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元曲三百首详注
定价:33.00元
作者:褚斌杰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00199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由褚斌杰主编的《元曲三百首详注》从近四千首元散曲中精选三百首并加以详细注释,每首曲分作者简介、说明和注释三方面内容,既通俗地注释诗的词句,又深层次解读作品的内涵真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是学习研读元曲的**选本。元代散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而又擅一代之盛的新的韵文体裁。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第二段: 说实话,我对文学类的工具书一向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能解惑,恨的是很多注释流于表面,翻译腔太重,读起来味同嚼蜡。但这本《详注》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它的文字功底极佳,那种娓娓道来的讲解方式,让人感觉像是在听一位博学的长者,耐心地为你拆解每一个精巧的结构。我特别欣赏它处理那些复杂意象的方式,不仅仅是给出个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维度。比如,对于某些爱情曲的描摹,它能细致到指出当时舞台表演上可能的动作和唱腔对情感表达的加成。这种全方位的解析,让元曲从冰冷的纸面文字,瞬间活化了起来,有了温度、有了呼吸。我记得有一次为一个词语的多种解释争论了很久,这本书里居然把几种主流观点都列了出来,并且分析了各自的侧重,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体现了编者严谨又不失包容的学术态度。这种处理方法,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古典文学解释的理解边界,让我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标准答案”。
评分第四段: 如果说一本好的书能带你认识一个世界,那么这本《详注》带我认识的,是一个充满烟火气和无奈感的古代社会侧影。元曲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它接了地气,不像某些诗歌那样高悬于庙堂之上。这本书的注释恰恰捕捉到了这份“地气”。比如那些市井俚语、当时的市井风俗,甚至是一些贬义的称呼,注释里都给出了准确的文化语境。这让我阅读时,那些原本模糊的画面感变得极其清晰:酒肆里的喧哗、青楼里的叹息、市井间的讨价还价,都仿佛触手可及。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局限于文本的字面意思,而是真正走入了曲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生活肌理之中。这种代入感,是阅读许多删减或简化版本时体验不到的。它让元曲不再只是高雅艺术的代表,而是那个时代普通人情感的载体,深刻而真实。读完一部曲子,我总感觉自己也经历了一场人生的起落沉浮。
评分第一段: 这本厚厚的书摆在书架上,光是这个标题《元曲三百首详注》就足够让人心生敬畏了。我拿到它的时候,首先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住了,装帧很扎实,一看就是能伴随我很多年的那种。我本就对元曲有份特别的情感,总觉得那些婉转的曲调里藏着大宋倾覆后的苍凉和元代文人的那股子不平之气。翻开内页,那些密密麻麻的注释简直就是沙漠中的绿洲啊,完全是为我这种半吊子文人准备的。我以前读曲子,很多典故和俚语总是一头雾水,读起来总像隔着一层纱。但这本书的详注,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把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心境都扒拉得清清楚楚。比如某句形容月亮的词,它能告诉你当时诗人看到的是哪个月亮,心情又如何被烘托。这种深入骨髓的解读,让我仿佛不再是站在岸边看戏的人,而是直接走进了那个灯火阑珊、琵琶声起的大观园。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那种满足感,是其他泛泛而谈的选集无法比拟的。尤其是那些生僻的词汇,被标注得清清楚楚,让我终于能毫无阻碍地去感受那份直击人心的艺术张力了。
评分第五段: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元曲三百首详注》真的做到了“尽其所有,不遗余力”。很多选本只关注那些最负盛名的篇章,但这本书的选篇眼光独到,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供人品味,也收录了一些相对冷门但艺术价值极高的曲子。更让我惊喜的是,对于每一首曲子的引言部分,作者都花了不少笔墨去勾勒作者的生平背景,以及这首曲子在元曲发展史上的地位。这种宏观的把握,对于理解个体作品的价值至关重要。读完一个板块,我不仅记住了几首好曲子,更对元曲的整体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像是一个简单的“三百首精选”,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元曲史导读。每一次合上书本,心中涌起的不是阅读的疲惫,而是一种知识被系统梳理后的充实感。这本书的厚度和深度,无疑让它成为了我案头必备的一本常青读物,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反复咀嚼其中的精妙之处。
评分第三段: 我是一个对细节有强迫症的读者,尤其在研究古典文学时,版本差异和校勘更是我的关注点。这本《元曲三百首详注》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简直是收藏级的品质。它不仅仅是选了三百首,更像是在做一个小型研究项目。我惊喜地发现,在一些知名度不高的曲子后面,作者居然做了详细的版本比对,指出了不同抄本之间细微的文字差异,并且对哪个版本更接近原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对于我们这些想深入探究文本源流的读者来说,价值是无可估量的。我过去不得不翻阅好几本参考书才能确认一个字的出处,现在一本书里就能找到线索,效率简直是几何级提升。而且,排版上处理得也很精妙,注释部分和原文之间留白的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又不会让注释喧宾夺主。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专著,而是真正做到了“详注”二字的精髓——既专业又易读,兼顾了研究价值和普及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