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指名道书:愤青PK名家 文化时尚
定价: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木空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17615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40kg
阅读精彩的书评,品味名家的作品,跟着作者的感觉,了解文化的新潮。
本书带读者走进的是一个书的世界。时下流行的文化、文学、历史、商战、职场、小说、散文等各类书籍尽在作者的点评之中。作者一反传统书评模式,以随笔加网络语言的春秋笔法,加入理性智慧、哲学思想,对大师们的作品,敢于讲真话,直抒胸臆,既圈点发光的一面,也指出不足。书评的味道,可口可乐、津津有味、耐人寻味、回味无穷。
本书带给读者的是一次轻松、休闲的旅行,“开心智、启悟性”,跟着作者感觉走。相信本书的出版对读者来说,不仅能从中管窥名家们的精彩作品,更能领略新潮书评的风范,值得阅读、值得收藏。
反传统的心态写书评(代序)
壹 指名道书说文化
1 楼宇烈开讲文化ABC
2 于丹极力讨好读者群
3 王跃文解读世界官场文化
4 柏杨“丑陋说”应升级
5 李天命爱玩文字逻辑游戏
6 李国文靠硬功耍活文字把式
7 参禅就是脑筋急转弯
8 易中天客串几把成明星
9 王蒙当心收不了场
10 李零的狗咬谁
11 多少中国人不读外国书
12 “ 茅盾奖”缺失读者市场
13 李银河性观念“超前”五十年
14 孔庆东一书不如一书
15 《中国不高兴》流露商业味
16 煽情的实用民族主义
17 《报告文学》收版面费很正常
18 韩少功捧戏捧上天
19 《狼图腾》再搅“狼文化”热
20 一清先生解开汉字繁简的内衣
贰 指名道书说历史
1 李亚平巧打历史擦边球
2 朱大可颠覆“流氓”没商量
3 徐怀谦历史的盐有灵魂
4 十年柴设三极解明朝政局
5 吃人泛色的历史碎片
6 张鸣冷峻的幽默涮读者
7 头戴乌纱帽有讲究
8 解读历史 玩得是心跳
9 敢操作历史是胜家
10 凌乱疲惫的八大古都
11 当年明月开创网络版明史
12 李白是唐朝古惑仔吗
13 姑忘历史的书姑妄读之
叁 指名道书说文学
1 王跃文的激情给了谁
2 读阎连科的书让人残废
3 杨绛以百岁心态悟生死
4 国学教授们上镜忙名利
5 金庸小说改版后遭冷清
6 《手机》与手机依赖症
7 韩寒的长安有点乱
8 送给刘心武一麻袋盐
9 二月河心存菩萨佛面开
10 史铁生佛意解读爱与性
11 海岩善于制造青春童话
12 职场小说陷入小胡同
13 徐晓悲情写作有力量
14 轻浮于纳兰词笺中
15 方紫鸾的花枝在墙外摇曳
16 老总们决战岂在商场
17 熊召政的文字旅游很惬意
18 王晓方的无奈和过气
19 庸人借动物搞影射主义
20 张爱玲《小团圆》迎合当代人
21 毕淑敏破解心灵密码
22 跟着陈忠实到《白鹿原》找绝句
23 陈丹燕的高贵文字充满市井气
24 毛时安温柔地评说艺术人生
肆 指名道书说八卦
1 贾平凹测字预事赛半仙
2 孔庆东抖抖就成书
3 当代红颜不薄命
4 阿娇再版文字“门”
5 文学老年赵忠祥喜欢“打油”
6 李白不是当秘书的料
7 重温木子美不爽不美
8 玩文字的才情女人很妖精
9 妖蛾子女人把生活当段子写
10 红粉是职场的毒药
11 男人也有“例假”那几天
12 女人眼中的春梦婚姻
13 看历史名人们怎么祸害妇人
14 狗权主义者极大蔑视人权
15 江湖子如何财色
16 素食主义与道德宗教没关联
17 黄永玉好个超级老顽童
18 门外汉的“如是我闻”
19 儿子说京剧太傻气
20 陈丹青操心圈外管闲事
21 范曾画钟馗在唬活人
22 方成文字幽默很一般
23 吴冠中炮轰美协为哪般
伍 指名道书说性情
1 黄集伟写来书评让人懂
2 低眉读品文字的味道
3 我的世界充满书骚扰
4 张五常的创作观学不来
5 厌读只需一个理由
6 不读《道德经》想得慌
7 游山经历当书读
8 高洪波分享收藏的快乐
9 跟着陈子善学淘书
10 用战略眼光藏书
11 设计闲章有情趣
12 连读书话出品位
13 拿什么心态读外国书
14 读书的革命不是空口号
坦白说,一开始被书名吸引,以为会是一本充满火药味的“互怼”读物。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才发现它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场关于“当下”的深度访谈,只不过访谈的对象是那些构成我们文化肌理的各种声音和现象。《指名道书:愤青PK名家 文化时尚》的文字很有力量,能精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并且用一种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在分析问题时,并不止步于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和成因。这种层层剥茧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宝贵的启发,甚至能从中找到自己思考问题的“钥匙”。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观察和思考文化现象的独特视角。它没有预设任何的立场,而是鼓励读者独立思考,去辨析、去判断。作者在文中展现出的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让人印象深刻。他能够将看似毫不相关的文化元素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解读。这种解读方式,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本“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会让你在合上书本之后,依旧在脑海中回荡。它促使你去关注身边的文化现象,去思考它们对于我们的意义,去审视我们自身的文化品味和价值取向。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不自觉地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仿佛置身于一场思想的角力场。他笔下的“名家”与“愤青”,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份标签,更像是一种对不同时代、不同立场、不同思考方式的隐喻。名家代表着一种既有的权威、传统的智慧,而愤青则象征着反叛、质疑、以及对现状的挑战。作者巧妙地将这两者置于同一台面上,让他们展开一场“隔空对话”。这种对话不是为了分出高下,而是为了揭示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以及时代变迁下思想的演进轨迹。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不回避争议的风格,敢于触碰一些敏感话题,并且能用一种相对客观却又不失个人色彩的方式进行解读,这让整本书读起来既有思想深度,又不失趣味性。
评分这次偶然的机会翻到一本叫做《指名道书:愤青PK名家 文化时尚》的书,书名就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让我立刻来了兴趣。翻开扉页,一股子文化碰撞的火花似乎就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有意思,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分析,而是像在跟读者拉家常,或者说,更像是在分享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赛。他能把一些平日里大家可能觉得高深莫测的文化现象,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甚至带着点戏谑的口吻讲出来。比如,书中对一些当下流行的文化趋势的剖析,不是一味地赞美,也不是简单地批判,而是像一个犀利的观察者,用一种“我者即彼者”的视角,让你在捧腹之余,也不禁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陷入了某种文化迷思。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穿梭在错综复杂的文化丛林中。他不会直接告诉你哪个方向是对的,哪个是错的,而是会指引你看到不同的路径,让你自己去感受其中的曲折与风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宏大叙事时,所展现出的细腻入微的观察力。他能从一个不起眼的文化符号,一个流行语,甚至一个网络段子中,挖掘出深层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情绪。这种从微观到宏观的跨越,让书中的内容显得格外生动和有说服力。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对一些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有了全新的认识,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仿佛被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