
9 挪威人住间房。
10 抽Blends的人住在养猫的人隔壁。
11 养马的人住抽Dunhill的人隔壁。
12 抽BlueMaster的人喝啤酒。
13 德国人抽Prince。
14 挪威人住蓝色房子的隔壁。
15 抽Blends的人有一个喝水的邻居。
请问:谁在养鱼?
首先按照房子的位置,从左至右,12345依次排开。
挪威人住间房,在左边。根据条件1、14,英国人住红色房子、挪威人住蓝色房子隔壁,所以挪威人房子的颜色只能是绿、黄,又根据条件4,绿色房子在白色房子左面且相邻、挪威人住蓝色房子隔壁,所以挪威人只能住黄色房子,又根据条件7得出挪威人抽Dunhill。
根据以上结论和条件14,得出第2间房是蓝色房子,根据条件11养马的人住在抽Dunhill的人隔壁,所以第2间房子的主人养马。
根据条件4,绿色房子在白色房子左面且相邻,得出绿色房子只能在第3或者第4间。假设绿色房子在第3间(即中间那间),根据条件8,住在中间房子的人喝牛奶,而这和条件5中绿色房子主人喝咖啡相矛盾。所以假设,绿色房子应该是第4间,其主人喝咖啡。进一步推出第3间房子是红色房子,住英国人,喝牛奶。第5间房子是白色房子。
根据条件3、5、12和已知结论,丹麦人喝茶,绿色房子主人喝咖啡,英国人喝牛奶,抽BlueMaster的人喝啤酒,所以挪威人只能喝水。又因为抽Blends的人有一个喝水的邻居,得出抽Blends的人只能住第2间房子。
整理一下:
间房子是黄色房子,住挪威人,抽Dunhill,喝水。
第2间房子是蓝色房子,主人养马,抽Blends。
第3间房子是红色房子,住英国人,喝牛奶。
第4间房子是绿色房子,主人喝咖啡。
第5间房子是白色房子。
根据条件12,抽BlueMaster的人喝啤酒,所以既抽BlueMaster,又喝啤酒的人只能住在第5间房子。根据条件13,德国人抽Prince,所以德国人只能住第4间房子。根据条件6,抽PallMall的人养鸟,所以只有英国人抽PallMall,养鸟。根据条件10,抽Blends的人住在养猫的人隔壁,推出抽Blends的人的隔壁只可能是挪威人或者英国人,所以养猫的人是挪威人或者英国人,又因为英国人养鸟,所以养猫的人是挪威人。
再来整理一下:
间房子是黄色房子,住挪威人,抽Dunhill,喝水,养猫。
第2间房子是蓝色房子,主人抽Blends,养马。
第3间房子是红色房子,住英国人,喝牛奶,PallMall,养鸟。
第4间房子是绿色房子,住德国人,抽Prince,喝咖啡。
第5间房子是白色房子,主人抽BlueMaster,喝啤酒。
根据条件2,瑞典人养狗,又因为,2,3间房子的主人都不养狗,第4间房子的主人是德国人,所以推出第5间房子住瑞典人,养狗。进而第2间房子的主人是丹麦人,喝茶。
后再整理一下:
间房子是黄色房子,住挪威人,抽Dunhill,喝水,养猫。
第2间房子是蓝色房子,住丹麦人,抽Blends,喝茶,养马。
第3间房子是红色房子,住英国人,抽PallMall,喝牛奶,养鸟。
第4间房子是绿色房子,住德国人,抽Prince,喝咖啡。
第5间房子是白色房子,住瑞典人,抽BlueMaster,喝啤酒,养狗。
结论:养鱼的是德国人!
游戏2每个人的行为
住在某个旅馆的同一房间的四个人A、B、C、D正在听一组流行音乐,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在修指甲,一个人在写信,一个人躺在床上,还有一个人在看书。
1 A不在修指甲,也不在看书。
2 B不躺在床上,也不在修指甲。
3 如果A不躺在床上,那么D不在修指甲。
4 C既不在看书,也不在修指甲。
5 D不在看书,也不躺在床上。
那么,他们各自在做什么呢?
由1、2、4、5可知,既不是A、B在修指甲,也不是C在修指甲,因此修指甲的应该是D;但这与3的结论相矛盾,所以3的前提肯定不成立,即A应该是躺在床上;根据条件4已知C既不看书又不修指甲,由前面分析,C又不可能躺在床上,所以C是在写信;而B则是在看书。
游戏3向导
从前,在某地住着甲、乙两个部落,甲部落总是说真话,乙部落总是说假话。
有,一个旅游者来到这里。不久,他就迷路了。这时,恰巧遇见一个土著A,旅游者问A:“你是哪个部落的人?”A回答说:“我是甲部落的人。”旅游者相信了A的回答,就请他做向导。他们在路途中,又看到远处的另一位土著B,旅游者就请A去问B是属于哪一个部落的?A回来说:“他说他是甲部落的人。”
请问:A是甲部落的人,还是乙部落的人呢?
A是甲部落的人。
首先,我们假定A是乙部落的人,那么他总是说假话。
(1)如果遇见的B是甲部落的人,那么,他就说自己是甲部落的人(因他是说真话的),而A就会把B的回答传达为“他说他是乙部落的人”(因A是讲假话的)。
(2)如果遇见的B是乙部落的人,那么,他也回答说自己是甲部落的人,而A也会把B的回答传达为“他说他是乙部落的人。”
但是,从题目的给定条件可知,A对旅游者的传达是说:“他(指B)说他是甲部落的人。”可见,假定A是乙部落的人所得出的(1)(2)两种推论,都是与题目给定条件相矛盾的;所以,做向导的A是甲部落的人。
游戏4他们来自何地
在一次会议中,分别来自西南四省(区)的四个代表被编在一个组里。他们彼此不知道谁来自西南何省(区),就这样互相猜测:
甲认为丁来自四川,乙认为丙来自云南,丙认为甲不可能来自贵州,丁肯定乙来自西藏。
后来,他们才发现:来自贵州和四川这两个代表所作的猜测是正确的,而另外两位代表所作的猜测是的。
请问:这四位代表究竟各来自何省(区)?
如果甲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丁就来自四川,而按题目给出的条件,丁的猜测(乙来自西藏)就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乙和丙两人的猜测就是的,即丙不是来自云南,因为乙是来自西藏,丙就只能来自四川或贵州,这样就同题目给出的条件(来自四川、贵州的代表所作的猜测是正确的)相矛盾,可见,甲的猜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设不能够成立。
如果乙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丙来自云南,丙的猜测(甲不可能来自贵州)就是假的。甲不可能来自贵州既然是假的,那么,甲就是来自贵州。甲的猜测(丁来自四川)也就是真的。丁既然来自四川,他的猜测(乙来自西藏)也就是真的。乙既然来自西藏,乙的猜测就应是假的,而这又与本假设相矛盾,可见,乙的猜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设也不能成立。
既然甲、乙的猜测是的,那么,丙、丁的猜测就是对的了。按丁的猜测,乙就来自西藏。按题目给出的条件,甲就只能来自云南(因为除西藏外,只有来自云南的代表的猜测才是不正确的)。又因为甲的猜测是的,所以丁不是来自四川,而是来自贵州。那么,丙就是来自四川。
所以,甲来自云南,乙来自西藏,丙来自四川,丁来自贵州。
游戏5隐秘的
一位公司总裁被杀,他的三位秘书马立、林平、刘芳都受到了警方的传讯。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是凶手,另一个人是同谋,第三个人则是毫不知情。他们的供词说的都是别人,这些供词中至少有一条是毫不知情者说的,而且那个毫不知情者说的都是真话。他们的供词如下:
A马立不是同谋
B林平不是凶手
C刘芳参与了此次
请问:这三位秘书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凶手?
如果A和B是假话,则马立就是同谋,林平就是真正的凶手,刘芳则是毫不知情者,那么C就是假话。
如果A和C是假话,则林平就是凶手,而刘芳则是毫不知情者,那么马立就是同谋,这样A也成了假话。
如果B和C是假话,则林平就是凶手,而刘芳是毫不知情者,那么马立就是同谋,这样A也成了假话。
因此,毫不知情者作了两条供词。再进一步推测,如果毫不知情者作了B和C这两条供词。既然B和C是真的,那么A就是假的,可知马立是同谋,与前面的结论相矛盾,因此这是不可能的。以此类推下去,可以知道刘芳是毫不知情者,林平是同谋者,真正的凶手是马立。
……
序言
老实说,初初翻阅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哇,这名字真够‘虎’的,‘上瘾’这词儿用得太绝了!”但仔细一看,它提出的“玩出学习力”这个概念,却又让我觉得特别实在。我们都知道,孩子天生是爱玩的,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简直是无穷无尽的。与其强迫他们坐在书桌前死记硬背,不如顺应他们的天性,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这样效果岂不是事半功倍?这本书提供的“238个小游戏”让我觉得它绝不是一本空泛的理论书籍,而是提供了满满的干货。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游戏到底是什么样的?它们会不会需要很多复杂的道具?会不会需要很高的技巧?我希望它们是那种简单易学,但又能激发孩子思考的小把戏。比如,一些需要动脑筋的逻辑游戏,一些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的创意手工,或者是一些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小问答。我希望这本书的设计能够兼顾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让不同阶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游戏引导者”,如何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如何才能在游戏中捕捉到孩子闪光的时刻,并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引导。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一个承诺,一个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甜蜜承诺,让我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玩出学习力 : 238个小游戏让孩子对学习上瘾》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因为它直击了家长们最头疼的痛点: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我们都知道,孩子天生就喜欢玩,而学习对他们来说,往往意味着枯燥和压力。这本书提出的“玩出学习力”的理念,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孩子的这一天性。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玩”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238个小游戏”这个数量,也让我觉得内容非常充实,足够我们一家人慢慢去探索和实践。我期待这些游戏不仅能让孩子感到有趣,更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各项能力,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甚至是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操作简便的游戏,不需要太复杂的道具,也不需要家长有多么专业的背景,这样我才能真正地把这些游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引导者,如何在游戏中发现孩子的潜力,如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最终实现“对学习上瘾”的目标。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名为《玩出学习力:238个小游戏让孩子对学习上瘾》的书,之所以被它吸引,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承诺的“对学习上瘾”这个概念。说实话,作为家长,我一直苦恼于如何让我的孩子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而不是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或任务。许多时候,我看到孩子们在面对书本时那种茫然、甚至抵触的神情,心里都会感到一阵心疼。这本书的书名,就像一针强心剂,它提出的“玩出学习力”正是我想寻找的答案。我坚信,玩乐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因为在玩耍中,他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得到释放,他们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而“238个小游戏”这个具体的数字,也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足够多的选择可以尝试。我非常好奇,这些小游戏会涵盖哪些方面?是数学思维的训练?是语言能力的提升?还是逻辑推理的培养?亦或是情感社交的锻炼?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操作简便的游戏,不需要太复杂的教具,也不需要家长拥有过高的专业知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游戏,我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在玩乐中,悄悄地为他们注入学习的种子。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指南,一份帮助我开启孩子学习乐趣之旅的宝贵指南。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被这本书的书名《玩出学习力 : 238个小游戏让孩子对学习上瘾》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个“上瘾”的词。现在的孩子,玩起电子产品来那是真的“上瘾”,可一旦让他们去读书写字,那积极性就仿佛瞬间被抽空了。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把这种“上瘾”的劲头转移到学习上来?这本书,它就提出了这么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可能性。它承诺用“238个小游戏”来做到这一点,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让人心动。这意味着,它不是那种只提供几种简单方法的书,而是提供了一个庞大的游戏库,可以让我们有足够多的选择,足够多的尝试。我非常期待书中提到的这些“小游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那些需要动脑筋、发挥想象力的谜题?是那些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专注力的手工活动?还是那些能激发孩子表达欲、提升沟通技巧的互动游戏?我希望这些游戏能够简单易懂,易于操作,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准备,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够乐在其中。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让我能够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得力助手,而不是单纯的监督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真正地让我的孩子在玩乐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像对游戏一样,对学习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如同一道灵光,照亮了我长期以来在育儿道路上探索的迷茫:《玩出学习力 : 238个小游戏让孩子对学习上瘾》。我一直相信,玩耍是孩子探索世界、认知自我的最佳方式,而“让孩子对学习上瘾”更是每个家长梦寐以求的目标。这本书提出的“玩出学习力”的概念,正是将这两者完美地结合。238个小游戏,这个数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预示着内容将是极其丰富且具有操作性的,能够满足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也能让我们在漫长的亲子时光里,拥有源源不断的惊喜。我非常好奇,这些小游戏会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否会涵盖科学、数学、语言、艺术等多个领域?它们是否能够巧妙地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游戏体验?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游戏步骤,易于获取的道具,以及最重要的——如何通过游戏,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智慧的引导者,如何在游戏中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并适时地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习真正成为孩子生活中一件快乐而充实的事情。
评分《玩出学习力 : 238个小游戏让孩子对学习上瘾》——仅仅是这个书名,就足以让我眼前一亮,心生无限期待。在当今社会,我们都渴望孩子能拥有真正的学习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知识。但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却是一个让无数家长头疼的难题。这本书以“玩”为桥梁,以“上瘾”为目标,无疑是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我迫切地想知道,这“238个小游戏”究竟包含怎样的玄机?它们是否能够巧妙地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孩子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我期待这些游戏能够涵盖广泛的领域,从逻辑思维到创造力,从语言表达能力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我希望这些游戏的操作指南清晰明了,易于家庭实践,让家长能够轻松地与孩子一同参与,享受亲子游戏的乐趣。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游戏,我更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引导者,如何在游戏中发现孩子的潜力,如何将游戏中的快乐和收获延伸到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最终帮助他们真正地“爱上学习”,甚至达到“上瘾”的程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直是点亮了我育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玩出学习力 : 238个小游戏让孩子对学习上瘾》。当我看到“对学习上瘾”这几个字时,我心中那个长久以来的愿望仿佛被唤醒了。我们都深知,让孩子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应付,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这本书提出的“玩出学习力”的概念,简直是太妙了!它抓住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将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充满乐趣。238个小游戏,这个数字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足够我们一家人花很长时间去探索和实践。我非常期待书中介绍的游戏,它们会是什么样的?是需要动脑筋的智力游戏?是需要动手能力的创意手工?还是能锻炼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互动游戏?我希望这些游戏能够简单易行,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材料,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家长和孩子都能乐在其中,共同参与。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切实可用的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在玩乐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地培养出他们对学习的持久兴趣,达到“对学习上瘾”的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玩出学习力:238个小游戏让孩子对学习上瘾”。作为一名家长,我总是在寻找那些能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的秘诀。市面上的育儿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提供的方法操作性不强,要么就是千篇一律,读起来毫无新意。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心里就涌现出一种强烈的期待。它承诺的是一种“上瘾”的学习方式,这本身就包含了巨大的吸引力,因为它直击了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而不是被动应付。我一直相信,玩乐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探索世界、吸收知识的最佳途径。如果能将学习融入到孩子喜爱的游戏中,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这本书提出的“238个小游戏”这个具体的数字,也让我觉得它内容丰富,足够我陪伴孩子探索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禁开始想象,这些游戏会是什么样子?它们会涉及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是逻辑思维?是创造力?还是语言表达?亦或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系列具体、易懂、可操作的游戏,能够让我和孩子一起参与,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我更希望这些游戏不仅仅是打发时间,而是真正能触及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求知欲,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提升技能,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习惯,真正做到“对学习上瘾”。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束光,照亮了我育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方向。
评分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玩出学习力 : 238个小游戏让孩子对学习上瘾》这本书,其书名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强大而令人向往的信号。在这个信息爆炸、诱惑纷繁的时代,如何让孩子真正对学习产生内驱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是每一个家长都在苦苦追寻的答案。而这本书,以“玩”为切入点,以“上瘾”为目标,无疑触及了问题的核心。我被“238个小游戏”这个具体而庞大的数字所吸引,这预示着书中包含的内容将是极其丰富且具有实践性的。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些游戏具体是如何设计的?它们是否能够巧妙地将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为孩子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游戏形式?我希望这些游戏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更能够有效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专注力和毅力。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游戏操作指南,包括每个游戏的具体步骤、所需的材料以及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启发我,成为一个更具智慧的引导者,能够在游戏中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并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引导,最终帮助孩子形成一种主动学习、乐在其中的学习态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我平静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玩出学习力 : 238个小游戏让孩子对学习上瘾》。我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尤其是“玩出学习力”和“让孩子对学习上瘾”。作为家长,我深知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而学习对他们来说,常常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这种强烈的对比,正是这本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一直相信,如果能把学习融入到孩子喜爱的游戏当中,那将是多么美妙的教育方式。238个小游戏,这个数字听起来就足够丰富,足够让我们一家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能找到适合的活动。我非常好奇,这些游戏会是什么样的?它们是否会涉及科学、数学、语言、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它们是否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游戏列表,它还能教会我如何去引导孩子,如何从游戏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如何将游戏中的乐趣延伸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南,让我能够轻松地将这些游戏融入到亲子互动中,让学习不再是压力,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为我指明了一条更轻松、更快乐的育儿道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