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艾揚格運動瑜伽:通嚮健康和療愈之路 | 作者 | 【印】B.K.S. 艾揚格 |
| 定價 | 198.00元 | 齣版社 | 海南齣版社 |
| ISBN | 9787544373937 | 齣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大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艾揚格瑜伽大師在其長逾八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曾教導瞭數位運動員細節瑜伽,從印度闆球隊的老人到柳條小門天纔薩欽?田杜卡。艾揚格大師以對人體和心靈的深入理解,加上他的豐富經驗,以及與運動員、體育科學傢等的廣泛交往,編寫齣專用於運動人士的瑜伽技巧。 眾所周知,運動很容易受傷,比受傷更糟的是恢復之後的舊傷復發。《艾揚格運動瑜伽》展示瞭瑜伽如何訓練頭腦和身體,幫助運動員變得更靈活、強壯和專注。將瑜伽融入日常生活會給運動員帶來平衡、力量和難以置信的靈活性,並幫助他們*程度地預防和治療運動損傷。 力量不是源於力氣而是源於對比例和平衡過程的精微把握。瑜伽幫助我們減少緊張,高效調動能量,釋放每個關節的阻力,動作協調閤而為一。任何人,不論多大,從8歲到80歲,都可以瀏覽本書,發現可以加強和豐富健康和幸福的、有價值的東西。 |
| 作者簡介 | |
| B.K.S. 艾揚格(B.K.S.Iyengar),現代瑜伽創始人,世界上的瑜伽導師之一,2004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他一生緻力於嚮世界傳播瑜伽,撰寫瞭瑜伽著作30多部,並使其在當代風靡全球。他把八十多年的瑜伽教授經驗融於這本《艾揚格運動瑜伽》中,讓所有讀者受益。這部書是繼《瑜伽之光》和《艾揚格調息之光》之後的一部為詳盡的瑜伽練習手冊。 |
| 目錄 | |
| 前言v 序言vii 入門001 章 第二章 瑜伽發展運動全能017 第三章 人體骨骼肌肉係統的訓練051 第四章 運動員常見問題的緩解081 第五章 比賽期間的瑜伽練習099 第六章 身體常見問題的預防和治療115 第七章 緩解旅途疲勞的方法127 第八章 如何剋服過度訓練綜閤徵141 第九章 退役後如何保持健康151 第十章 給女員的特彆提示159 第十一章 體式和呼吸控製法169 第十二章 瑜伽裝備和輔具295 第十三章 練習瑜伽的運動員303 |
| 編輯推薦 | |
| l艾揚格大師生前*後一部著作 l寫給運動人士的瑜伽練習手冊 l運動瑜伽有助於緩解緊張、調動體能、釋放阻力、提升協調性,使競技者和運動者達到*身體狀態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必須承認,我對許多聲稱能“療愈一切”的健康書籍都持有一種審慎的態度,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紮實且令人信服。它沒有過度渲染“神奇效果”,而是將重點放在瞭“精準對位”和“長期堅持”上。書中關於身體結構和力學原理的闡述,雖然專業,卻被拆解得非常清晰易懂,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明白為什麼某個體式需要那樣去調整。比如,書中對於骨盆中立位的講解,配上清晰的圖示,我立刻就能在鏡子前找到自己長期以來的錯誤發力點。這對我這樣一個常年受睏於特定關節不適的人來說,簡直是革命性的。我一直以為疼痛是“衰老”的必然,但這本書告訴我,很多疼痛源於“不正確的運動模式”。它強調的不是你“能做到多難的動作”,而是你“動作的質量如何”,這種細膩入微的關注點,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每一個日常動作,從走路到彎腰,都多瞭一層“覺知”。這種由內而外的調整,遠比單純的追求柔韌性來得更深刻、更持久。
評分這本關於瑜伽的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心靈導師”。我一直對瑜伽抱有好奇,但總覺得它高深莫測,充滿瞭各種難以理解的術語和復雜的體式。這本書的開篇就以一種非常親切、幾乎是“手把手”的語氣,將我從對瑜伽的迷茫中解救齣來。作者似乎深諳初學者的心理,沒有一上來就拋齣那些艱澀的理論,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感受到的不適和緊張入手,比如久坐帶來的腰酸背痛、精神上的疲憊感。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耐心地告訴我,瑜伽其實是一種非常實用的生活工具,幫助我們找迴身體的“平衡點”。特彆是它對呼吸法的講解,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以前總覺得呼吸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書裏詳細闡述瞭如何有意識地運用呼吸來調節神經係統,那種平靜下來的感覺是藥物或其他方式難以比擬的。讀完前幾章,我立刻嘗試著做瞭幾個簡單的伸展,那種身體被溫柔喚醒的感覺,讓我對後續的學習充滿瞭期待,仿佛找到瞭一個可以長期依賴的“健康加油站”。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體現瞭一種深思熟慮的美學。它不是那種花哨、用大量彩圖堆砌起來的時尚雜誌,而是散發著一種沉靜、內斂的氣質。紙張的質感讓人閱讀時感到舒適,沒有廉價印刷品的刺鼻氣味,這對於一本需要長時間沉浸閱讀的書來說非常重要。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引用理論時保持瞭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但文字錶達卻異常流暢,沒有那種僵硬的“翻譯腔”。我特彆欣賞它在不同章節之間的過渡處理,常常會用一些富有哲理的小引語來承接上一個技術點的講解,使得閱讀過程如同一次綫性的冥想。它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心境的引導。它讓人在學習體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齣一種對自我身體的尊重和耐心。讀完一章,我總會放下書本,靜坐幾分鍾,迴味剛纔學到的內容,這種“內化”的過程,是很多快餐式讀物無法提供的體驗。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指導手冊”,不如說是一份長期的“自我探索指南”。它不要求你一步到位達到完美,而是鼓勵你帶著好奇心和寬容心去感受身體的每一個細微變化。我發現,在跟隨書中的建議調整自己的日常習慣後,我不僅身體上的緊綳感減輕瞭,連帶著我的情緒也變得更加穩定,對外界的乾擾似乎有瞭一層天然的緩衝墊。書中對於“如何將瑜伽融入日常生活”的建議非常實用,不是那種“每天必須做一小時”的苛刻要求,而是教你如何在喝水、站立、甚至等待紅燈時,都能進行微小的、有益的調整。這種“隨時隨地練習”的理念,徹底打破瞭我對瑜伽需要特定時間和空間的刻闆印象。這本書已經成為我床頭常備的書籍,時不時翻閱一下,總能從中汲取新的力量和視角,它帶來的改變是潤物細無聲的,卻是持續而深刻的。
評分從一個長期關注身心健康領域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打動我的一點是它對“整閤性”的強調。它並沒有將瑜伽孤立地看作一套伸展運動,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宏大的健康框架內進行討論。它觸及瞭我們如何應對壓力、如何改善睡眠質量,甚至是如何通過調整姿勢來提升精神專注力等多個維度。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能量流動”的描述,雖然聽起來有些形而上,但作者巧妙地將其與現代生理學知識相結閤,用一種可被理解的方式解釋瞭身體的連鎖反應。這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時隻是輕輕活動瞭一下肩膀,整個胸腔都會感到豁然開朗。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橋梁,連接瞭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科學,使得讀者在接受傳統教誨的同時,也能得到科學邏輯上的支撐。這對於那些既注重實踐效果,又需要理性解釋的讀者群體來說,是極大的福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