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讀庫1606
定價:30.00元
作者:張立憲
齣版社:新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1332388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擺事實不講道理”是《讀庫》的編輯方針。其收入的作品從篇幅而言屬於五韆至五萬字之間的中篇讀本;內容而言,《讀庫》強調非學術,非虛構,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結閤,探究人與事、細節與談資,不探討學術問題,不發錶文學作品,所選書評影評等文體則強調趣味性,通過真實的錶象給讀者帶來閱讀快感和思想深度。《讀庫1601》點擊進入 《讀庫1602》點擊進入 《讀庫1603》點擊進入《讀庫1604》點擊進入 《讀庫1605》點擊進入 《讀庫1606》點擊進入《讀庫2016(套裝六冊)》點擊進入《更作品請進入新星齣版社旗艦店》點擊進入
內容提要
本輯《讀庫》是2016年第六期,由六篇文章組成,總體文字通暢,錶達清晰。
《青年梁左》以七萬餘字的篇幅記錄瞭編劇梁左求學北大、與薑昆閤作編寫相聲以及創作中國首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傢》的前後經曆,文字通達,清晰而全麵地還原瞭個人曆史。
《與溥儀皇帝在一起的五年》以俄羅斯人佩爾米亞科夫的視角齣發,講述瞭作者與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五年時光。曆史事件與個人迴憶在文中互相交織,富有閱讀趣味。
《靖康之變的小人物》記敘瞭幾位被極少被人關注的史料中的小人物,他們雖齣身卑微,政治能量也不大,但依然憑藉自己的信念和有限的能力,影響和推動瞭曆史進程。
《抗拒長大的貓咪》一文以奧黛麗·赫本參演《蒂梵尼早餐》的始末為綫索,著重描寫瞭影片中關於小黑裙的逸聞趣事。
《浮生》(續)的文字優美簡潔,故事性強,深入刻畫瞭多位人物的人生故事,並構成群像,帶有紀實小說的特性。
《關於費米悖論的想象》屬科普文章,在大量數據與多位科學傢觀點支撐下,深入分析瞭地外智能生命存在與否的問題。
目錄
無
作者介紹
張立憲
江湖人稱“老六”。新聞齣版從業者,居北京。現主編《讀庫》叢書。並策劃齣版《青衣張火丁》、《共和國教科書》等。多年來,跨工種作業,獨立完成一本書的策劃、組稿、編稿、設計、印刷、宣傳、發行各環節,涉及編輯、美術、財務、公關、銷售諸領域。以一人之力,創齣中國齣版界持續齣版一種讀書品牌《讀庫》的奇跡。2008年4月當選“思想推動中國——聯想ThinkPad中國思想力人物評選”的十位中國思想力人物之一。自2002年起,以“見招拆招”為網名,發錶“記憶碎片”係列文章,在網絡世界流傳至今。
文摘
無
序言
無
最近生活有些忙碌,好不容易擠齣點時間來翻翻《讀庫1606》。這本書,就像在快節奏的生活裏,找到瞭一片可以讓你慢下來的角落。它不像某些書那樣,上來就拋齣一大堆理論或者說教,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慢慢地在你心裏播下種子。我喜歡它裏麵的敘事方式,不疾不徐,總能在看似平常的敘述中,挖掘齣不尋常的意味。有時候讀著讀著,會突然覺得,“啊,原來是這樣!”或者“我以前怎麼沒注意到這個?”這種頓悟的感覺,是閱讀最大的樂趣之一。而且,這本書的選材也很有意思,總能觸碰到一些我平時不太會去關注的領域,但一旦被它引進去,就會發現裏麵彆有洞天。它不是那種讓你讀完就忘的書,而是會一直在你腦海裏留下痕跡,讓你在日後的生活中,不自覺地去迴味和思考。
評分每次拿到《讀庫1606》這樣的書,我都有一種莫名的期待。它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到盡頭的讀物,而更像是一口深井,你越往下挖,越能發現寶藏。我一直都很欣賞讀庫的選品眼光,總是能找到那些既有價值又有趣的內容。這本書,我還在慢慢地讀,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信息,看完就丟瞭,而是會在你的腦海裏留下印記,讓你在不經意間就會想起它。我喜歡這種“潤物細無聲”的閱讀體驗,它不會強行灌輸給你什麼,而是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它的滋養。而且,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非常舒服,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這是電子書無法比擬的。我喜歡那種可以反復翻閱,每一次都能有新發現的書,而《讀庫1606》無疑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評分說實話,我收到《讀庫1606》已經有一段時間瞭,但一直沒顧得上細看,今天終於有空閑下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它非常“有分量”,不僅僅是說它內容厚實,更是說它所承載的那些故事和思想,都沉甸甸的。讀庫係列一直以來都以其獨特的選文和深入的解讀而著稱,我一直覺得它更像是一本“生活之書”,裏麵有故事,有曆史,有見識,也有溫度。這次的《讀庫1606》,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到每一個篇章,但僅僅是翻閱目錄,就能感受到它內容的豐富性。它不是那種速食的讀物,需要你靜下心來,慢慢品味。我喜歡它那種“不打擾”的風格,不像很多書那樣,生怕你讀不懂,不停地解釋,而是留給你足夠的空間去思考,去感受。
評分剛拿到這本《讀庫1606》,還沒來得及細細翻閱,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封麵設計吸引瞭。我一直都很喜歡讀庫的“慢”文化,總覺得在這個信息爆炸、碎片化閱讀盛行的時代,能有一本精心打磨、內容紮實的書籍,是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情。封麵上的那個logo,每一次看到都有一種親切感,仿佛是認識瞭多年的老友。翻開扉頁,張立憲老師的名字赫然在目,這更是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我嚮來對那些有故事、有情懷的書籍情有獨鍾,讀庫係列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它總能在不經意間觸碰到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或者激發齣最深刻的思考。這次也不例外,雖然我還沒深入閱讀,但僅憑這份觸感和對讀庫一貫風格的瞭解,我就知道這又是一次精神上的豐盛之旅。書的裝幀也一如既往地精緻,紙張的觸感、字體的排布,都透露齣一種對閱讀本身的尊重。我喜歡那種捧著一本書,能感受到作者和編者用心的地方,這種“匠心”是冰冷的電子屏幕無法給予的。
評分我總覺得,一本好書,就像一位老朋友,在你需要的時候,總能給你一些啓示。這次的《讀庫1606》,恰好扮演瞭這個角色。我並不是一個能長期保持閱讀習慣的人,但讀庫的書,總能吸引我主動去拿起,去翻閱。它不像那種知識性的工具書,枯燥乏味,也不像純粹的小說,情感過於泛濫。它是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存在,有故事的溫度,也有思想的深度。我尤其喜歡它在細節上的打磨,每一個字,每一個句,都經過瞭反復的斟酌。這種“慢工齣細活”的精神,在當下是越來越少見瞭,也因此顯得尤為珍貴。每次翻開它,都感覺像是進入瞭一個可以讓你暫時逃離現實喧囂的小天地,在那裏,你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和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