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 2
定价:36.00元
作者:苏静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08645841
字数: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知日系列的读者,希望了解日本、或对日本感兴趣的大学生、白领、公务员等 ,普通的大众社科类图书的读者等。
知日放送!人气绝赞!
一堂给中国年轻人入门日本的人文通识课!
《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每周三下午四点优酷网络上线播出。(了解更多节目信息,可在优酷订阅“知日ZHIJAPAN”收看)
我们不想再简单用“樱花”、“武士”、“动漫”或者“”、“冷漠”、“刻板”这样的标签式词汇来描述这个国家了。
一支八零/九零年代的年轻人组成的[知日ZHIJAPAN]团队,历经两年,收集和查阅了大量一手日文资料,群访了对日本了解的老中青几代知日派和达人,试图通过多元视角和不同素材,来拼出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试图通过这一次努力,让我们了解这个国家。
相较此前每月出版一本的知日特集(定位为专为日系文化艺术感兴趣的中国年轻人)不同的是,这套基于同名视频节目的《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四卷本图书,是给中国普通人群编辑制作的一套入门日本的普及通识类的案头书。
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ZHIJAPAN],
除正在推出的《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四卷本图书之外,
还以主题特集书的方式,每月出版一本知日特集,截止目前(2014年6月16日)已推出21本(具体特集如下):
《知日·奈良美智》、《知日·制服》、《知日·嗨!美术馆》、《知日·书之国》、《知日·猫》、《知日·铁道》、《知日·明治维新》、《知日·》、 《知日·森女》、《知日·日本禅》、《知日·犬》、《知日·断舍离》、《知日·暴走》、《知日·家宅》、《知日·太喜欢漫画了》、《知日·写真》、《知 日·了不起的推理》、《知日·设计力》、《知日·料理之魂》、《知日·燃》、《知日·武士道》 等特集。(知日特集累计销售超过百万册!!)
海报:
内容提要
继卷超人气热卖,这个夏天,“知日派”继续来袭。
宗教、神道、民族性、日本建筑、财团、金融危机、太平洋战争、靖国神社、世袭政治、夜生活、歌舞伎町、法律、教育、日本人的英语、性教育、乱成一锅粥的日语。。。
继续深入了解日本,就在《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2》!
一起重读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堂给中国年轻人入门日本的人文通识课。
《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系列图书共四卷,目前上市推出第二卷。后续二卷卷今年陆续推出。
日本,一个令我们似乎熟悉又如此陌生的国家;
日本人,一个和中国人看起来很像却又内里更像欧美人的族群;
老一辈中国人多数对日本苦大仇深;新一代中国年轻人多数又热爱日本的文化艺术;
这个令人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国家到底是怎样?
我们知道,无论如何,不能只靠几十年前的那本《菊与刀》去了解这个国家了;我们知道,有一万个理由,令我们需要了解这个近邻更多一些;
专门关注日本的内容品牌[知日ZHIJAPAN]
继每月出版一本超人气知日图书特集(累计销售百万册以上)后
再度集合强内容团队!知日团队全员直接日本腹地!
推出大型周播视频节目《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系列。
《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这套书以均质化为特色,任何一卷都可以单独拿出来看,不必为顺序和连贯性所困扰。《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从日本的历史、人文、经济、科技、企业、社会、传统、潮流和艺术等角度,对日本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扫描。
《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写给每一个中国人,了解日本的常识。从细节了解日本,从日常了解日本。是我们期望建立的关键视角之一。
神道到底在讲些什么?参拜神社有哪些规矩?日本真的有八百万神吗?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爱干净?日本建筑原来是“混血儿”?日本六大财团的秘密?对日本来说,太平洋战争意味着什么?靖国神社是如何成为东亚各国的政治敏感地的?所谓民主日本也玩世袭政治?与歌舞伎无关的歌舞伎町?什么是真正的热血高校?
《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高度浓缩大量素材,密集呈现信息量,为了解日本提供一个具整合性信息价值的通道。
目录
作者介绍
《知日!知日!这次了解日本》系列图书以及同名视频节目
制作团队:
总出品人&总编辑:苏静/撰稿人:Lance、刘岩、张宏岩、王宇豪/执行编辑:李蓓蓓、秦乐天/总制片:苏静/外联统筹:秦乐天/摄影:奥托、黄小洲/剪辑:黄小洲/编辑:李蓓蓓/平面设计:typo_d/插画:BSEN/策划出版人:卢俊/策划编辑:黄维益/责任编辑:文琴燕/营销编辑:张昭/责任印制:刘新蓉
受访嘉宾:
(截止发稿为止,视频节目受访嘉宾名录,后续不断增加中)
汗青/出版人,古兵器收藏者,帝国后的荣耀、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作者。
唐辛子/旅日作家,自由撰稿人。著有《日本女人的爱情武士道》等。
赤军/历史小说作家、狂热的游戏人、理智的乐观主义者、知名历史论坛“新战国联盟”主要策划之一。
软软冰/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情报技术研究科GITS专业,“痛新闻”主持人,“土豆网”日本特派员,“东京流行通讯”特邀记者,曾经的秋叶原女仆。
郭科/株式会社佐野企画,国际营业部部长 新浪微博账号@奋斗在日本
王俊鹏/东京大学在读研究生,专修社会心理学。
姚远/《东京流行通讯》总编、《知日》、《La Vie》、《摄影之友》杂志东京特约记者
李淼/对冲基金从业者
毛丹青/外号“阿毛”,中国国籍。现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
李小牧/歌舞伎町案内人 日媒专栏作家
清野贤思/流浪汉支援机构TENOHASI事务局长
唐先智/东京花样年投资株式会社社长
驾笼真太郎/日本职业漫画家
陈龙/日中艺术文化振兴协会副理事长
黄建明/教育学者,对日研究学者
蔡成平/新浪财经日本站站长
止庵/作者,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
鄂然/寿司职人、“然 The Zen”日餐厅店长
王辉/“秋刀鱼之味”负责人
————————————
特别鸣谢:蔡成平、赤军、陈龙、郭科、河原田、井口绫野、驾笼真太郎、吉野真弘、李淼、李小牧、李一、林萍、毛丹青、清水真、清野贤司、秋山美荣子、软软冰、唐先智、唐辛子、王俊鹏、姚远、邹大庆
————————————
协力:东大和高中、东京流行通讯编辑部、流浪汉支援机构TENOHASI、目黒区立东山小学、日中艺术文化振兴协会、索尼东京总部公关部、“然 The Zen”日餐厅、“秋刀鱼之味”餐厅等
文摘
1.“神”在日语中读作“kami”,和“上”的发音一样。在古代日语中,很多时候都会用一个词来代表很多相似的概念。“神”和“上”便是其中一对概念相近的词,指的都是“在人类能力之上”的意思。
2.神道认为,人、动物、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都拥有平等的灵魂。不管是动植物、器物还是自然现象,只要人们向其祭拜,其灵魂都能成为神。这是神道和其他很多宗教大的不同之处。
3.在20世纪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日企曾经有引以为傲的三大法宝,就是“年功序列”、“终身雇佣”和“企业工会”。
4.日语是一个音素特别贫乏的语言,总共只有23个音素,相比英语丰富的48个音素要少了一半还多,因此很多初学英语的日本人只能从日语中找出相近的音。典型的表现就是“l”、“r”不分。
5.安藤忠雄在日本建筑界可以说是知名度高的一位,他的作品中光线、声音、水流都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有人说,丹下健三表现的是日本的形式,而安藤忠雄表现的是日本的精神。
6.现在日本经济圈里有六大财团,分别是三井、三菱、住友、富士(芙蓉)、三和以及劝银。它们就像六个门派,各个门派下面都是高手如云。
7.在日本这个公认的现代民主国家,世袭政治却是日本政坛和议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国会议员的父辈是国会议员,很多首相的祖上也是首相。
8.歌舞伎町和外面是不同的世界,这里发生的事情,基本都是在内部解决的,警方很难插手,他们认为不能掌控歌舞伎町是一种耻辱,一直在打这里的主意。但反过来看,没有警方主导,歌舞伎町一样秩序井然。
9.日本情人旅馆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屋顶上闪烁着璀璨的霓虹灯招牌,入口却灯光暗淡。更加人性化的是,旅馆前台的窗口是封闭不透明的,只有一个小洞口,用来付钱和领钥匙,客人付钱时和旅馆职员根本碰不着面。
10.在神社的入口处是标志性的“鸟居”,它们大多是鲜艳的红色,远远地看去十分醒目。鸟居是神域和人间的分界,即便没有神社内的建筑,只要有一个鸟居,就已经算是一个神社了。
……
序言
这本书是我近期读到的一本非常优秀的日本文化读物。它在内容编排上非常有条理,从宏观的历史背景到微观的社会细节,都做了详尽的介绍。我特别赞赏作者在描述日本文学和电影时,所展现出的深刻理解,不仅仅是简单的介绍作品,更是深入挖掘了它们所反映的社会思潮和民族精神。书中关于日本教育体系的分析,也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到日本在培养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我尤其被那些关于日本传统节日和习俗的描写所吸引,那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日本社会对传统的传承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日本是一个充满矛盾又和谐统一的国度,既有古老的传统,又有前沿的创新,既有严谨的秩序,又有细腻的情感。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日本的书,更像是一封写给读者的情书。作者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分享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和温度。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描写,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勾勒出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日本。例如,关于日本的“便利店文化”,作者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便利店在日本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让我对这个国民级的场所有了全新的认识。还有关于日本的“季节感”,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不同季节在日本的独特韵味,无论是春季的樱花烂漫,还是秋季的红叶似火,都让人心生向往。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增长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慰藉,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评分这本书像一位博学而风趣的朋友,带我走进了日本文化的奇妙世界。它没有刻意去迎合读者,也没有卖弄华丽的辞藻,而是以一种平和而深入的方式,展现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日本传统艺术的介绍,无论是茶道、花道,还是书法、绘画,作者都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它们背后蕴含的哲学和美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日本“和服文化”的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和服的种类、穿着方式以及它在日本社会中的意义,让我对这件美丽的传统服饰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日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日本在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的最新进展,让我感受到了日本民族的创新精神。它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书,既能满足我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心,又能引发我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评分翻开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心策划的日本文化之旅。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关于日本的种种故事,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刻意的拔高,而是充满了生活化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日本社会现象的观察,那些关于日本人行为方式的解读,让我对很多曾经不理解的事情豁然开朗。比如,书中对日本人“集体意识”的探讨,就让我对他们的社会协作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有关于日本人的“匠人精神”,不仅仅是技艺上的精益求精,更是一种对工作本身的热爱和对完美的追求,这种精神的力量,真的能触动人心。我反复阅读了关于日本动漫和电影的章节,那些熟悉的角色和情节,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新的解读,让我对日本流行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日本文化中那些看似平凡却又无比动人的细节,也让我反思了我们自身文化的一些方面。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考,一种启发。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本来对日本文化只是略知一二,但自从捧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像是瞬间穿越到了那个充满魅力的国度。它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从历史的源远流长,到现代的潮流文化,再到人情风俗的细腻描摹,无一不让我惊叹。书中那些关于日本建筑的介绍,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古老寺庙的庄严肃穆,也感受到了现代都市的时尚活力。我尤其喜欢关于日本饮食文化的篇章,那些精美的料理图片,搭配作者生动的描述,简直就是一场视觉与味蕾的双重盛宴。更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日本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尊重,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日本。读完这本书,我对日本的认识不再是刻板印象,而是充满了敬意和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亲身体验书中所描绘的一切,去品尝那些美食,去感受那些文化,去探索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这本书就像一位知无不言的向导,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日本的大门,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