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养生聊斋
定价:23.00元
作者:姜维群,姜维民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308784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养生聊斋》编著者姜维群、姜维民。健康是享受生活的**前提,养生是获取健康*直接的手段,养生首先要养心,要培养“意识形态”,养生本来就不是大生产,要完成什么指标,也不是赶路,非要到达什么目的地。“让心打个盹儿”,打盹儿不是睡觉,是假寐,是短时间的懈怠,是心在随意间的一个放弃。说到底,“养”是调剂,不是调高;是放松,但不是放任。所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根据观察发表以下言论:“没有什么东西比过分维护健康更致命的了。实际上,维护健康是简单的,只需适当的饮食,加强锻炼,不吸烟,不喝过量的酒。”养生是维护健康,这个“养”字并不玄奥高深,谁若将之弄成玄学,就违背了生命的法则,生命是世界上*核心、*精彩的部分,它有它自然的属性和朴素的质地,任何繁琐华丽的装饰都是赘物。
内容提要
《养生聊斋》编著者姜维群、姜维民。
为何中国的文人通医?其实接触古代医籍会发现,医书一如充满文采的美文,记得当年胞兄自东北回津过春节,带回清人黄元御《黄氏医书八种》,随手一翻竟被其优美文字打动,论理无酸腐之朽,辩述富慷慨之气,读医书一如读古典诗文,亦可乐享其华也。胞兄之钻研吾仅为旁观,兄常有真知灼见述之于我,不仅心神为之振,学识为之长,于医理上亦得一二。《养生聊斋》一书,许多观点源之于兄,亦常请教于兄,只是吾笔勤录之成文而已。
《养生聊斋》是有声之吹,未必是人人入耳之吹,养生就像用兵,“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也像《地道战》中的挖地道,“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一言蔽之,养生不应是高深的、复杂的让人紧折腾的事,本应是轻松自然甚至有些随意,倘您能在这盘心态和情境下得到健康,养生之本旨得之矣,本书本意亦在此焉。
目录
养生五得(代序)
章 春夏之养
抛却电视去寻春
春节食素清胃火
春来莫急着春装
春暖先莫减下衣
一味避热弊害多
绿粥白水宜暑天
夏天吃苦身之福
晚睡早起过长夏
养生应知五月五
夏季养生有“三清”
伏天脾胃宜“淡化”
出出汗,保夏安
盛夏出汗有三忌
长夏尤宜正午眠
劝君夏来养养神
第二章 秋冬之养
秋来宜调精神
秋高气爽莫贪“爽”
秋至要防“阴暑”来
秋深不必强饮水
“白露不露”说秋凉
“二八”穿衣不要乱
耐寒锻炼始于秋
冬将来时“冻一冻”
冬晒太阳要择时
冬阳晒晒无菌害
冬天不可汗淋漓
暖冬室内不宜“暖”
第三章 食养有方
物熟始食水沸饮
吃睡正常何须“补”
减食添寿君信否
得上感冒远荤腥
口有异味调脏腑
食用蔬菜求“五彩”
莫以一咸统天下
熬粥食粥讲“两候”
想要健康食老姜
饮食不必尽信书
养生保健水为先
过节知“节”无病邪
第四章 物养有道
多多利用“纯天然”
做些家务也养生
锻炼可在随意间
健身来点“花架子”
“金鸡独立”益身心
“不便之便”手杖好
枕头内囊应讲究(上)
枕头内囊应讲究(下)
老来应备痒痒挠
摇扇身心两逍遥(上)
摇扇身心两逍遥(下)
手擦脚心胜良药
“摇头晃脑”颈椎好
端坐也是健身法
闲来散步有讲究
第五章 养心有术
时常让心打个盹儿
情志舒缓莫激昂
善良为怀仁者寿
琴是享受亦养心
下棋本是神仙乐
从容养生是书法
黑墨团中天地宽
健康别忘脑运动
关注身体别过度
学习是延年法
高寿可从笔端觅
精神保值寻茶趣
心与天通随时安
学会欣赏得乐享
七情淡些病自远
第六章 动静有法
打个哈也益身
觅得睡方百病消
枕上摄养如仙丹
枕能养人莫轻觑
药枕养生胜大丹
闲中取静少生病
人要学会养“未病”
“泄”也养生君知否
唾沫是宝别“唾弃”
养生重道也重术
养生要有主心骨
抑郁疲劳感冒来
避免长寿成“长受”
第七章 养生有戒
怒恐如刃两避之
少些敌意少些病
“莫恼”便是长寿宝
长寿不可“四不顾”
背诵百字《养生铭》
戒欲古诗请君读
钱作本草也养生
健康如钱省着花
莫助强阳伐真气
有个“良方”君须记
忘掉是非心适
把心放下病自远
养生莫忘“十六宜”
后记
作者介绍
姜维群,今晚报社委、编委,多年来从业新闻工作,获几十项全国和天津好新闻奖。出版有《寿星妙招三十六》《读心录》《扇骨的鉴赏与收藏》《民国家具的鉴赏与收藏》等书籍。姜维民,从20世纪60年代末自学中医,1986年起跟随伤寒泰斗刘渡舟学习临床14年,1990年赴日进行医学访问并工作,2009年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级中医教改实验班校外导师,2012年起任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发表有影响的论文多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知识的宝库,我以前对养生之道知之甚少,总是盲目跟风尝试各种方法,效果也时好时坏。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的“秘籍”,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比如,书中对“气血津液”的阐述,清晰明了,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更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在介绍具体方法时,总是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你觉得养生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渗透在我们日常饮食起居中的点滴智慧。读完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作息和饮食结构,不再是囫囵吞枣地听信网络上的传言。我特别喜欢它强调的“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的理念,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个体化调理的重要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养生思维框架,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和谐。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寻找一本既有深度又易于阅读的健康读物,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生畏,要么就是浮夸的“速成法”,缺乏科学依据。庆幸的是,我发现了这本,它的文字风格非常吸引人,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耳边轻声细语地传授心得。它不像一本冰冷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充满生活智慧的随笔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某些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比喻和类比,生动形象,让人过耳不忘。比如,它将人体的经络比作河流系统,将脏腑功能比作精密的工厂运作,这种描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在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拿出笔在旁边做笔记,记录下那些可以立即实践的小技巧,比如某个穴位的按摩手法,或者某种时令食材的最佳搭配。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它不急于让你达到某种“完美状态”,而是鼓励你循序渐进,在生活中慢慢找回身体的韵律感。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完全没有推销任何昂贵的保健品或服务,它所有的建议都立足于我们触手可及的日常元素——食物、作息、运动和情绪。这使得“养生”真正回归到了它本来的面貌:一种积极、自然的生活态度,而非一种高消费的时尚标签。我尝试了书中提到的一些食疗方子,比如用几味简单的药材煮水喝,效果出奇地好,温和而不刺激。书中对食物的“性味归经”分析得极其透彻,让你明白为什么某些食物适合你,而某些可能需要谨慎食用。这种基于个体差异的深度分析,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和尊重。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赋予了我独立思考和自我保健的能力,而不是让我沦为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产品消费者。这本读物,无疑是一份对自我健康负责的投资。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书籍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因为很多“养生”读物都充满了玄学色彩。但是这本书的严谨性让我刮目相看。它在阐述传统理论的同时,似乎也暗含着对现代科学的尊重和吸收,虽然没有大篇幅地进行对照,但其逻辑推理和条理分明的结构,给人一种非常可靠的感觉。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情志调摄”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写得尤为深刻。它指出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巨大影响,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这对我这个压力较大的职场人士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读完这部分,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心病比身体上的小毛病更难缠,这本书提供了一条通往内心平静的路径。它不是教你如何压抑情绪,而是教你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和谐共处,让心灵与肉体同步得到滋养。这种全方位的关照,是许多单一侧重生理健康的读物所不具备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值得称赞,虽然内容详实,但丝毫不显得拥挤和压抑。阅读的愉悦感,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视觉上的舒适。我发现它在关键知识点的提炼上做得非常出色,经常会用醒目的标题或者图表来总结一个章节的核心思想,这对于快速回顾和内化知识非常有效。我发现自己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工具书”来使用,当你对某个时节的养生重点感到迷茫时,翻开相应章节,总能找到最切合时宜的指导。例如,在换季时节,我习惯性地会去查阅书中关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脾胃的影响”的论述。这种实用性和时效性,让它超越了一般的知识普及读物,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参考指南。它教会我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如何运用这套知识体系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