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星间链路天线跟踪指向系统 | 作者 | 黎孝纯 |
| 定价 | 98.00元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13093448 | 出版日期 | 2013-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622Kg |
| 内容简介 | |
《星间链路天线跟踪指向系统》是空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之一。全书阐述中继星星间链路天线跟踪指向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重点讲述星载Ka频段角跟踪系统的设计这一技术难题。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中继星星间链路天线指向系统概述.第2章 中继星天线指向系统设计第3章 用户星天线跟踪指向系统设计第4章 中继星Ka/S天线第5章 用户星天线电气设计第6章 结构与机构设计第7章 角跟踪接收机第8章 天线控制器设计第9章 对宽带数据传输信号的角跟踪理论0章 大型天线指向控制运动与星体姿态运动的动力耦合分析第ll章 中继星大型天线指向控制设计分析2章 星间链路角跟踪系统校相技术3章 中继星天线程控指向用户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计算4章 用户终端Ka/s天线程控指向算法5章 星间链路天线扫描捕获方法6章 中继星单址天线星地大回路指向控制系统分析与仿真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套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思维的冒险,作者的叙事功底深厚得令人惊叹。开篇的几章,仿佛将我瞬间拽入了一个充满未知与张力的世界,那种宏大叙事下的细腻情感描摹,让人很难将视线从文字上移开。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每一个场景都仿佛有生命力,气味、温度、光影,都清晰可感。读到一半时,情节的高潮迭起,几次差点让我忘记了呼吸,那种紧张感被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夸张,又不失震撼力。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看似松散的线索,实则在后半部分收束得极为紧密,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呼应,体现了作者对整体布局的深思熟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故事,更像是在探讨一些深刻的人性议题,关于选择、牺牲与救赎,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久久不能平静,甚至会引发对自身生活的一些反思。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且每次都能发现新层次的佳作。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类题材的书籍通常持谨慎态度,因为很多时候它们会陷入某种概念的堆砌而失掉了人情味。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那些宏大、抽象的概念,通过非常个人化和情感化的视角展现了出来。书中的情感线索处理得极其细腻和克制,没有滥用煽情的手法,但那些点到为止的表达,往往比直白的倾诉更具穿透力。我被其中两位主要人物之间那种微妙的、难以言喻的联系深深打动,他们的每一次眼神交流,每一次犹豫不决,都蕴含着千言万语。这本书的“人性深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但依然在字里行间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的希望。阅读它,就像是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洗礼。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感到非常新奇,它不像某些严肃文学那样刻意雕琢,反而有一种浑然天成的韵律感。作者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既能用精准的词汇描绘复杂的内心活动,又不至于让叙述显得晦涩难懂。很多段落的句子结构富于变化,长短句交错,读起来节奏感极强,如同欣赏一场精心编排的音乐会。我特别喜欢那些充满哲思的独白,它们没有说教的意味,而是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到人物的思考之中,像一块块散落的宝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全书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流畅”,没有任何拗口的地方,作者对中文表达的驾驭能力可见一斑。即便是一些描绘复杂技术或理论的部分(如果书中涉及的话),也被处理得极其优雅,没有那种生硬的插入感,反而像是故事自然演化出来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部在文笔上达到了极高水准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格局和世界观构建令人叹为观止,显示出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它所构建的那个世界,细节之丰富,规则之严谨,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构建体系的功力。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动笔之前一定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理论推演,使得整个故事的逻辑链条非常牢固,几乎找不到可以指摘的漏洞。更难得的是,这种宏大的背景设定并没有压倒故事本身,而是完美地成为了人物命运的注脚。作者巧妙地将个体的挣扎和选择,置于这个庞大而冷峻的背景之下,从而凸显了生命的价值与抗争的意义。读完后,我甚至有点意犹未尽,希望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更多篇章。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完整、自洽的宇宙。
评分这本书的情节推进速度掌握得相当老道,绝非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它采取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叙事策略,时不时地抛出一个小小的悬念,吊足读者的胃口,然后在你以为一切都已明朗时,又猛地插入一个转折,让你措手不及。我非常喜欢这种节奏感,它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书中的角色塑造也极其立体,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蛋,每个人都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他们的动机和行为逻辑都经得起推敲,这使得故事的冲突更具张力和真实感。读到高潮部分时,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背后那种近乎急促的呼吸感,仿佛我们正一同奔跑在故事的终点线上。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很多同类作品难以企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