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楚辞(插图本)
定价:21.60元
作者:(西汉)刘向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506126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四库全书》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3461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儒家经典),史(各类史书)、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诗文)四类。本套丛书从千余种传世经典中慎重精选,以《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为依据,巧妙地以家庭为阅读单位,定名为“家藏四库”。同时,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力求以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解读心得的方式,让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文史学界联合推荐,更有中国古典文学界**学者傅璇琮教授特别作序推荐。
★精心筛选、扩充经典种类。
★选字注音、注释译文详解、古板画配图图说,多样化的功能设置,清扫阅读障碍。
★弥缺补遗,在原有的家藏四库版本基础上,将原精华选本增补为全本、全解。
内容提要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此书是继《诗经》之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目录
离 骚
九 歌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天 问
九 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远 游
卜 居
渔 父
九 辩
招 魂
大 招
吊屈原
惜 誓
招隐士
七 谏
初放
沉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谬谏
哀时命
九 怀
匡机
通路
危俊
昭世
尊嘉
蓄英
思忠
陶壅
株昭
九 叹
逢纷
离世
怨思
远逝
惜贤
忧苦
愍命
思古
远游
九 思
逢尤
怨上
疾世
悯上
遭厄
悼乱
伤时
哀岁
守志
作者介绍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早的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文摘
序言
这本选本的注释部分,可以说是我读过众多版本中最为贴心和详尽的一批。很多晦涩难懂的词汇和典故,作者没有采取那种冷冰冰的、字典式的解释,而是深入浅出地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屈原本人的心境来阐述。比如对于“愁”、“思”这类情感词汇在楚文化中的特殊含义,注解里都有独到的见解,这比单纯告诉你一个词的现代汉语对应要深刻得多。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再是单纯地在“啃”文字,而是在与一位博学的学者进行跨越千年的对话。尤其欣赏的是,它对于一些反复出现的意象,比如“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篇章中是如何被巧妙地运用的,都做了细致的对比分析。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楚辞》那种一脉相承的忧愤情怀。对于像我这样对先秦文学抱有敬意但又常常在浩瀚的辞海中迷失方向的读者来说,这种带着温度的解读,才是真正能让人领会到“风骚”之美的关键所在。
评分不同于某些版本将《楚辞》的文本处理得过于学术化,这本书在整体的行文节奏把控上,做得非常流畅自然,仿佛是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朗诵剧本”。编排者似乎深知,对于这种带有强烈音乐性和吟诵感的文学体裁,机械的断句和僵硬的标点只会扼杀其神韵。因此,在分段和分句的处理上,保留了更多原始的韵律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当我试着小声朗读其中一些段落时,那种上古楚地的楚歌遗风扑面而来,那种激昂、那种哀婉,都变得清晰可感。这种流畅性,也让阅读成为了一种享受而非负担。它成功地在保持文献原貌与适应现代阅读习惯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没有用太多现代的修饰语去“污染”原作的古朴,却又用精妙的版式设计,引导读者进入那个特定的语境。
评分我特别赞赏这本“插图本”在细节处理上所展现出的那种对“雅致”的追求。书页的纸张选择上,没有采用那种过于刺眼的亮白纸,而是偏向于米白或象牙白,这不仅保护了视力,更营造出一种古籍特有的温润感。即便是那些需要详细比对的异文标注,也处理得非常克制,巧妙地融入在页边,不至于打断主要的阅读流。更值得一提的是,书脊的装订方式也十分考究,既保证了能够完全平摊阅读而不损坏书脊,又维持了整体的坚固性,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翻阅参考的经典著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实用考量。总而言之,从纸张的纤维到墨水的饱和度,从排版的空间布局到插画的风格统一性,处处都透露着一种对“美”的执着,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愿意珍藏。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和编排顺序,体现了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学史观。它并非简单地按照篇目的数量或者成书的早晚来排列,而是似乎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考量,让每一篇的过渡都像是一次情感的高潮或低谷的转换。从开篇的恢弘大气,到中段对个体命运的深沉咏叹,再到结尾处那种遗世独立的超脱感,整个阅读的体验像是一次精心设计的音乐会,有着明确的起承转合。这种结构上的考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住《楚辞》文学群体的演变脉络和屈原思想的深化过程。它不仅仅是一部文本集,更像是一部带有明确叙事弧线的“精神史”,让人能够顺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深入到那个波澜壮阔又充满悲剧色彩的时代洪流之中。对于想要系统性了解楚辞精髓的爱好者来说,这样的编排价值远超于普通的选本。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质感。封面选用的那种略带磨砂感的纸张,触感非常细腻,即便是最简单的主色调,也因为材质的特殊性显得格调十足。插图的排版更是匠心独运,既没有让画面喧宾夺主,将文字的阅读体验置于次要地位,也没有让插图过于零散,显得结构松散。每一幅图的留白处理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那些拗口的长句时,眼睛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同时又能从画面中捕捉到一丝与篇章意境相符的氛围。特别是那些对古代神话和异兽的描绘,既保留了古典的庄重感,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的灵动,看得出设计团队在传统文化的研究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对于初次接触古代典籍的读者来说,这样的视觉引导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让原本可能显得高不可攀的《楚辞》变得亲切而富有探索的欲望。我甚至会忍不住想,如果能把书里那些意象比如“灵修兮 নাব艫”中的船只、“芳芷兮郁郁”的香草,都能以这种精美的形式呈现出来,那阅读体验简直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鉴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