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科學健身指導叢書:科學運動健康
定價:45.00元
作者:國傢體育總局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00951025
字數:160000
頁碼:13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科學健身指導叢書:科學運動健康》主要圍繞虛擬人物“唐小曼”的之旅而展開,首先介紹瞭人為什麼會胖、脂肪細胞奇妙變化的故事,之後重點介紹瞭運動為什麼能、怎樣運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析瞭運動中經常遇到的“體重平颱期”“體重反彈”現象並提齣解決對策。接下來,針對不同程度的肥胖兒童、職業女性、孕産婦、老年人群,提供瞭針對性的運動方法。後,揭開飲食與的奧秘,介紹運動與飲食如何巧搭配提高效果。全書編寫突齣科學性、實用性、科普性。正文中穿插著小知識、小故事、小問號、誤區解讀等形式多樣的知識鏈接,講述內容與大眾健身的實際需求緊密結閤,深入淺齣,通俗易懂。
《科學健身指導叢書:科學運動健康》既是減重人群的運動健身寶典,同時還可以作為運動科學、公共健康、健身領域的從業者和學生在科學指導運動減重方麵的重要參考資料。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章 人為什麼肥胖?
1.贅肉從哪裏來?
2.是什麼導緻我們肥胖?
第二章 肥胖的危害
1.百病胖為先
2.蘋果型肥胖與梨型肥胖,哪個健康風險更大?
第三章 肥胖的易感人群
1.當下什麼人群容易肥胖?
2.未來的胖子又會是誰?
第四章 肥胖的評價方法
1.體重與肥胖
2.真假胖子與體脂率
3.圍度與肥胖
第五章 運動為什麼能?
1.運動中人體如何消耗能量?
2.運動後機體如何繼續燃燒脂肪?
3.有氧和無氧運動,都能消耗人體的脂肪嗎?
4.甩脂機(律動機)也能?
第六章 如何製訂運動方案?
1.官方推薦的運動指南
2.如何製訂適閤自己的控製體重的方案?
第七章 怎樣運動能增加效果?
1.有效消耗脂肪的運動負荷
2.減“肥肉”與增“瘦肉”的問題
3.持續運動和間斷纍計運動對的不同效果
4.運動怎樣纔能堅持住?
第八章 運動中的“體重平颱期”“體重反彈”怪現象
1.探究“體重平颱期”
2.解密“體重反彈”現象
第九章 運動效果評估與長期體重管理
1.如何評估效果?
2.如何根據監測指標的變化調整運動方案?
第十章 兒童青少年的運動
1.兒童青少年肥胖病的原因與危害
2.兒童青少年肥胖程度的判斷
3.兒童青少年運動方法
4.兒童青少年運動的熱門話題
第十一章 女性的運動
1.讓女人又愛又恨的脂肪
2.女性的三個特殊時期會讓脂肪愛上你
——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
3.哪些因素會讓脂肪一直睏擾你?
4.胖女人的健康風險
5.女性脂肪越少越好嗎?
6.女方法
第十二章 老年人的運動
1.對老年肥胖的正確認識
2.老年人肥胖發生原因
3.老年人肥胖對健康的危害
4.老年人肥胖病的運動乾預
第十三章 飲食與的奧妙
1.飲食是每日的能量來源
2.好脂肪壞脂肪
3.肥胖人群的飲食控製
4.為什麼運動後有些人會飢餓感增加,食欲大增,而有些人食欲不振?
5.運動與飲食巧搭配提高效果
說句公道話,這本書最大的優點或許是它的“易讀性”,但這種易讀性是以犧牲深度和準確性為代價的。它的語言非常平實,沒有使用太多晦澀的專業術語,這對於那些對“健身”這個詞感到畏懼的“小白”來說,或許是唯一的吸引力所在。然而,對於一個已經有瞭一些運動基礎,想要優化自己訓練成果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價值幾乎為零。我甚至覺得,如果我把書裏所有的口號和非專業性的建議都刪掉,剩下的有效信息可能還不足以填滿一頁紙。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夠引發我深入思考、讓我願意去查閱更多資料的引路書,而不是一本提供瞭一個模糊輪廓後就讓我自行摸索的半成品。購買它,感覺更像是為瞭一份安慰奬,而不是為瞭獲取真正的專業指導。
評分這本號稱“科學健身指導”的書,我本來滿懷期待地想在裏麵找到一些關於運動生理學和營養學的深度解析,畢竟書名聽起來就挺專業的。然而,讀完之後,我感覺像是被一個極其籠統的“雞湯”文案轟炸瞭一番。書中充斥著大量諸如“堅持就是勝利”、“找到你的內在力量”這類口號式的陳述,對於如何科學地設計一個訓練計劃,比如不同強度、不同組間休息對肌肉超量恢復的具體影響,幾乎是避而不談。如果我真的想瞭解心肺功能訓練的閾值在哪裏,或者如何通過調整宏量營養素比例來優化減脂塑形效果,這本書提供的知識點淺薄到令人發指。它更像是一本給完全零基礎、連去健身房的勇氣都沒有的人準備的入門讀物,而對於真正想提升訓練水平、追求更高健康目標的進階者來說,它提供的價值幾乎為零。我浪費瞭時間去翻找那些關於動作力學和生物力學分析的專業內容,結果發現,它所有的“指導”都停留在“做俯臥撐要挺直腰背”這種人盡皆知的常識層麵。
評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構建一個完整的健康體係方麵是嚴重缺位的。它似乎隻關注瞭“運動”這一個維度,而對“營養”和“恢復”這兩個同樣重要的支柱幾乎是草草帶過。在營養部分,它提到“多吃蛋白質,少吃碳水化閤物”,這種極端的論調在當前營養學界早已被認為是過時的和片麵的。對於如何根據訓練強度來安排碳水化閤物的攝入時間點(例如訓練前後的糖原補充),書裏完全沒有涉及。更彆提關於睡眠質量和壓力管理對睾酮水平和皮質醇控製的重要性,這些對健身效果至關重要的因素,在這本書裏隻是被簡單地提及瞭一兩句,完全沒有展開深度分析。這使得整本書的指導體係顯得頭重腳輕,無法幫助讀者建立一個全麵的、能長期堅持的健康管理模式。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排版和圖示質量,這真的讓人大失所望。封麵看起來還算體麵,但內頁的圖片質量簡直像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健身雜誌上隨便剪切下來的,分辨率低,動作姿勢的細節模糊不清。更要命的是,它對一些基礎力量訓練動作的描述,簡直是災難性的不準確。比如,在講解深蹲時,它隻是泛泛地說“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卻完全沒有提及髖關節和踝關節的活動度要求,也沒有強調核心穩定性的重要性。這就意味著,一個新手讀者很容易因為采信瞭這種不完整的指導而受傷。一本“科學”指導書籍,理應在圖文並茂地展示標準動作的同時,清晰地指齣常見錯誤及其帶來的風險。這本書非但沒有做到,反而給瞭一些模棱兩可甚至可能誤導人的信息。說實話,我現在更傾嚮於去網上隨便找幾個靠譜的運動康復師的視頻來看,他們的講解都比這本書要細緻和嚴謹得多。
評分我對這本書最失望的地方在於其“科學”二字的空洞性。所謂的“科學”,似乎隻是作者為瞭給自己的建議鍍金而貼上的標簽。通篇讀下來,我沒看到任何對於研究文獻的引用,沒有關於代謝率、激素反應或者基因差異對訓練反應影響的任何討論。它給齣的訓練建議更像是基於個人經驗的拼湊,而不是循證醫學的産物。比如,它建議所有人都應該在早上空腹進行有氧運動以達到最佳燃脂效果。作為一個對內分泌學有基本瞭解的人都知道,這並非對所有體質都適用的“鐵律”,它可能導緻血糖過低或肌肉分解的風險。如果這本書的目的是指導人們建立一個長久可持續的健康生活方式,它應該提供的是可以根據個體差異進行調整的框架,而不是這種一刀切的教條。我需要的是可以內化為自己知識體係的方法論,而不是死記硬背的“秘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