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结婚吗
定价:29.80元
作者:安顿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108110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结婚是为了幸福,纵使我们不再年轻,也不让爱情打折,坚信大爱晚成!
结婚不能让人更幸福,不如不结婚。
两个人一起生活*重要的是不能互相嫌弃。
恋爱也讲究优胜劣汰。
男人出色不愁没老婆。
女人会把**次亲密接触当成是一个从此不设防线的开端,男人则是在这之后趋于理智。
钱和地位给男人带来的魅力,大于文化、长相和性格带给他的东西。
同居能检验两个人的感情有多深,感情的深度决定了彼此的包容度。
男人是会被好女人改变的,好男人更是这样。
内容提要
本书是情感女记者安顿就婚恋话题对都市大龄单身男女的采访记录。书中14位被采访者都在坚定而执著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和婚姻,但他们在寻爱的旅程中充满了挫折与困惑:能跟他(她)结婚吗?他(她)能给我带来幸福吗?他(她)的哪些不足可以包容?哪些缺陷要计较?人品、学识、性格、品味、情趣、职业、地位、家庭、教育、习惯等,哪些才是幸福婚姻的条件?14个人有14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引人深思,可谓是当代青年的婚恋启示录。
目录
作者介绍
安顿,《北京青年报》记者,被西方记者称为“中国位采访情感隐秘的女记者”。1995年起从事“当代中国人情感状态的个案调查”,在《北京青年报》担任“口述实录”栏目采访记者至今16年,该栏目是《北京青年报》“寿命”长的专栏。该栏目已结集为《*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系列出版,包括《*隐私》、《回家》、《情证今生》、《相逢陌生人》、《绝无禁忌》、《悲欢情缘》。
另有散文集《动词安顿》、《天堂雨》,小说《欲望碎片》、《焚心之恋》、《因为爱你才害你》。2007年起进行“100个中国人的梦”系列采访,至今已出版《100个中国人的梦》之一、之二、之三中英文版。多部作品以英文、日文、德文、阿拉伯文等在海外发行。
文摘
序言
情节的张力处理得极其高明,尤其是高潮部分的设置,完全出乎意料,却又在回味之后觉得是唯一的必然走向。作者非常擅长在看似平静的日常中埋下定时炸弹,那些小的、不被注意的矛盾和误解,就像滚雪球一样,最终汇聚成了不可逆转的灾难。我特别佩服作者对于“留白”的运用,很多关键性的转折和人物动机,都没有被详细解释,而是留给读者去脑补和构建,这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互动性和回味空间。每当我以为自己猜到了接下来的走向时,作者总能用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将我拉回到原点,这种智力上的交锋让人欲罢不能。阅读过程就像在玩一场高智商的棋局,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因为每一步都可能影响全局的走向。这种结构上的精巧,让这本书具有极高的重读价值,每次重温,都会发现之前因为专注于主线而忽略掉的细节和线索。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疏离感,但这种疏离感并没有让故事显得冰冷,反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诗意和距离美。作者的遣词造句常常出人意料,一个极为日常的词汇,经过他的组合,瞬间就获得了全新的、令人颤栗的象征意义。我尤其喜欢他运用大量意象和隐喻的手法,比如反复出现的“潮湿的镜子”和“断裂的时钟”,它们似乎在不断地提醒读者,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也许只是一种破碎的表象。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对着某一段文字反复琢磨,试图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辨。这种阅读体验很像在看一部意识流的艺术电影,画面感极强,但逻辑链条需要读者自己去重新拼接。对于追求文字质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场盛宴,它挑战了我们对传统叙事结构的认知,将语言本身提升到了一个近乎雕塑的高度。虽然有时会因为过于抽象而略感晦涩,但一旦抓住作者抛出的那根“线”,那种豁然开朗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是神来之笔,开篇的铺陈不疾不徐,却像一张精密的网,悄无声息地收紧,让你在不经意间就完全沉浸到了那个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他们所处的压抑环境中。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称奇,无论是街道上昏黄的路灯光影,还是角色之间一个眼神的微妙变化,都被描摹得入木三分,仿佛我不是在阅读文字,而是亲身站在那个场景里,用皮肤去感受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冲突时的手法,它不是那种直白的爆发,而更像是一场慢性的毒药,层层递进,每一次对话的背后都藏着未言明的算计和渴望。读到中段,那种无力感和宿命感交织在一起,让人既想快进去看个究竟,又忍不住放慢脚步,去细细品味那些潜藏的伏笔。特别是主角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那种在道德与生存之间的摇摆,刻画得极其真实,让人拍案叫绝,深思许久。这绝不是一本能轻松读完的书,它需要你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去解构那些看似寻常却暗藏玄机的文字迷宫。
评分从社会批判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力度是惊人的,它毫不留情地撕开了光鲜外表下的腐朽结构。作者似乎拥有某种X光透视能力,能轻易看穿社会等级、阶层固化以及权力运作背后的那些潜规则和赤裸的利益交换。故事中那些看似边缘的人物,其实才是洞察全局的关键,他们的命运交织成了一幅关于现代社会异化的宏大图景。我读到好几处情节,简直让人不寒而栗,因为那份荒谬感和不公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着惊人的投射。它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或道德审判,而是将问题抛给了读者,让你在合上书本后,依然在反复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我们为了融入这个体系究竟牺牲了多少本真。这是一部需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去阅读的书,它强迫你从舒适区走出来,去直面那些令人不安的真相。这种深刻的现实关照,使得这部作品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娱乐读物。
评分情感的刻画细腻到近乎残酷,书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的立体和矛盾,以至于你很难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定义他们。作者对人性中复杂幽暗面的挖掘尤其到位,那些隐藏在爱与责任背后的自私、恐惧与不安全感,都被描摹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关于“承诺”与“背叛”这条情感主线,它探讨了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最脆弱的一环——信任的建立与崩塌。我为书中某些角色的选择感到揪心和不解,但当作者缓缓揭示其背后的创伤和不得已时,我又不得不产生强烈的共情。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整个阅读体验充满了张力和共鸣,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那些进退维谷的时刻。这本书并没有提供廉价的情感安慰,它展示的是人性在极端压力下的真实反应,是教科书般对复杂情感动力学的展现。读完后,我感到一种混合着悲悯与理解的复杂情绪,久久无法散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