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研究——以柴达木枸杞为例 汪延明,马得存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研究——以柴达木枸杞为例 汪延明,马得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延明,马得存 著
图书标签:
  • 枸杞产业
  • 特色农产品
  • 产业化
  • 产业链治理
  • 柴达木
  • 区域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村发展
  • 政策研究
  • 营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40867
商品编码:2979724734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研究——以柴达木枸杞为例

定价:72.00元

作者:汪延明,马得存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0305408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管理学专业本科、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该领域专家、学者

内容提要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研究——以柴达木枸杞为例》以柴达木枸杞为例,研究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共分为12章,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探索枸杞产业链的协同治理、信任治理,揭示柴达木枸杞产业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并借鉴外农业产业化的经验,研究特色农产品产业化与产业链治理,提出产业化对策与发展建议。《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研究——以柴达木枸杞为例》非常注重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通过数据图表进行阐述分析,并进行实证研究。另外,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研究——以柴达木枸杞为例》的*后还附有实地调研的相关问卷,以便读者阅读和借鉴。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内容 5
第三节 研究方法 5
第四节 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6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 7
**节 比较优势理论 7
第二节 规模经济理论 9
第三节 竞争优势理论 11
第四节 产业化文献研究 14
第三章 柴达木枸杞产业化发展环境分析 18
**节 柴达木枸杞的种植环境 18
第二节 枸杞产业化社会环境 19
第三节 柴达木枸杞开发历史 20
第四章 柴达木枸杞产业化理论模型 24
**节 影响柴达木枸杞产业化的因素提炼 24
第二节 枸杞产业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 26
第五章 柴达木枸杞产业化数据分析 48
**节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及现状分析 48
第二节 模型的测量 56
第三节 假设检验结果及讨论 65
第六章 外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 68
**节 新疆棉花产业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 68
第二节 内蒙古奶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 69
第三节 宁夏枸杞产业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 72
第四节 荷兰花卉产业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 74
第七章 产业链理论 77
**节 产业链研究现状 77
第二节 产业链内含链研究现状 79
第三节 产业链节点企业契约制度的建立 81
第八章 枸杞产业链延伸 84
**节 柴达木枸杞产业链延伸的意义 84
第二节 柴达木枸杞产业链延伸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88
第三节 柴达木枸杞产业链延伸层面 88
第九章 柴达木枸杞产业链协同治理的理论探索 91
**节 产业链协同理论渊源 91
第二节 产业链内含链治理研究现状 95
第三节 协同治理及相关研究 97
第四节 产业链协同治理的机理及机制分析 106
第十章 枸杞产业链制度信任治理 111
**节 制度信任 111
第二节 企业制度的建立 112
第三节 以制度建立信任 114
第四节 供应链治理中的制度信任 116
第五节 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信任机制的建立 118
第十一章 柴达木枸杞产业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思路 127
**节 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 127
第二节 发展思路 131
第十二章 对策与政策建议 134
参考文献 140
附录 148
后记 152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绿色金子:柴达木盆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内容梗概 本书是一部深入剖析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律、探究产业链治理创新模式的学术专著。作者以素有“东方仙果”美誉的柴达木盆地枸杞为典型案例,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经济价值为切入点,系统性地梳理了枸杞产业从种植、加工、流通到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条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全书不仅关注枸杞产业的经济效益,更着眼于其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的实现,力求为我国特色农产品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套可借鉴、可操作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 第一部分:柴达木盆地枸杞的产业基础与发展现状 本部分内容将首先为读者勾勒出柴达木盆地枸杞产业的宏观图景。我们将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自然要素入手,深入分析这些独特因素如何造就了柴达木枸杞卓尔不群的品质。这里,平均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丰富且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为枸杞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使得柴达木枸杞在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柴达木枸杞产业的演进历程,包括其从传统零星种植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转变,以及在种植技术、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进步。本部分将聚焦于当前柴达木枸杞产业的生产规模、产量分布、主要种植区域以及从业农户的基本情况,并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呈现产业发展的基本面貌。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对柴达木枸杞产业的价值链进行细致的解构。这包括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投入产出分析,对枸杞初加工(如晾晒、分级、包装)和深加工(如枸杞原汁、枸杞干、枸杞粉、枸杞酒等)的技术特点、市场接受度和盈利模式的探讨。同时,我们也会关注枸杞产品的流通环节,分析其在国内外的销售渠道、物流体系以及面临的挑战。 第二部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挑战与问题解析 在肯定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成就的同时,本书的重点将转向深入剖析其在产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共性与个性问题。 标准化与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尽管柴达木枸杞品质优良,但在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本部分将探讨如何建立健全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以应对日益严格的市场准入要求和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的瓶颈: 尽管“柴达木枸杞”品牌已初具声誉,但在品牌价值的深度挖掘、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制定、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将分析当前品牌营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构建强大品牌影响力的路径。 产业链协同与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 长期以来,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经销商等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本部分将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的滞后: 尽管有技术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新品种选育、精深加工技术、绿色生产技术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部分将探讨如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并有效推广先进技术,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权衡: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如何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保护柴达木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部分将关注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议题。 第三部分:产业链治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与亮点,作者将基于前两部分的分析,提出一套系统性的产业链治理创新方案,并勾勒出柴达木枸杞产业乃至我国特色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图景。 构建一体化的产业链协同治理平台: 针对产业链协同不足的问题,我们将探讨如何搭建集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于一体的产业链协同治理平台。这可能包括建立行业协会的职能升级、运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优化信息流通、以及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深化品牌价值,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联动: 本部分将提出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子品牌”的协同发展模式。通过统一的区域品牌形象标识,提升柴达木枸杞的整体影响力;同时鼓励企业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子品牌,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形成品牌矩阵。 创新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升级与产品价值链延伸: 我们将重点探讨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推动枸杞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例如,推广精准农业技术,提升种植效率与品质;发展枸杞生物医药、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品价值链的深度延伸,提高整体产业的经济效益。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户增收与乡村振兴: 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如股份合作制、订单农业、土地流转与入股等,让广大农户更紧密地融入产业链,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这将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强化生态治理,探索绿色发展与生态补偿新模式: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本部分将提出一系列绿色发展策略,如推广有机种植、发展循环农业、加强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我们将关注如何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本部分将分析现有政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支持情况,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系统性的政策建议,例如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培养、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国际视野下的产业竞争力提升: 鉴于全球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态势,本部分还将探讨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柴达木枸杞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包括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及加强与国际伙伴的合作。 总结与展望 《绿色金子:柴达木盆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深入、富有前瞻性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研究。作者以柴达木枸杞为窗口,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产业链治理创新思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本书不仅是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宝贵参考,对于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以及关注中国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呼唤着一种更具全局观、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以期共同书写中国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新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探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时,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它的全局观和前瞻性。它并没有将焦点仅仅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农产品,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价值实现的背景下进行审视。柴达木枸杞不仅仅是产量和销量的统计数字,它更是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书中关于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等方面的探讨,都让我深受触动。这让我明白,成功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绝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更是一种负责任的、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的体现。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看到,那些深藏于中国广袤土地上的特色农产品,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也承载着重要的时代使命。

评分

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生动的产业考察。作者以柴达木枸杞为“样本”,通过对“产业化”和“产业链治理”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特色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书中对市场机制的分析,对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梳理,以及对风险管控的探讨,都显得尤为专业和透彻。我看到了作者在梳理复杂产业链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看到了他们试图为解决现实问题所提供的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而是用一个鲜活的案例,将抽象的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理论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产业发展的脉络和潜在的瓶颈。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需要精细化的管理,需要协同的努力,更需要长远的战略眼光。这本书无疑为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特色农产品发展模式的人们,提供了一扇重要的窗口。

评分

翻开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它对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历程的细致梳理。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试图勾勒出一条充满曲折却又不断向前的生命线。从最初的零散种植,到后来的规模化发展,再到如今面临的品牌化、国际化挑战,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故事。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关于“产业链治理”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任何一个农产品单打独斗都很难获得长足的发展。如何整合上下游资源,如何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供销体系,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这些都是产业链治理的关键。作者以柴达木枸杞为例,深入剖析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均、质量监管难题等等,并尝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这让我认识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系统性、全局性思维来引导和优化的过程。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贵的案例库,为其他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借鉴。

评分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特色农产品在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困境与突破。它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扎实地触及了产业发展的微观肌理。比如,书中关于柴达木枸杞在种植过程中的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采摘与初加工标准化等方面的论述,都体现了对产业技术的深刻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产业链环节时,那种环环相扣的逻辑。从田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都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书中关于如何构建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如何利用互联网+等新模式来拓展市场,以及如何通过品牌营销来提升消费者认知度的内容,都让我耳目一新。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农业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市场经济如何在特色农产品领域发挥作用的生动教材。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看似传统的农产品,在现代化的运作模式下,也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着一股朴实而又专业的劲头,让人一看就知道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读物。我一直对“特色农产品”这个概念颇感兴趣,总觉得这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潜力。书名中“产业化”和“产业链治理”这两个词,更是精准地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痛点。尤其当它聚焦到“柴达木枸杞”这个具体案例时,我更是眼前一亮。柴达木盆地,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辽阔、神秘又坚韧的气息,而枸杞,更是健康养生的代名词。将两者结合,研究其产业化和产业链治理,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课题。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是如何从柴达木枸杞这个具体的小切口,去洞察整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普遍规律和挑战的。我对书中关于“治理”的论述尤其期待,因为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尤其是在复杂的产业链条中,如何打通各个环节,实现共赢,这背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模式。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理解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和深入的视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