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墨子间诂 四部要籍选刊 全三册
定价:150.00元
作者:(清)孙诒让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3081753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说实话,一开始我有些担心,毕竟是清代学者的著作,语言风格可能会显得过于古奥晦涩,难以亲近。然而,实际阅读体验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孙诒让先生的文字功底深厚,行文虽然严谨,但逻辑推导清晰有力,仿佛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引导你穿过迷雾。他对于疑难古义的考证,往往能从多方文献进行佐证,那种“铁证如山”的论证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这不仅仅是一套工具书,更是一部展现古代治学精神的典范之作。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墨家思想的知识,更是一种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和批判性思维。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任何现代快餐读物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文史爱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先秦思想、墨家学说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它无疑是一座宝库。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套书的,最初只是被它厚重的装帧和“四部要籍选刊”的字样所吸引。翻开之后,立刻被那种深入骨髓的学术气息所震撼。孙诒让先生的考据功夫之深厚,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他不仅仅是简单的注释和翻译,更是对原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和辨析,很多困扰学界已久的疑难问题,在他的解读下豁然开朗。 阅读这套书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与古代思想家的深度对话。它并非那种轻松愉快的“快餐式”阅读材料,而是需要沉下心来,反复咀嚼的“硬核”学术著作。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理解层次。比如,书中对墨家兼爱、非攻等核心思想的阐发,结合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使得这些看似抽象的理念变得鲜活而富有现实意义。对于想要系统研究墨子思想的读者,这套书提供的不仅是文本,更是研究的方法论和清晰的脉络。它让那些被湮没在浩瀚史海中的智慧重新闪耀光芒,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评分我是一个长期从事古代哲学研究的学者,坦白说,在找到这套“墨子间诂四部要籍选刊”之前,我常常因为找不到权威、成体系的墨学选本而感到苦恼。市面上的版本要么过于简略,要么就是原始文本晦涩难懂,缺乏现代学术工具的辅助。但孙诒让先生的版本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精准地把握了墨家思想的精髓,在注释中融入了他毕生对先秦诸子的研究成果。对于我这样需要进行细致文本比对和概念溯源的研究者来说,这套书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研究效率,也为我后续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坚实的文献支撑。可以说,它是我书架上近期最宝贵的新添藏品,其学术贡献值得被更广泛地认可和学习。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极其考究,体现了浙江大学出版社一贯的高水准。纸张的质感很好,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这对于这种需要长时间聚焦的学术著作来说至关重要。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虽然是精选的要籍,但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条理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触墨家典籍的读者,也能借助孙诒让先生的疏解,顺利地进入文本的核心。我个人尤其喜欢它在关键处的注释和索引设计,使得查阅和对比不同篇章的内容变得非常便捷。这套书的出版,无疑是填补了目前市场上系统、权威的墨学精选读本的空白,值得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敬意的学者和爱好者收藏。
评分这套书对于理解中国早期社会结构和伦理观念的变迁,提供了绝佳的视角。墨家思想的出现,本身就是对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一种强有力回应和补充。通过这套精选的要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墨子及其后学如何构建起一套以“兼爱”为核心的伦理体系,以及他们如何将这种理念应用于军事、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不同于儒家的侧重亲疏之别,墨家的普世关怀显得尤为独特和超前。细读这些篇章,能够体会到先秦时期思想的活跃与碰撞,那种百家争鸣的恢弘气象跃然纸上。这对于我们今天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伦理困境,也具有非常深刻的启发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