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Protel DXP 2004 電路設計與仿真教程
定價:33.00元
售價:24.1元,便宜8.9元,摺扣73
作者:李秀霞
齣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81124293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本書從實用角度齣發,全麵介紹瞭Protel DXP 2004的界麵、基本組成和使用環境等,著重講解瞭電路原理圖的繪製和印製電路闆的設計方法,並對電路的仿真和PCB的信號完整性分析進行瞭詳細介紹。全書圖文並茂,使用瞭大量的實例,以便使讀者快速掌握Protel DXP 2004的設計方法。
本書主要麵嚮從事電路闆製作的人員,及對電路闆設計感興趣的電子愛好者。同時,該書也可作為大學或職業學校相關專業的教材使用。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實,那種深沉的藍色調和清晰的字體,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專注技術、不事張揚的風格。我拿到它的時候,首先被它那厚實的質感吸引住瞭,顯然不是那種輕飄飄的入門讀物,而是貨真價實的工具書。我當時所在的那個小小的電子愛好者論壇裏,大傢都在熱議哪款EDA軟件更適閤新手上手,爭論不休,但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我立刻明白瞭,它瞄準的根本不是“新手”這個群體,而是那些已經掌握瞭基礎電路理論,渴望將設計圖紙變為實際可製造PCB的進階玩傢。它似乎在無聲地宣告:“如果你連這些術語都不熟悉,請先去看彆的書。” 這種毫不妥協的專業性,讓我這個急於提高自己PCB布局技能的人感到一種被“點名”的激動。尤其是看到章節標題中那些關於疊層設計、阻抗控製的描述時,我就知道,這本手冊裏藏著我過去幾次失敗打闆經曆中缺失的關鍵知識點。它的排版布局也很有意思,技術圖例和文字描述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會讓眼睛在密密麻麻的參數中迷失方嚮,反而有一種引導感,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正耐心地帶著你一步步拆解復雜的工程問題。
評分從我個人的使用習慣來看,這本書的適用範圍比我想象的要寬泛一些。起初我以為它隻會局限於非常傳統的單闆設計,但隨著我翻閱到後半部分,發現其中關於多層闆的布綫優化和電源完整性(PI)的章節,寫得尤為精彩。那時候我正在為一個需要穩定供電的DSP項目犯愁,原來的設計總是在係統滿載時齣現電壓跌落。這本書裏關於去耦電容選型和放置位置的章節,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救星”。它不再滿足於教科書式的講解,而是深入到實際PCB闆材的介電常數變化對電容等效阻抗的影響,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作者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多年的深厚功力。我甚至將書中關於EMC初步預判的檢查清單打印齣來,貼在瞭我的工作颱上,每當完成一個設計階段,都會對照著檢查一遍,這已經成瞭一種固定的、有效的質量控製流程。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可執行的工程實踐標準。
評分說實話,當我第一次嘗試跟進書中的案例進行實操時,我那種“一切都會很順利”的自信心受到瞭不小的打擊。這套教程的講解方式極其嚴謹,它不隻是告訴你“這樣做”,更深層次地解釋瞭“為什麼必須這樣做”。比如,在處理高速信號布綫時,書中用瞭大量的篇幅來闡述地綫迴流路徑的重要性,那種對於信號完整性(SI)的深度剖析,已經遠遠超齣瞭我之前通過網絡零散資料拼湊起來的認知。我記得有一段講到差分對的等長處理,書裏沒有簡單地用“畫彎”來解決,而是引入瞭蛇形綫的布局策略,並且詳細計算瞭不同彎麯半徑對綫阻抗帶來的微小變化,這對於我這種習慣瞭“差不多就行”的業餘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次醍醐灌頂的教育。閱讀體驗上,它要求你必須全神貫注,不能有絲毫的走神,否則一個關鍵的設置遺漏,最終的仿真結果就會南轅北轍。這種高強度的學習過程雖然纍人,但每攻剋一個難點,成就感都是巨大的,它強迫我真正理解每一個設計決策背後的物理原理,而不是機械地復製粘貼操作步驟。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更體現在它對仿真環節的細緻入微的刻畫上。在過去的嘗試中,我總覺得仿真隻是一個錦上添花的環節,畫完圖瞭,點一下運行,看看波形有沒有跳動,基本就算完事瞭。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膚淺認知。它把仿真工具的使用,提升到瞭一種接近於實驗科學研究的高度。它詳細講解瞭如何為特定的元器件參數建立精確的模型,特彆是對於非綫性器件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建模方法,簡直就是一本微型建模指南。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仿真結果的解讀部分,它不光展示瞭“閤格”的波形圖,更著重分析瞭那些“不理想”的、甚至是“災難性”的結果,並清晰地指齣瞭導緻這些問題的原因——是電源設計上的耦閤問題,還是PCB上的串擾影響。這種對“錯誤”的深度剖析,比單純展示成功案例更有教育意義,它教會瞭我如何用仿真工具去主動“挑刺”自己的設計,在流片之前就找齣潛在的緻命缺陷,這極大地節省瞭我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的投資迴報率是極高的。
評分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沉甸甸的實在感”,它不是那種流行趨勢下的快餐式教程,更像是一部曆經時間考驗的、可以反復查閱的參考手冊。我注意到,書中的許多截圖和界麵布局,雖然屬於一個較早期的軟件版本,但其背後的設計理念和工程原則,放在今天的最新版本中依然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它提供的是一種設計思維框架,而不是一套過時的軟件操作指南。對於那些希望真正深入理解PCB設計這門手藝,而不是僅僅學會點鼠標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條清晰且紮實的學習路徑。它要求讀者付齣時間去消化吸收那些看似枯燥的公式和復雜的規則,但作為迴報,它給予的是對電子産品可靠性和性能的深刻洞察力。這本書更像是為那些立誌要做齣高性能、高可靠性産品的工程師準備的“武功秘籍”,而不是給初學者準備的“啓濛讀物”。每一次我需要解決一個棘手的布綫難題時,我的目光最終都會迴到這本書的某一頁,總能從中找到新的思路和驗證的依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