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实验及综合应用
定价:33.00元
售价:24.1元,便宜8.9元,折扣73
作者:朱金秀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124035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实验及综合应用》共10章,~8章为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部分:以系统讲解信号处理的原理为主,用matlab程序的核心语句帮助解释其概念;每章分3步分:原理和方法的论述,大量例题和解题的练习,计算机推演实验的练习。第9章为数字信号处理仿真实验,包含验证性及演示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型实验等不同层次的实验,可满足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读者的需要;实验项目紧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的需要,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验证型到综合设计型的设计原则设置实验项目。0章为数字信号处理的综合应用,使用大量基于matlab的综合设计型应用项目,以帮助读者提高用matlab解决数字信号处理问题的能力,使读者理解真实生活中的信号处理问题。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实验及综合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处理等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材,因其较强的实践性对从事信号处理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排版和图表的质量来看,这本书的编辑工作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信号处理本身就是高度依赖图形化表达的学科,清晰的波形图、频谱图和流程图是理解核心概念的关键。这本书中的所有插图,线条都非常锐利,色彩区分得当,标注清晰明确,绝不存在那种模糊不清、让人需要反复对照文字才能理解的低质量图表。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一些时域和频域变换的对照图,处理得非常直观,让人一眼就能把握住它们之间的对偶关系。这种对视觉呈现的重视,无疑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减少了阅读疲劳。好的排版能让人沉浸其中,差的排版则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显然属于前者,它让枯燥的数学推导过程,在视觉上也有了一定的美感和秩序感,这在理工科书籍中是难能可贵的。
评分我花了周末的时间粗略浏览了几个核心章节,发现作者在阐述复杂概念时,总是能找到一种非常巧妙的比喻或者类比,让那些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原理变得具象化、可理解。比如在讲解Z变换的时候,那种处理离散时间系统的视角转换,描述得极其生动,仿佛不是在读一本教科书,而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娓娓道来。这种行文风格,与我之前读过的那些只会堆砌公式的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经典算法的推导过程,没有采取那种一笔带过的写法,而是把每一步的假设、每一步的变形都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连一些容易混淆的符号定义也做了详细的注解。这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极大地降低了啃读高深理论时的挫败感,让人感觉每攻克一个难关,都充满了成就感。这本书的写作态度,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力求将知识的“最后一公里”也铺设平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那种深邃的蓝色调和简洁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严谨、专业的理工科书籍的感觉。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震撼了一下,这表明作者在内容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翻开内页,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眼睛不累。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每一个公式,但从目录的编排来看,逻辑性非常强,从基础理论的铺垫,到具体的算法推导,再到实际的应用案例,层层递进,结构非常清晰。这种循序渐进的安排,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盏明灯,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扎实的知识体系,避免一开始就被复杂的概念淹没。而且,从章节标题的用词来看,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本制作精良、内容详实、结构合理的专业教材,让人充满学习的动力。
评分我最近在做一个关于噪声消除的项目,正好需要一个系统性的参考来梳理思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专门讲解了现代通信和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实例,这部分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傅里叶变换演示,而是深入到了自适应滤波(如LMS算法)在实际信道均衡中的具体实现思路。书中对算法的讲解,不仅仅是给出了公式,还非常贴心地附上了其背后的收敛性分析和性能瓶颈探讨。这使得我可以直接借鉴书中的思路,去优化我目前代码中的参数设置。这种高度的实战导向,让我觉得手中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高级工程师的“工作手册”,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宝典。它成功地弥合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之间那道看不见的鸿沟,让人读完后立刻就想动手实践一番,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讲解信号处理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够平衡“原理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的却凤毛麟角。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滤波器设计的那部分,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Butterworth和Chebyshev,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去讨论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采样率、带宽和阶数等指标进行权衡取舍。更重要的是,书中融入了大量的“陷阱”和“经验之谈”,这些都是教科书上不会明说,但实际操作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在讨论FFT的快速实现时,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数据对齐和窗口函数选择的注意事项,这些细节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工程背景。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授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框架,这对于打算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读者来说,其价值简直无法估量。读完相关章节,我感觉自己对“为什么这么做”的理解,远超过了“怎么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