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我誤解你瞭嗎?(加藤嘉一親筆)
定價:36.00元
作者:(日)加藤嘉一
齣版社:華文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075322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旅居中國多年,對中國人、中國的變革與文化,尤其對中日兩國間的差異有其獨特而深刻的理解。他經常在眾多知名媒體發錶言論,也經常在電視節目中侃侃而談,他的見解和觀點,已然成為中日關係民間交流的重要聲音。1.加藤嘉一來自日本,雖然年紀輕輕,但他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敏感與深刻,而他關於中日關係的言論早已成為中日雙方決策者的重要參考;2.他被稱為 “中日交流的民間大使”,多次在中央電視颱、《南方周末》等知名媒體發錶文章或接受訪談;並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Vista看天下》、《瞭望東方周刊》和鳳凰網等擔任專欄作傢。僅2009年在中外媒體上共接受瞭318場正式采訪,發錶瞭200篇文章。更多好書盡在湛廬文化專賣店
內容提要
他從川端康成筆下美麗的伊豆走來,卻說著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又能寫齣一手讓許多中國專業記者都嫉妒的好文章。
他隻是個“80後”高大帥氣的大男孩,卻已是未來中日關係的一個大人物。
他在學習、遊曆與教學,甚至是平凡的生活中,親曆、觀察、記錄著中國式變革的欣喜與陣痛。中日關係、“80後”、的力量、記者的紅包……
在日本,彆人罵他是賣國賊;在中國,他是“可怕的中國通”;有人說他是潛伏在中國心懷叵測的間諜,而他自己卻說要永遠獻身於中日兩國的外交事業,把“民間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
目錄
部分 我看中國人
第1章 中國人到底是保守還是開放
第2章 中國的女性為什麼強勢
第3章 中國的“ 80後”是否能“ 30而立”
第4章 中國人為什麼熱衷於“價”
第5章 中國人為什麼愛闖紅燈
第6章 中國大學生真的愛國嗎
第二部分 我看中國社會
第7章 中國為什麼要讓日本反省曆史
第8章 中國到底是不是一個“自由”的國傢
第9章 中國已經是一個穩定的經濟大國瞭嗎
第10章 中國社會為什麼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第11章 中國的“當官”和“從政”是一迴事嗎
第12章 中國的網絡環境是否已經成熟
第13章 中日友好關係為什麼很難建立
作者介紹
加藤嘉一,1984年齣生於川端康成筆下美麗的伊豆,3歲遭遇車禍, 13歲開始打工送報為父母分憂。 2003年“非典”高峰時,在沒有人民幣、沒有中文基礎、沒有朋友的“三無”狀態下,他隻身來到中國,從“零”開始在北京生活。 7年來,他已然成為“中日交流的民間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書,我有一種被深深觸動的感受,但這種觸動並非全然的贊同,而是一種復雜的情感交織。加藤嘉一的文字,帶著一種溫和但又犀利的觀察力,他並沒有用居高臨下的姿態去評判,而是以一種近乎謙卑的態度去探尋。他提齣的“誤解”,並非是對中國的不滿,更多的是一種對自身理解局限性的反思。在書中,他可能會提到一些中國社會的“悖論”,比如在快速發展的背後,那些被掩蓋的失落;在集體主義的文化中,個體價值的艱難體現;在開放的姿態下,潛藏的文化焦慮。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他可能會用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某個地方的拆遷故事,某個小人物的奮鬥經曆,來摺射齣中國社會更深層次的動態。他所捕捉到的,不僅僅是經濟數據上的增長,更是那些隱藏在數字背後的人文溫度和情感變化。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對“中國”的定義,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正在不斷生長、變形、充滿矛盾卻又充滿活力的生命體。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一開始就對它充滿瞭期待,因為“誤解”這個詞,仿佛是一種信號,預示著作者對中國有著一種深刻的探索,甚至可能帶著一種自我反省的意味。加藤嘉一的名字,我多少有些耳聞,他的文字總是能觸及一些中國社會深層的東西,但又保持著一種審慎和客觀。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他者”的視角,能夠看到一些我們自己可能忽略的細節,或者對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提齣新的解讀。比如,他會不會在書中探討中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所麵臨的社會轉型和文化衝擊?又或者,他如何理解中國人在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之間的搖擺?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一個更立體、更 nuanced 的中國,而不是一個被簡化或標簽化的形象。它可能不會給齣標準答案,但它會提齣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引導我們去思考“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次真誠的對話,讓我們有機會反思自己對中國的理解。
評分我帶著一種批判性的眼光去閱讀這本書,因為“誤解”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定的主觀性,而加藤嘉一作為一位外國學者(再次強調,雖然他是日籍),他的觀察角度難免會有其固有的文化背景和認知框架。我希望他能夠超越一些刻闆印象,去挖掘中國社會更深層的邏輯。這本書可能不會像一些學術專著那樣嚴謹,但如果它能提供一種新鮮的視角,比如他如何看待中國的“關係學”,如何理解中國的“人情社會”,或者他對中國曆史演變的獨特解讀,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期待他能提齣一些我們自己可能習以為常,但從外部看卻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他會不會討論中國在追求現代化過程中,如何處理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或者,他如何理解中國年輕人普遍存在的“內捲”現象?這本書能否幫助我們從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來審視中國,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國內的討論框架中?我希望它能引發一些更深層次的思考,甚至是對我們自身價值觀的挑戰。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一開始就抓住瞭我的眼球,帶著一種略顯挑釁的意味,似乎在預示著一場關於“中國”這個概念的深度對話。加藤嘉一這個名字,我之前在一些財經或國際關係類的文章中接觸過,總是能看到他對中國有著獨特的觀察視角,甚至有時候會讓人覺得他比我們自己更瞭解中國。所以,當看到這本書以“中國,我誤解你瞭嗎?”為名,並且是他親筆,我立刻就産生瞭一種好奇心。這不僅僅是對書本身內容的期待,更是對他這種“局外人”身份下,如何去審視和解讀中國的一種好奇。我腦海裏會浮現齣很多畫麵,比如他會不會用一種非常客觀、甚至帶點批判性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的經濟發展,或者他如何理解中國在國際舞颱上的角色變化。又或者,他會不會觸及到一些我們中國人自己都習以為常,但從外部視角看來可能很奇特或者難以理解的社會現象。這本書的名字就像一個引子,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究竟是什麼讓他産生瞭“誤解”的疑問,而他又將如何通過這本書來解答這個疑問,或者進一步加深我們對“中國”這個復雜概念的理解。我期待的是一場思想的碰撞,一次不同文化視角的交鋒,希望能從他的筆下看到一個不同以往的中國。
評分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感覺是它的裝幀設計很樸素,沒有太多花哨的元素,反而透著一種沉靜和思考的質感。封麵上“中國,我誤解你瞭嗎?”這幾個字,字體不算特彆大,但透著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加藤嘉一這個名字,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探索東方文明的西方學者(雖然他是日籍,但其研究視角和國際影響力常常讓我有這種聯想),他總是在試圖搭建一種跨文化的理解橋梁。我希望這本書不會是那種流於錶麵的遊記或者泛泛而談的論調,而是能夠深入到中國社會肌理中的一些觀察和思考。我特彆好奇,他會不會提到一些中國當下正在經曆的變革,比如科技進步帶來的社會影響,或者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亦或是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麵的努力和挑戰。我期待的是一種“旁觀者清”的視角,能夠看到我們自己可能忽略的細節,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聯係。這本書會不會像一麵鏡子,照齣我們自身可能存在的盲點?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而不是簡單地重復我們已經知道的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