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群碧楼善本书录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
定价:59.00元
作者:邓邦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325707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群碧楼善本书录·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包含《群碧楼善本书录》、《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录》及'补遗',清末民初江南藏书家邓邦述所撰。《群碧楼善本书录》六卷,为民国十六年(1927)邓邦述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让售藏书时所编。《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录》七卷,为邓邦述鬻书后,根据寓中遗存之书编成。均详记卷数、册数、作者、行款、藏书印,后缀邓氏题跋。各书原有藏家题跋、标记、小注、藏章及位置等,亦一一记录,为后人版本调查与鉴定提供依据。
目录
《中国歷代书目题跋叢书》第四辑编选说明
整理说明
羣碧楼善本书録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
補遣
书名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整体编排逻辑来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的分类体系并非僵硬地按体裁划分,而是似乎融入了某种基于版本稀有度和历史价值的隐形排序,使得读者在浏览时,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不同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重要性的层级变化。这种非线性的、更注重“价值流”的编排思路,无疑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打破了传统目录学的刻板印象。它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样的书才配得上“善本”二字,它不仅仅是保存完好,更在于它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不可替代性。这本工具书的背后,隐藏着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知识传播史的微观叙事,引人深思。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眼光实在是独到,虽然我只翻阅了目录,但就能看出编纂者在筛选珍本方面的深厚功力。那些看似寻常的书名背后,想必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版本学价值和文献意义。我注意到其中收录了几部极少在公开场合流通的宋刻本的残卷,这简直是令人惊叹的魄力。看得出来,编纂者在进行这次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和资源,绝非一般学人可以轻易企及的。这种对“善本”的执着与敬畏,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清单,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的掠影,让人对中华文化脉络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引文考证部分,虽然我只是粗略扫了一眼,但其严谨细致的程度已经让人肃然起敬。每一条条目的注释都清晰地标注了出处、流传经过,甚至连纸张的纹理、刻工的细微差异都做了详尽的描述。这种刨根问底的求真精神,是现代许多快餐式出版物所缺失的。它展现了一种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知识的尊重。我甚至能想象作者当年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堆中,是如何一页一页地比对、核实,才得以构建出如此扎实可靠的文献体系。对于研究版本学或者古代目录学的同仁们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值得反复参阅的宝库,其提供的原始数据和参考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种与古人的“对话”。通过这些被精心保存下来的善本信息,我仿佛能窥见数百年前文人的书房景象,他们是如何珍视这些墨宝,又是如何通过阅读来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内敛含蓄,没有过多煽情的辞藻,一切都以事实和数据说话,但正是这种克制的表达,反而激发出读者内心更深层次的联想和敬意。它传递出一种静水流深的文化力量,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沉淀下来的精神角落,去细细品味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光芒。这种体验是极其珍贵且稀有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封面那种古朴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回到了那个文人墨客辈出的年代。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考究,微微泛黄,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手感,仿佛真的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我尤其喜欢它排版的那种留白处理,疏密得当,让阅读的体验变得非常舒适,一点也不觉得拥挤。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看里面的具体内容,但光是捧着它,就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在彰显着匠人的用心。对于喜欢收集这类古籍影印本的朋友来说,光是外在的呈现就足以让人心动不已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