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婚姻的那些事儿-两个人的幸福攻略
定价:28.00元
作者:杨承清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8017972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婆婆妈妈话婚姻,零零碎碎说家事,解读夫妻美满的密码,消除婚姻沉闷的困惑。 《婚姻那些事儿——两个人的幸福攻防》——学会利用生活的锁事打造美满的婚姻生活。 在书中,作者把婚姻的经营比喻成夫妻两个没有硝烟,只有浪漫温情的的“攻防”之战。 这里所谓的攻防有多种含义,在获取幸福婚姻的过程中,攻——指的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追求、奉献、适应、关心等;防——指的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理解、宽容、体谅等。书中言语诙谐幽默,从*常见的小事入手,剖析婚姻矛盾双方的心理,让人们学会把婚姻中那些锁碎枯燥的事如何变得更有趣味,如何去调剂自己的婚姻生活,作者给婚姻的迷茫者为打造自己的婚姻幸福提供了*有情调的实施案例和方法,可以说,这是成就美满婚姻的**读本。
内容提要
很多人的爱情只是一杯茶,越泡会越平淡,后趋于无味。激情和浪漫虽然会演绎出无数不同版本的爱恋故事,但那往往只是艺术上的杰作,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终都是趋于平淡。
其实,婚姻的幸福,需要双方对婚姻不停地用心经营,这种经营是终生的。两个人一旦走进婚姻的殿堂,彼此之间就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包容、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只要用心经营和维护,就会让婚姻得到的幸福。
本书没有说太多理论性的东西,而是从生活的视角去解读婚姻。书中言语诙谐幽默,从常见的小事入手,剖析出婚姻矛盾时双方的心理,让人们学会把婚姻中那些琐碎枯燥的事如何变得更有趣味,如何去调剂自己的婚姻生活,作者为婚姻的迷茫者打造自己婚姻的幸福提供了有情调的实施方法,可以说,这是成就美满婚姻的*读本。
目录
序言
上篇 婚姻的前奏:恋爱是婚姻的序幕
章 如何“俘获”意中人
1.男人应该主动“出击”
2.女孩儿该怎样“抛绣球”
3.两个人差距不要太大
4.一见钟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5.心上人是“等”来的
第二章 不要让爱情有障碍
1.战胜你的竞争对手
2.赢得父母的祝福
3.让恋爱变得更节约
4.幸福婚姻的恋爱法则
5.不要错失“有情郎”
6.“练爱”不要有误区
第三章 用阳光的心态对待“练爱”
1.怎样说分手
2.不要把自己当成“二手货”
3.不拿“前任”做标准
4.消化残留的爱与恨
中篇 婚姻的精彩:两人人浪漫的幸福生活
第四章 家务,不再让婚姻无趣
1.饭菜,不仅是可口的问题
2.分工更能显出爱
3.在勤与懒的“对抗”中幸福着
4.这样做家务不太累
第五章 矛盾,将它轻松化解
1.避免夫妻争吵的办法
2.改掉丈夫的恶习
3.“哄”出一个贤妻来
4.好丈夫是调教出来的
5.夫妻和睦八禁忌
第六章 爱情,让婚姻充满激情
1.在婚姻中经营爱情
2.把生活营造得更有情调
3.夫妻间具幸福的言语
4.不妨让婚姻也“休假”
5.细节让婚姻更甜美
6.孩子不是浪漫的终结者
第七章 妻子,总会是丈夫的爱
1.女人不要太唠叨
2.你关心丈夫的健康吗
3.“拴住”丈夫的“另类”办法
4.做丈夫眼中的“美女”
5.把家变成丈夫爱待的地方
第八章 性爱,究竟快乐在哪里
1.保持性爱的激情
2.孩子,不是性爱随意的结果
3.只有生理快感的性爱太低级
第九章 理财,不让经济“有问题”
1.让男人有些“私房钱”
2.两个人的“经济策略”
3.家的收支巧安排
4.不让投资有误区
第十章 情殇,拿什么来结束
1.离婚,要理由充足
2.潇洒地面对离婚
3.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4.不让“前任”入侵你的新生活
下篇 婚姻有插曲:二人世界以外的幸福攻略
第十一章 家和万事兴
1.做公婆喜欢的媳妇
2.当巧媳妇遇见“恶”婆婆
3.正确对待对方的父母
4.合理地教养子女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人际关系心理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市面上关于夫妻关系的著作我已经读了不少,大多不脱离依恋理论或是非暴力沟通的框架。然而,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接地气”的视角,它不纠结于复杂的心理学术语,而是直击现代都市婚姻的痛点。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财务透明度”的讨论,作者没有简单地倡导“AA制”或“共同账户”,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经济背景的伴侣在金钱观上的冲突点,并提供了一套双方都能接受的“预算共识框架”。这种框架设计得非常务实,它考虑到的是夫妻双方的“安全感”需求,而不是单纯的数字分配。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似乎花了大篇幅去探讨了“界限感”的建立,尤其是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界定工作与家庭、虚拟社交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你的手机密码,比你银行卡的密码更能体现你们的信任程度。”这句话非常精辟,它迫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和另一半在数字生活中的“坦诚”度。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自己内心深处“未解决冲突”的对话,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好好审视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真实角色。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它有一种老派的优雅,但内容却极其前卫和现代。我最欣赏作者对“个人成长与关系维系”之间平衡的探讨。很多人在步入婚姻后,会不自觉地牺牲掉自己的兴趣和追求,以“我们”的名义来定义一切,久而久之,关系就失去了张力。作者在这方面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力量的论点:一个保持独立魅力的个体,才是维系长期亲密关系最好的“黏合剂”。书中引用了一些哲学家的观点来佐证,使得论述的深度远超一般的情感读物。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如何优雅地拒绝”的篇幅,它针对的不是拒绝伴侣的要求,而是拒绝来自社会、亲友对你们二人关系模式的过度干预和不当评价。这在如今社交媒体泛滥的时代尤为重要,如何在保护好小家庭的同时,又不显得特立独行或固步自封,作者给出了一套非常得体的处理方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自我”和“伴侣”之间的那条隐形界线,看得更清晰透彻了,不再模糊不清,这对于维护内心世界的秩序至关重要。
评分如果说市面上大多数婚姻书籍都是关于“如何不犯错”,那么这本书更像是在探讨“如何将错误转化为养分”。它的语言充满了画面感和画面感,仿佛每一个段落都是从生活这台巨大的摄像机里截取的真实片段。书中关于“审美疲劳的应对”那一章,我读得最为仔细。作者没有推荐去昂贵的度假胜地,而是着重强调了在日常空间中创造“新鲜感”的可能性,比如改变一下家具的摆放位置、一起学习一项新的、完全不相关的技能(比如陶艺或编程)。这种强调“共同探索”而非“共同消费”的理念,对我这种对物质依赖度较低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更深入一层看,这本书其实是在引导读者建立一种“关系韧性”。它没有承诺婚姻是一帆风顺的童话结局,而是坦诚地展示了风暴来临时,夫妻双方需要具备的“心理锚点”。这种坦诚是极其宝贵的,它不会让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反而会激励人去积极地、有准备地去经营这份感情。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成熟的视角,它承认了生活的不完美,并提供了应对不完美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吸引人,封面上那种柔和的米白色调和精心挑选的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温暖、贴近生活的期待感。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严肃的、教条式的两性关系指导手册,毕竟书名听起来挺“正经”的,但翻开内页后,我发现我的预判完全错了。作者在文字的运用上非常巧妙,她没有用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反而像是跟你坐在一个舒适的咖啡馆里,娓娓道来她观察到的、或者亲身经历过的那些婚姻中的“小插曲”。比如,其中有一章节专门讲了“如何与对方的父母愉快相处”,里面没有空泛的建议,而是用了几个非常生动的案例:一个是关于如何巧妙地化解“催生”的压力,另一个是如何处理一方在家庭聚会上过于强势的母亲。这些细节的处理,真的能让人会心一笑,感觉作者太懂我们了。尤其欣赏作者对“沟通频率”的探讨,她提出了一种“非紧急事务邮件”的概念,鼓励夫妻在日常琐事上用一种更具仪式感的方式来表达需求,而不是在争吵时才爆发出来。这对我家那位习惯“冷战”的伴侣,或许会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整体阅读体验是轻松愉悦的,读完后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深度的自我审视,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评分坦白说,我是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购入的,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这类书籍我通常读不完。但是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好,它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如何做”指南,更像是一部由多个短篇故事串联起来的情感纪录片。作者非常擅长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瞬间,比如新婚燕尔时的热情是如何被日复一日的琐碎消磨的,以及如何通过重建“二人世界的小仪式”来重新点燃火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冲突后的和解艺术”那一章节。它没有提供标准的“道歉模板”,而是细致分析了不同性格的人在被冒犯后,内心深处对“被理解”的需求。比如,一个内向型的人可能需要的是独处的空间来平复情绪,而外向型的人则需要即时的言语确认。这种对个体差异的尊重,让整本书的建议显得格外有温度和操作性。我甚至将书中提到的一个关于“回忆录式晚餐”的小技巧应用到了上周末,效果出奇地好,让原本可能平淡的周日晚餐变得充满了怀旧和温情。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让你在阅读中体验到被理解的舒适感,从而更容易接受其中的建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