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窗幽记(典藏版)/万卷楼国学经典
定价:39.80元
作者: 陈继儒,夏华 等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47044803
字数:
页码:33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小窗幽记(典藏版)/万卷楼国学经典》问世四百年来一直备受推崇,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魅力,被广大读者所熟知。
《小窗幽记(典藏版)/万卷楼国学经典》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等篇章,共十二卷,告诉人们涵养心性的方法及处世之道,表现隐逸文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的向往,文字清雅,格调超群,论事析理,深中肯綮,促人警醒,是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
为了使得读者阅读方便,《小窗幽记(典藏版)/万卷楼国学经典》对原作进行精心加工,配以详尽注释及译文,并辅以精美的古代版画,使全书更具立体感。
目录
卷一 醒
卷二 情
卷三 峭
卷四 灵
卷五 素
卷六 景
卷七 韵
卷八 奇
卷九 绮
卷十 豪
卷十一 法
卷十二 倩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小窗幽记(典藏版)/万卷楼国学经典》:
原文
抱影寒窗,霜夜不寐,徘徊松竹下。四山月白露坠,冰柯相与,咏李白《静夜思》,便觉冷然寒风。就寝复坐,从松端看月,煮茗佐谈,竞此夜乐。
译文
抱膝对影,独坐窗下,秋霜之夜让人无法入眠,起来在松树、竹林下徘徊。青山环绕、白月皎洁,露水下坠,处处透出冰凉之感,吟咏李白的《静夜思》,顿觉一股冷气寒风。就寝后又端坐在上,透过松树的树梢望月,烹煮香茶为闲谈来助兴,通宵达旦,沉浸其中。
原文
云晴叆叆①,石楚流滋②,狂飙忽卷,珠雨淋漓。黄昏孤灯明灭,山房清旷,意自悠然。夜半松涛惊飓,蕉园鸣琅,裒坎之声,疏密问发,愁乐交集。足写幽怀。
注释
①叆叆:云彩遮住太阳的模样。
②石楚流滋:柱子下的石槽潮湿欲滴,这是即将下雨的征兆。
译文
天虽然已放晴,但云彩仍然遮住太阳,石杵依旧潮湿欲滴,狂风突起,大雨淋漓。黄昏时分的孤灯忽明忽暗,山房中极为清旷,悠然惬意。夜半时分,听松涛阵阵,声音很大,雨打芭蕉之声,犹如雨滴到玉石上一般,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忧愁与快乐彼此交集,足以书写幽寂的情怀。
原文
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①,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②;不妆散粉,点点糁原宪之羹⑧。飞霰人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注释
①絮起风中:典出《世说新语·言语》,当中记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子瞻之壁:赤壁。苏轼,字子瞻,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词句。
③原宪:孔子弟子,安贫乐道。
译文
四周的树林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看到白雪如风中起舞的柳絮般,山峰积雪如同堆砌的白玉,寒鸦在城角里翻飞,山中万壑都被铺上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有花瓣飘舞,片片犹如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加装点,散落的粉点点犹如原宪藜羹中的糁。飞散的雪花飘入林中,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徘徊其间,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描绘飘着雪而冒出云彩的景致,呼唤松子酒、茶茗的情景。围着火炉,烤吃山芋,美美地吃个饱,随后画出一幅雪景图,寄给名僧品评。
原文
孤帆落照中,见青山映带,征鸿回渚①,争栖竞啄,宿水鸣云,声凄夜月,秋飙萧瑟,听之黯然,遂使一夜西风,寒生露白。万山深处,一泓涧水,四周削壁,石磴崭岩,丛木蓊郁,老猿其中,古松屈曲,高拂云颠,鹤来时栖其顶。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风声鹤唳,嘹呖惊霜,闻之令人凄绝。
注释
①渚:水里的小洲。
译文
孤帆沐浴在夕阳的余晖当中,两岸的青山交相呼应,鸿雁从远处飞回,落到水中的小洲上,争抢着栖息处和食物,在水上夜宿在云间不断呜叫,声音犹如夜晚的月亮般凄凉,秋风萧瑟,听到这种声音让人黯然伤神,于是一夜的西风,寒意顿生,有白露降临。万山深处,一泓清泉,周围全是悬崖峭壁,岩间有凿出的石磴,树木郁郁葱葱,山顶猿猴居住在洞当中,古松弯曲有致,高耸人云,仙鹤飞来就栖息于其。每当天色初晴与降霜之晨,林间寒冷,水涧肃杀,高猿长啸,啼声凄厉,狂风大作,仙鹤呜叫,凄凉的声音惊彻寒霜,听了让人感觉无比凄凉。
……
序言
无
说实话,我对古籍的阅读一直抱持着一种敬畏又有点胆怯的心态,生怕自己学识不够,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但这次选择《小窗幽记(典藏版)》,是希望能借由一个相对“入门友好”的文本,来逐步接近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我听说陈继儒的文字风格是那种温润含蓄的,不激烈,但后劲十足。这对我这个习惯了快节奏信息输入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慢下来”的训练。我特别想看看,在明代那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像他这样一位名士是如何看待功名利禄、人际交往这些永恒主题的。那些关于修身养性的片段,应该能给我一些在现代职场中保持内心平衡的启示。希望这本书的注释和导读部分做得到位,能有效降低阅读的门槛,让我能够自信地享受这段穿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我购买这本典藏版,很大程度上是冲着“万卷楼国学经典”这个系列的品质去的。以往购买的一些国学读物,常有排版拥挤、纸张泛黄等问题,大大影响了阅读体验。这本书的厚度和分量,已经让我感受到了出版方在制作上的诚意。我希望能将它长期珍藏,甚至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对待。我关注的焦点在于其对“雅”的定义。在古代,“雅”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道德准则的体现。陈继儒如何构建自己的“雅集”?他的“幽”又体现在何种程度?是避世隐居的彻底超脱,还是在红尘中保持一份清醒的距离?这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探索,是我最为好奇和向往的部分。我期待着能从中学到一些关于“格物致知”在精神层面上的实践方法。
评分拿到这本《小窗幽记(典藏版)》,首先被它的装帧设计深深吸引了。那种温润如玉的纸张质感,配合着典雅的字体排版,让人在翻开之前就仿佛置身于古人的书斋之中。我一直对明清时期的文人笔记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像陈继儒这样一位集文学家、书画家、思想家于一身的人物,他的文字想必是饱含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我期待着能从中汲取到一份难得的宁静与超脱,毕竟在如今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品读这些穿越时空的智慧结晶,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本书的“典藏版”名头,也预示着它在内容选择和校勘上的用心,希望能看到一个更精准、更完整的版本,让我能更深入地领会陈继儒笔下“小窗”之外的广阔天地与内心的幽微之处。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园林、诗词、养生的小品文字,它们往往是文人精神世界最真实的流露。
评分对于《小窗幽记》这样的经典,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读起来体悟是完全不同的。我现在正处于一个需要重新审视人生价值的阶段,不再追求浮华的成就,而是更看重内心的充实与平和。因此,我期待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能找到一些对抗“中年焦虑”的良方。我希望陈继儒的文字能像一股清泉,洗去我心中积累的尘垢。我特别留意那些关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看看古代的智者是如何接纳这种无常的。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对“活在当下”有一个更深刻、更具文化底蕴的理解,那它的价值就远超书本本身的价格了。我打算找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在阳台上,慢慢地、一句一句地去咀嚼和体会其中的精髓,期待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分最近读完了好几本书,但总觉得缺少那么一点“味道”,很多现代作品读起来总像是流水账,缺乏意境和韵味。我希望《小窗幽记》能填补这个空缺。我尤其欣赏古代文人那种在日常琐事中发现哲理的能力,他们能从一花一草、一茶一扇中,提炼出与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充满了诗情画意,“小窗”限定了视野,却可能因此看到了更本质的东西。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语录汇编,而是能像一位老友般,在不经意间点拨你对生活的态度。比如,如何以一种更从容、更富审美趣味的方式去面对世俗的烦恼,而不是一味地去对抗或逃避。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胜于那些直白的教条说教。我已经准备好了我的紫砂壶和一盏清茶,准备沉浸在这古人的雅致生活美学中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