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式面点制作教与学(附光盘)
定价:27.00元
作者:陈怡君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637168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创新教学书系:中式面点制作教与学(第2版)》主要介绍了中式面点的制作技巧。《中式面点制作教与学》以“篇”进行总体划分,每篇中以“模块”形式串联起各知识点,每个模块均设有知识要点、技能训练、拓展空间、温馨提示、友好建议、考核标准六个部分。知识要点部分,主要介绍知识和工具准备;技能训练部分,按操作流程进行讲解,分步骤阐述技能操作的先后顺次、标准及要点;拓展空间部分,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准备了小技能、小窍门、小知识、小故事、小幽默等相关知识和拓展技能,教师和学生可自主掌握;温馨提示部分,是写给学生的学习建议,包括观察的方法、课内外练习的重点、安全与卫生等注意事项,以及为降低学习成本而建议采用的替换原料;友好建议部分,是一个与同行交流的平台,陈述的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的组织、教学的时间安排等。
目录
认识中式面点制作常用设备与工具
一、设备
二、工具
三、如何使用和保养面点制作设备与工具
四、如何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篇中式面点基本操作技术
模块1练习和面
一、冷水面团
二、温水面团
三、开水面团
模块2练习揉面
一、揉制法揉面
二、擦制法揉面
三、搋制法揉面
模块3练习搓条下剂
一、搓条
二、下剂
模块4练习制皮
一、按皮
二、擀皮
三、压皮
四、拍皮
五、摊皮
模块5练习面点成型
一、卷
二、包
三、捏、切
四、按、叠、剪
五、模具成型、滚沾、镶嵌
第二篇中式面点馅心制作
模块6练习制作生成馅
一、鲜肉馅
二、菜肉馅
三、虾肉馅
模块7练习制作熟咸馅
一、三丁馅
二、叉烧馅
模块8练习制作生甜馅
一、五仁馅
二、麻蓉馅
模块9练习制作熟甜馅
一、豆沙馅
二、奶皇馅
第三篇中式面点制作技能
模块10练习制作煮点
一、鲜肉韭菜饺
二、鲜肉馄饨
模块11练习制作蒸点
一、弯梳鲜虾饺
二、鲜肉小笼包
三、蚝油叉烧包
模块12练习制作煎点
一、京都锅贴饺
二、香煎家常饼
模块13练习制作炸点
一、开花枣
二、冰花鸡蛋馓
三、香麻软枣
模块14练习制作烙点
一、馅饼
二、千层饼
模块15练习制作烤点
一、佛手酥
二、广式莲蓉月饼
三、核桃酥
第四篇中式地方风味面点
模块16练习制作广式面点
一、生磨马蹄糕
二、鸡油马拉糕
三、腊味萝卜糕
四、珍珠咸水饺
五、蜂巢荔芋角
模块17练习制作苏式面点
一、翡翠烧卖
二、千层油糕
三、淮安汤包
四、宁波汤圆
模块18练习制作京式面点
一、狗不理包子
二、一品烧饼
三、小窝头
四、莲花酥
模块19练习制作地方风味面点
一、担担面
二、赖汤圆
三、海南煎饼
四、东坡饼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的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了!打开包裹的瞬间,就被那温润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一种朴实无华却又充满烟火气的气息扑面而来。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印象就是纸张的触感,那种略带磨砂的质感,拿在手里就知道是精心挑选过的,印刷的色彩也很饱满,图片清晰得仿佛能闻到面点的香味。我尤其喜欢书中的章节编排,从最基础的和面、发酵技巧,到各种不同风味馅料的制作,再到最后的造型与烘烤,每一步都循序渐进,逻辑清晰。即便是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面点制作的新手来说,也能轻松跟上,不会感到茫然。我尝试着做了书里介绍的几款点心,比如那个经典的叉烧酥,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味道简直是一绝!还有那个绿豆糕,口感绵密细腻,甜而不腻,全家老少都赞不绝口。书里的一些小细节处理得也非常到位,比如在介绍某种面团的制作时,会提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温度和湿度可能带来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调整建议,这比一些干巴巴的食谱要实用太多了。而且,书中的讲解语言也很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厨在手把手地教你一样,没有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这让我不仅学会了制作点心,还理解了背后的原理,这才是真正的“教与学”吧!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温度”和“关怀”。从封面设计到内文的排版,都透露出一种用心经营的痕迹。书中的图片色彩柔和,构图也很讲究,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对每一种面点的热爱。我最欣赏的是,书里并没有把制作过程写得过于简略,而是把每一个关键步骤都拆解得非常细致,甚至连一些细微的操作手法,比如“如何揉出光滑的面团”、“如何包出漂亮的褶子”,都配有清晰的图示说明,让我这种动手能力不强的人也能跟着学。而且,书里还特别强调了“安全”和“卫生”,在制作过程中,反复提醒大家注意食材的新鲜度,以及操作的卫生,这一点非常难得。我跟着书里的方法,尝试制作了家里的宝宝点心,比如无糖小馒头和蛋黄酥,宝宝吃得很开心,我也很放心。书里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不同人群调整口味和营养的建议,这让我觉得非常贴心。我注意到,书中在介绍某些点心时,会提到一些家庭版的改良方法,让在家制作变得更加容易,也更符合家庭的口味。这本书就像一位邻家大姐,耐心地教你做家常的美味,没有距离感,只有满满的温馨。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它给人的那种“治愈感”。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能够沉下心来,跟着书里的步骤,一点点地将面粉变成诱人的点心,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一味地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创意面点,而是回归到传统,深入挖掘了中式面点最经典、最接地气的那一面。那些熟悉的味道,比如软糯的八宝饭,香甜的芝麻球,还有那些带着童年记忆的豆沙包,书中都给予了详尽的讲解。书中的图片特别写实,没有过度的美颜和滤镜,就是最真实的成品展示,这让我在制作前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预期。最重要的是,书里对于每种面点所使用的食材、比例、制作手法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说明,而且还穿插了一些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比如“面团为什么发不起来?”“馅料为什么会漏水?”等等,这些实用的小贴士,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救星!我按照书里的方法,第一次尝试制作了油纸包鸡,虽然过程有些手忙脚乱,但最终的味道让我非常惊喜,香气四溢,口感醇厚,家人都说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制作美味的点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用心,细心,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家里的“点心大师”。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非常“有料”和“硬核”。它不像市面上很多食谱那样,图多字少,流于表面。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沉甸甸的“面点百科全书”,知识点非常密集,涵盖的面点种类繁多,从早餐的包子馒头,到下午茶的酥点,再到节庆的特色糕点,几乎无所不包。我特别喜欢书里对每一种面点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的介绍,这让我在制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增添了不少乐趣。比如,了解了某种糕点的起源,在品尝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书中对于各种面团的特性分析也十分透彻,例如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低筋面粉在制作不同点心时的作用,以及酵母、泡打粉、小苏打等膨松剂的使用原理,都解释得非常清楚,让我对食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尝试着做了书里介绍的广式点心,比如虾饺和烧麦,那皮的透明度和馅料的鲜美度,完全不输给专业的茶餐厅。而且,书里还分享了一些在开店或商业制作中常用的技巧,比如如何控制成本,如何提高效率,这些对于想要将爱好发展成事业的人来说,绝对是宝贵的财富。这本书真的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是一本关于面点制作的“武功秘籍”,值得反复研读和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