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杨澄甫拳照-一九三一年拳架及其使用法-(附光盘) | 作者 | 石月明 |
| 定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0853963 | 出版日期 | 2014-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3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杨澄甫拳照(一九三一年拳架及其使用法第3 版)》收“杨澄甫拳论”2篇,其中“太极拳之练习 谈”系杨澄甫口 述、张鸿逵笔录,“太极拳说十要”系杨澄甫口述、 陈微明笔录;“杨 澄甫拳照”100幅,包括拳架照59幅、对敌图37幅、 大捋4幅。取自 杨澄甫1931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其余文 章除署名外均由 石月明撰写。 《杨澄甫拳照(一九三一年拳架及其使用法第3 版)》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
| 作者简介 | |
| 石月明,同济大学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太极拳大师傅钟文教授入室弟子,曾任傅钟文所创永丰太极拳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亲炙师教二十二年。精心临摹杨澄甫拳架,发表十多篇与太极拳相实的重要论文,享誉国际太极拳界。义务传授杨式太极拳四十余丰。中外学生一万多人。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杨澄甫是嫡传的杨式太极拳名家,被武术界称为“拳圣”。因杨家前辈未留下拳照,故被保留下来的杨澄甫拳照在杨式太极拳里,相当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石月明编著的这本《杨澄甫拳照(一九三一年拳架及其使用法第3版)》收集了杨澄甫拳照59幅、对敌图37幅、大捋拳照4幅,合计100幅照片,每幅照片均配有中英文对照的动作名称。本书可供外杨式太极拳爱好者欣赏学习。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书,从书名到内容,都散发着一股严谨治学的气息。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名字,本身就给了我一种品质的保证。我一直觉得,对于传统武术的研究,最需要的就是扎实的考证和清晰的逻辑。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展示,更希望它能够有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例如,对于“一九三一年”这个时间点,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历史背景?杨澄甫先生当年的拳架又和现在流传的有什么细微的差别?这些细节的探究,往往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传统武术的演变和发展。石月明先生作为整理者,我相信他对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一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口,让我看到杨澄甫先生太极拳更深层次的奥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招式学习。
评分哇,拿到这本《BF-杨澄甫拳照-一九三一年拳架及其使用法-(附光盘)-石月明 同济大学出版社》真是太惊喜了!一直对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心向往之,这次能看到他当年的珍贵影像资料,感觉像是穿越了时空,直接和大师对话一样。封面和书名就透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感,尤其“一九三一年”这个时间点,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武术发展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看古籍的文字描述,总归不如有图有真相来得直观。何况还是拳照,那可是杨澄甫先生亲身示范的架势,一招一式都凝聚着他毕生的功力。而且还有光盘附送,这简直是太贴心了!这意味着我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跟着视频练习,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书页,看看那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想象着当年杨澄甫先生在镜头前舒展身姿的样子,感受那份刚柔并济、浑然天成的太极神韵。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广传统武术,特别是杨氏太极拳,意义非凡。
评分拿到《BF-杨澄甫拳照-一九三一年拳架及其使用法-(附光盘)-石月明 同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那种“返璞归真”的感觉。现在市面上关于太极拳的书籍很多,但真正能够让你感受到传统武术那种朴实无华、却又内含乾坤的韵味的,却不多。杨澄甫先生作为一代宗师,他的拳法一定是最纯粹、最接近太极拳本源的。一九三一年这个时期的拳照,我相信是杨澄甫先生功力鼎盛时期的写照,那个时候,动作的定型和劲力的饱满度都达到了一个高度。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学习到那种“绵里藏针”、“以柔克刚”的真正内涵,而不是那些花拳绣腿。附带的光盘,我更是将其视为珍宝,能够直观地看到大师的动作演示,这对于纠正我日常练习中的错误,是非常关键的。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关于学习太极拳,更是关于理解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态度。
评分收到这本《BF-杨澄甫拳照-一九三一年拳架及其使用法-(附光盘)-石月明 同济大学出版社》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装帧和纸质。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沉甸甸的分量,打开之后,那种带有历史厚重感的纸张质感,真的非常舒服,不像现在很多书那么光滑刺眼。书中的插图,也就是那些杨澄甫先生当年的拳照,清晰度很高,虽然是老照片,但每一个细节都保留得很好,能够清楚地看到杨澄甫先生的身体姿态、眼神、以及每一个动作的细节。作为一名对传统武术有研究的爱好者,我知道一张高质量的拳照意味着背后多少次的拍摄和选择。附带的光盘更是锦上添花,我立刻找了播放设备,画面虽是黑白的,但杨澄甫先生的动作流畅、有力,而且充满了内敛的劲道,和现在一些过于花哨的演示完全不同,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武术教材,更是一件艺术品,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
评分这本《BF-杨澄甫拳照-一九三一年拳架及其使用法-(附光盘)-石月友 同济大学出版社》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学习太极拳招式那么简单。我最想从里面找到的是杨澄甫先生对于“使用法”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学拳只是照猫画虎,模仿动作,但对于动作背后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实战中运用,却知之甚少。1931年的拳架,我相信一定承载着当时最纯粹的技击思想。石月明先生将这些宝贵的资料整理出版,并附带影像,这让我有机会去深入探究杨澄甫先生的实战理念。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使用法”的文字描述,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如何发劲、如何借力、如何步法配合的精妙之处。同时,光盘里的影像资料,我也会反复观看,对比照片中的静止瞬间,去体会杨澄甫先生在动态中的变化和劲力的传递,这对我理解太极拳的“动静结合”和“刚柔相济”有着极大的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