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古代文明(第9捲)(平)
定價:128.00元
作者: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
齣版社:文物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0103953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古代文明(第9捲)》是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輯的不定期連續性考古文集。由兩部分組成:部分是商代至宋元時期有關具體問題的探討,第二部分是河南新密李傢溝遺址北區2009年發掘報告和陝西寶雞市將傢廟遺址考古調查報告。
目錄
東下馮“圓形建築基址”的用途
從鹽業考古新發現看《管子·輕重》篇
漁國銅器生産體係研究
應用X射綫成像對晉侯墓地齣土青銅器鑄造工藝的研究
辨識東鬍遺存
侯馬鑄銅遺址研究三題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的復原與卦序研究
日本傳世宋元漆器的考古學觀察——以13~14世紀的中日貿易和文化交流為中心
河南新密李傢溝遺址北區2009年發掘報告
河南新密李傢溝遺址南區2009年發掘報告
寶雞市蔣傢廟遺址考古調查報告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非常精美,封麵設計透露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觸感也十分舒適。我一直對古代文明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曾經輝煌但如今隻剩下斷壁殘垣的遺跡。拿到這本《古代文明(第9捲)(平)》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書中的紙張質感很好,印刷清晰,文字排版也很舒服,閱讀起來是一種享受。我特彆喜歡那種能夠帶我穿越時空、置身於古老文明中的書籍,而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正是如此。光是看著目錄,就充滿瞭期待,似乎裏麵藏著無數未解之謎和震撼人心的故事。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早期人類社會結構、信仰體係以及技術發展的章節,總覺得這些方麵能最直觀地反映一個文明的精髓。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僅僅是瀏覽,就能感受到作者在選材和編排上的用心。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視覺和觸覺上的愉悅,已經讓我覺得不虛此行。我期待著接下來的閱讀旅程,能夠在這個捲本中獲得更深層次的知識和感悟。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遠比我最初預期的要深刻得多。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史實堆砌,更是在嘗試揭示那些驅動古代文明興衰的根本性因素。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很多現代社會的問題,似乎都能在古代文明的興衰更替中找到某種遙遠的映照。比如,書中對資源枯竭、環境惡化如何影響早期社會穩定性的探討,讓我對當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有瞭更迫切的警醒。還有,那些關於權力結構、社會階層固化如何最終導緻文明衰落的分析,也讓我對當下社會治理的模式産生瞭新的思考。這本書促使我跳齣單一的敘事視角,去理解文明是一個動態的、復雜而脆弱的係統。它讓我意識到,曆史並非教科書上簡單的事件列錶,而是一部充滿人性掙紮、智慧閃光和悲劇循環的宏大史詩。這種反思性的閱讀體驗,讓我對“文明”這個概念有瞭更立體、更具批判性的認識,也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充滿瞭更多的求知欲和探索的動力。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我一直很看重那些有紮實研究基礎、觀點清晰的書籍。這本書在引用史料、分析證據方麵都做得非常齣色,每一條論點都似乎有理有據,引人信服。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爭議性問題時的審慎態度,他並沒有簡單地給齣定論,而是呈現瞭不同的學術觀點,並對其進行瞭深入的比較和分析,最終引導讀者自己去做齣判斷。這種開放性的學術討論方式,讓我感覺我不是在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在參與一場智慧的對話。書中對於研究方法、考古證據解讀的詳細闡述,也讓我對學術研究的嚴謹性有瞭更深的認識。閱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學習古代文明的知識,更是一種學習如何進行批判性思考、如何理解復雜論證的過程。這種在知識與方法上都能獲得提升的閱讀體驗,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
評分我非常欣賞這本書在細節描繪上的功力。它並沒有停留在泛泛而談的宏觀層麵,而是深入到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微觀之處。例如,書中對某一個古代遺址的介紹,不僅僅是列齣考古發現,更是通過對齣土器物的細節描述,比如一件陶器的紋飾、一把石斧的磨損痕跡,來勾勒齣當時人們的生活場景、技藝水平甚至情感世界。這種“見微知著”的寫法,讓冰冷的考古發現瞬間變得鮮活起來,仿佛我能聽到古人在忙碌時的交談,感受到他們勞作時的汗水,甚至觸摸到他們手中器物的溫度。這種細膩的筆觸,讓我對古代文明的理解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而生動的人類活動。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古代藝術傢、工匠、甚至普通勞動者生活的側麵描寫,這讓我看到瞭文明背後那些默默奉獻的個體,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共同鑄就瞭曆史的輝煌。這種人文關懷的視角,讓閱讀體驗更加飽滿和富有情感。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似乎在試圖打破傳統史學對於“大一統”、“帝國輝煌”的過度強調,轉而將目光投嚮那些邊緣地帶、那些被曆史洪流淹沒的被遺忘的角落。它所展現的古代文明,不再是單一的、同質化的,而是充滿瞭多元、碰撞和交流。我看到瞭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影響,看到瞭那些看似微小的文化元素是如何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傳播、融閤,最終孕育齣新的生命力。這種“去中心化”的敘事方式,讓我對“文明”的定義有瞭更廣闊的理解。它讓我意識到,曆史並非隻有少數幾個中心化的強大文明,而是由無數個大小各異、相互連接的文明碎片共同構成的復雜網絡。這種打破常規的視角,讓我對古代世界的認知框架産生瞭顛覆性的衝擊,也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充滿瞭新的期待,渴望去發現更多被忽視的精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