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具里的中国
定价:36.0元
售价:24.1元,便宜11.9元,折扣66
作者:央视风云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15330334
字数:100千字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
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
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内容提要
家具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久远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反映着时代的变化。本书通过聚焦家具的历史沿革、前世今生,探寻中国家具在历史风云中波澜不惊的变迁,弘扬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影响力。
目录
作者介绍
央视风云传播有限公司(简称“央视风云”),成立于2004年5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投资组建的付费电视内容制作公司,是中国付费频道大的节目生产商。央视风云制作和播出中央电视台13个付费频道,及我国3D电视试验频道,节目覆盖全国范围。并承制《CCTV戏曲》和《CCTV娱乐》两频道通过长城平台覆盖美洲、欧洲、澳洲和东南亚地区。
文摘
斫木问道
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终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即将付梓之际,编辑李杨女士邀请我为本书作序,乃因为我是该片的撰稿人之一。而我并非业界巨擘,只是有缘参与创作,仅仅凭着对本书的个人情结勉而为之。恐力有不逮,令本书失色,诸君莫怪。
据传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斫,是指伐,延伸开来也有修削、雕琢之意。一个“斫”字,可以涵盖家具制作的整个过程。
随着古人起居由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中国传统家具逐渐在汉唐时期衍变发展,至宋代基本完善成型,种类齐全式样繁多。明清两代,随着经济的繁荣,文人墨客乃至宫廷帝王纷纷参与到家具的设计制作过程,使得明末清初的明式家具,以及清代中早期的宫廷家具,形成了中国家具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而这些仅仅是传统家具中的沧海一粟,随着人们对家具认知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广袤浩繁的民间家具,中国传统家具多姿多彩的形态,正在逐渐完整的呈现。《家具里的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我有缘参与其间的创作,是源于我在中发表了七百余篇关于古典家具的文章,将众多鲜为人知的传世家具精品介绍给关注和喜爱古典家具的发烧友,为古典家具的弘扬做了一些推广工作。为《家具里的中国》撰稿写作的过程,也是我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再学习的过程。本着求实的态度,我和其他主创人员查阅并考证了大量的相关史料,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细致的推敲和研判,力求严谨却不拘泥于定论。对于片中出现的家具,我们遴选了那些具代表意义而又各具特色的传世实例,尽可能全面的为观众和读者展现古代家具的丰采。在表现手段上,引用古代书画为佐证,以3D动画打开家具内部的视界,并且实景再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等等,运用多样而新颖的叙事手法来解析家具的内涵和外延。在文学创作上,我们字斟句酌,讲求字字皆有出处,句句都有渊源,常常为了一个字或者一个观点的探寻而彻夜不眠。在选题和立意上,我们围绕家具铺陈开来,延展至古人的起居方式甚至生活意趣,梳理家具的历史脉络,说的是家具,道的却是家具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家具里的中国》经央视播出后,引起不小的轰动并受到广泛好评,甚至被业内人士誉为家具史上里程碑式的纪录片。对于这样的评价,我虽然欣慰,却不敢接受这种褒奖。因为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遗憾,这部纪录片也不例外。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将话题逐个展开,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发掘。但它却打开了一扇门,让更多观众和读者进入到中国古代家具的神秘世界,窥见古典家具之美。即便是在这样有限的篇幅里,我们依然对家具领域内的众多学术课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很多论述浅尝即止,并不带有结论性,但是显然会对专业人士亦有所触动,从而引发思考。这种思考,就是“问道”。
家具是器,的、极具审美价值的家具,一定是器中有道,只有器与道的完美结合,才会造就艺术品,否则只是实用器。《家具里的中国》,便是在尝试叩问此中之道。问的是选材之道、型艺之道、匠心之道、收藏之道,更问的是起居之道、礼仪之道、人文之道、自然之道。
斫木而问道,斫古而问今。是为序。
谭向东
2014年12月19日
紫檀
珍贵的紫檀, 被用来彰显皇家的威仪和。它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其生长极为缓慢,成材就需要三百年左右,五百年以上的大料更是极为难得,因此,它的气干密度非常大,超过了每平方厘米百分之一。和普通木材不同,紫檀是沉入水中的。这种在今天被称为小叶紫檀的木材,产于印度南部原始丛林中。它的木质坚硬, 纹理细密; 色调深沉静穆,庄重大方;质地紧密含油量大,稍经打磨,即出现如绸缎般的光滑和玉石般的温润光泽;尤其是紫檀纤维紧致,无论横向还是纵向用刀雕琢,都不会造成纤维的崩碴,形成粗糙不可修复的缺憾。因此,紫檀木适合细腻的雕刻,即使细若游丝的纹饰,它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今天所说的传统家具,基本上都是清代以来的,而清之前的家具保留下来的并不是很多。随意走进一家家具生产厂或家具城,人们都能看到很多很多的仿古家具,它们当中清式的居多。我们不妨再看一下自己身边的家具,有没有三十年前、五十年前的,就不难明白了。社会的动荡、时代的变迁,要保留一件四五百年前的家具相当不容易。搬家通常是丢掉老家具直接的原因。上百年不搬家的,也许只有皇帝和少数贵族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家具都是紫禁城里的宫廷家具。
宫廷家具能够得以保留下来,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质量。清代的朝廷几乎把全国能工巧匠都招募进来为朝廷服务,这样做的结果是,它的质量和形式都是当时完美的,而民间想要追赶时尚,能做的就是仿效宫廷。
造型艺术
古典家具除了材质珍贵、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以外,还为我们保留了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岁月更迭、时光荏苒,我们被巨大的时间车轮推动着前行,偶尔,我们能在遗存的古画中窥见些许,却几乎无法真切地感受到,只有遐想。我们更无法想见古人的生活方式。
比如,这件小条桌,是迄今为止不多的,接近那个遥远时代的实物。猛然看见它,就会联想起宋代绘画上的生活场景。
八百多年前的两宋时期,民风温雅,尚文不尚武,是士大夫盛行的年代。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决定了生活方式的主流,中国家具在那一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完善,为后来中国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文人的清雅闲适,宁静内敛,追求简约平淡,却高尚精致的生活方式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起居生活的细微之处。家具的设计纤细简练,不尚,已是简单到了不能再简。
而在这简单的外表下,却非常讲究线条的修饰。让你不由地联想起芭蕾舞中的足尖,亭亭玉立。这些细微的修饰,使得小条桌简单的外表下,蕴含着精雅和精致,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高雅生活吧。
其实家具首先是实用器,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影响到家具式样的变化,一种新型家具的出现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家的出现。
序言
我抱着一种探索的视角打开了这本书,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中国传统家具深层奥秘的大门。我不只是想了解家具的形制和工艺,更想知道,在这些冰冷的木石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精神和哲学。比如,古人是如何根据阴阳五行来布置家具的?在古代的士大夫家中,一张书案、一把太师椅,又承载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雅趣与思考?书中会否深入探讨家具的象征意义?一张罗汉床,或许不仅仅是简单的休息工具,它还可能代表着家庭的温馨和团聚。那些精美的屏风,又不仅仅是隔断空间,它们是否也寄托了主人对美学的追求和对生活情趣的向往?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了解中国传统家具是如何将实用性、艺术性和哲学性完美地融为一体的。我期待作者能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我解读那些看似朴实无华的家具背后,所蕴含的深邃文化。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时间与工艺的敬畏。我一直觉得,一件精美的传统家具,是时间与匠人心血的结晶。它们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冰冷产品,而是经过无数双巧手,耗费无数个日夜,才得以问世的艺术品。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那些关于工匠的介绍,了解他们精湛的技艺,以及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书中会否详细展示一件家具从选材、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比如,榫卯结构的精妙之处,雕刻的繁复细节,还有打磨的光泽质感,都希望能在这本书中得到详尽的解读。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近距离的特写图片,让我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那些细微之处,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我想象着,捧着这本书,就仿佛捧着一份沉甸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实用性。我一直想在家中融入一些中国风的元素,但又担心过于刻意或者不伦不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让我能够真正地将中国传统家具的美学融入到现代家居生活中。书中会否有关于不同空间,如客厅、卧室、书房的家具搭配指南?比如,如何在现代简约风格的客厅中,巧妙地融入一张明式的圈椅?或者,如何在卧室中摆放一张具有中式韵味的梳妆台,既实用又不失雅致?我更期待书中能介绍一些家具的保养和修复知识,让我在拥有这些精美家具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呵护它们,让它们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或许,书中还会提供一些关于购买和鉴赏中国传统家具的技巧,让我少走弯路,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共鸣。我总觉得,家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存在,它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和情感。中国传统家具,无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充满历史韵味的宅院,去感受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去体会那些家具所见证的喜怒哀乐。书中会否讲述一些关于家具的民间传说或者历史故事?比如,一张古老的太师椅,是否曾经属于某位显赫的人物,又承载过怎样的往事?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以及他们对“家”的独特理解。家具,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是凝聚家庭成员的中心,还是象征着家族的兴旺?
评分这本书刚拿到手,就被它那厚重的质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古朴的字体,加上一抹沉静的色彩,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到了一个充满故事的时代。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家居陈设方面,总觉得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智慧和美学。想象一下,书里会讲述那些流传千年的榫卯结构,那些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还有那些关于家具背后所承载的家族传承和生活哲学。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描绘出不同朝代的家具风格,从汉唐的庄重大气,到宋明的精巧雅致,再到清代的繁复华丽,我想象着自己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亲眼见证这些家具的变迁与演进。书中会否介绍不同材质的运用,比如那些温润的黄花梨,沉稳的紫檀,还有质朴的楠木?它们在工匠手中如何被赋予生命,又如何成为承载我们生活起居的重要载体。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无数画面,那些在古籍中读到的场景,也许都会在这本书中一一还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