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研究——以柴达木枸杞为例
定价:72.00元
作者:汪延明,马得存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0305408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产业经济学、管理学专业本科、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该领域专家、学者
内容提要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研究——以柴达木枸杞为例》以柴达木枸杞为例,研究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共分为12章,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探索枸杞产业链的协同治理、信任治理,揭示柴达木枸杞产业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并借鉴外农业产业化的经验,研究特色农产品产业化与产业链治理,提出产业化对策与发展建议。《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研究——以柴达木枸杞为例》非常注重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通过数据图表进行阐述分析,并进行实证研究。另外,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及产业链治理研究——以柴达木枸杞为例》的*后还附有实地调研的相关问卷,以便读者阅读和借鉴。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内容 5
第三节 研究方法 5
第四节 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6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研究 7
**节 比较优势理论 7
第二节 规模经济理论 9
第三节 竞争优势理论 11
第四节 产业化文献研究 14
第三章 柴达木枸杞产业化发展环境分析 18
**节 柴达木枸杞的种植环境 18
第二节 枸杞产业化社会环境 19
第三节 柴达木枸杞开发历史 20
第四章 柴达木枸杞产业化理论模型 24
**节 影响柴达木枸杞产业化的因素提炼 24
第二节 枸杞产业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 26
第五章 柴达木枸杞产业化数据分析 48
**节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及现状分析 48
第二节 模型的测量 56
第三节 假设检验结果及讨论 65
第六章 外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 68
**节 新疆棉花产业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 68
第二节 内蒙古奶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 69
第三节 宁夏枸杞产业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 72
第四节 荷兰花卉产业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 74
第七章 产业链理论 77
**节 产业链研究现状 77
第二节 产业链内含链研究现状 79
第三节 产业链节点企业契约制度的建立 81
第八章 枸杞产业链延伸 84
**节 柴达木枸杞产业链延伸的意义 84
第二节 柴达木枸杞产业链延伸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88
第三节 柴达木枸杞产业链延伸层面 88
第九章 柴达木枸杞产业链协同治理的理论探索 91
**节 产业链协同理论渊源 91
第二节 产业链内含链治理研究现状 95
第三节 协同治理及相关研究 97
第四节 产业链协同治理的机理及机制分析 106
第十章 枸杞产业链制度信任治理 111
**节 制度信任 111
第二节 企业制度的建立 112
第三节 以制度建立信任 114
第四节 供应链治理中的制度信任 116
第五节 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信任机制的建立 118
第十一章 柴达木枸杞产业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思路 127
**节 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 127
第二节 发展思路 131
第十二章 对策与政策建议 134
参考文献 140
附录 148
后记 152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探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时,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它的全局观和前瞻性。它并没有将焦点仅仅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农产品,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价值实现的背景下进行审视。柴达木枸杞不仅仅是产量和销量的统计数字,它更是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书中关于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等方面的探讨,都让我深受触动。这让我明白,成功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绝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更是一种负责任的、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的体现。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看到,那些深藏于中国广袤土地上的特色农产品,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也承载着重要的时代使命。
评分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生动的产业考察。作者以柴达木枸杞为“样本”,通过对“产业化”和“产业链治理”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特色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书中对市场机制的分析,对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梳理,以及对风险管控的探讨,都显得尤为专业和透彻。我看到了作者在梳理复杂产业链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看到了他们试图为解决现实问题所提供的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而是用一个鲜活的案例,将抽象的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理论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产业发展的脉络和潜在的瓶颈。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需要精细化的管理,需要协同的努力,更需要长远的战略眼光。这本书无疑为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特色农产品发展模式的人们,提供了一扇重要的窗口。
评分翻开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它对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历程的细致梳理。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试图勾勒出一条充满曲折却又不断向前的生命线。从最初的零散种植,到后来的规模化发展,再到如今面临的品牌化、国际化挑战,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故事。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关于“产业链治理”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任何一个农产品单打独斗都很难获得长足的发展。如何整合上下游资源,如何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供销体系,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这些都是产业链治理的关键。作者以柴达木枸杞为例,深入剖析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均、质量监管难题等等,并尝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这让我认识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系统性、全局性思维来引导和优化的过程。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贵的案例库,为其他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借鉴。
评分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特色农产品在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困境与突破。它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扎实地触及了产业发展的微观肌理。比如,书中关于柴达木枸杞在种植过程中的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采摘与初加工标准化等方面的论述,都体现了对产业技术的深刻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产业链环节时,那种环环相扣的逻辑。从田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都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书中关于如何构建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如何利用互联网+等新模式来拓展市场,以及如何通过品牌营销来提升消费者认知度的内容,都让我耳目一新。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农业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市场经济如何在特色农产品领域发挥作用的生动教材。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看似传统的农产品,在现代化的运作模式下,也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着一股朴实而又专业的劲头,让人一看就知道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读物。我一直对“特色农产品”这个概念颇感兴趣,总觉得这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潜力。书名中“产业化”和“产业链治理”这两个词,更是精准地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痛点。尤其当它聚焦到“柴达木枸杞”这个具体案例时,我更是眼前一亮。柴达木盆地,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辽阔、神秘又坚韧的气息,而枸杞,更是健康养生的代名词。将两者结合,研究其产业化和产业链治理,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课题。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是如何从柴达木枸杞这个具体的小切口,去洞察整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普遍规律和挑战的。我对书中关于“治理”的论述尤其期待,因为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尤其是在复杂的产业链条中,如何打通各个环节,实现共赢,这背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模式。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理解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和深入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