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詞記 9787532165254

覓詞記 9787532165254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韋力 著
圖書標籤:
  • 語言學
  • 詞匯
  • 語義學
  • 認知語言學
  • 方言
  • 民俗
  • 文化
  • 中國語言
  • 詞語
  • 記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上海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2165254
商品編碼:29903605320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8-01-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覓詞記 作者 韋力
定價 258.00元 齣版社 上海文藝齣版社
ISBN 9787532165254 齣版日期 2018-01-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精裝
開本 32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收藏傢韋力的《覓詞記》是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叢書之一。全書凡四十篇,是對中國詞人遺跡的勘訪記錄。共計四十餘位詞人,四十二處遺跡,百餘幅古籍書影,近三百張實地圖片,幾韆裏路風塵,數載光陰流轉,探訪傳統文明華彩篇章,追尋詞風古韻沉澱韆年的美。

   作者簡介
韋力,號芷蘭齋,藏書傢、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院研究院。憑個人之力,收藏古籍逾十萬冊,四部齊備,被認為是中國民間收藏古善本多的人。著有《古書之愛》《古書收藏》《芷蘭齋書跋集》《得書記》《失書記》《覓宗記》等,另有與安妮寶貝閤著《古書之美》。、《糜爛》、《紅顔》、《無力歲月》、《不屬於我的日子》、《純色的沙拉》,話劇劇本《世紀人生——董竹君》、《董竹君》(閤作)等。

   目錄
01 李白:西風殘照,漢傢陵闕
02 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03 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閤江南老
04 李璟、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05 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
06 張先:雲破月來花弄影
07 晏殊、晏幾道: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08 靈壽韓氏:遍綠野,嬉遊醉眼,莫負青春
09 蘇東坡:人有悲歡離閤,月有陰晴圓缺
10 黃裳:願聽瞭,一闋歌聲,醉倒拚今日
11 黃庭堅: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
12 秦觀:山抹微雲,天連衰草
13 李綱:五陵蕭瑟,中原杳杳,但有滿襟清淚
14 李清照:淒淒慘慘戚戚
15 趙鼎: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16 嶽飛:壯誌飢餐鬍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17 陸遊: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在滄洲
18 張孝祥: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19 趙汝愚:空外笙簫,人間笑語,身在蓬萊
20 薑夔:二十四橋人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21 劉剋莊: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22 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
23 段剋己、段成己:堂上客,須空白。都無語,懷疇昔
24 嚴蕊: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
25 陳子龍:隻是你年年芳草,依舊江山如許
26 納蘭性德: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
27 鄭闆橋:難道天公,還箝恨口,不許長籲一兩聲?
28 劉熙載:此趣渾難說,歌嚮碧雲天
29 蔣春霖:茫茫此恨,碧海青天,唯有鞦知
30 王鵬運:興亡事,醒醉裏,恨悠悠
31 文廷式:高唱大江東,驚起魚龍
32 鄭文焯:竹響露寒,花凝雲淡,淒涼今夜如此
33 硃祖謀:畫欄更憑。莽亂煙,殘照無情。
34 況周頤:愁入陣雲天末,費商音、無端淒戾
35 梁啓超:鎮日飄零何處也,依舊天涯
36 王國維:厚薄但觀妾命,淺深莫問君恩
37 夏承燾:化鶴歸遲,拜鵑淚盡,關塞舊夢難尋
38 辛棄疾:韆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39 張元幹: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


   編輯推薦
四十位詞人,三十五處遺跡,百餘幅古籍書影,近三百張實地圖片,幾韆裏路風塵,數載光陰流轉,探訪傳統文明華彩篇章,追尋詞風古韻沉澱韆年的美。

   文摘

   序言

《覓詞記》 序言 在浩瀚的書海中,總有一些名字,仿佛一顆顆璀璨的星辰,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嚮。而《覓詞記》,便是這樣一部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反復咀嚼的作品。它並非僅是一本簡單的書籍,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每一次推開,都能發現令人驚喜的風景。 第一章:詞語的召喚 故事的開端,總是最令人好奇的。主人公,一個對文字有著近乎癡迷的熱愛之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接觸到瞭一本古老而神秘的《覓詞記》。這本書的封麵樸實無華,卻散發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並非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麵,伴隨著寥寥數語,卻精準地描繪齣某個概念、某種情感,或者某個時代的縮影。 主人公被深深吸引,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召喚。他開始意識到,《覓詞記》中所蘊含的,遠不止是簡單的詞匯。每一個詞語,都承載著一段曆史,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的沉澱。它們如同一個個古老的符文,等待著被解讀,被喚醒。 他開始瞭他的“覓詞”之旅。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詞語收集,而是一場深入曆史長河,穿梭於文化脈絡的探索。他從古老的詩歌中尋找“風”的多種意境,從哲人的著作中探究“道”的韆百種解讀,從市井的俚語中感受“煙火”的真實溫度。每一個詞語,在他手中都仿佛擁有瞭生命,跳躍著,閃爍著,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第二章:詞語的形狀 《覓詞記》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關注詞語的意義,更關注詞語的“形狀”。主人公發現,許多詞語的起源,並非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源於具象的觀察和生動的聯想。 例如,他花瞭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山”這個字。他瞭解到,在甲骨文中,“山”字的形狀,便是直接描繪瞭連綿起伏的山峰。而“水”字,則像一條蜿蜒的河流。這些簡單的象形文字,直觀地展現瞭古人對自然世界的認知和描繪能力。 他繼續深入,發現瞭詞語的演變過程。一些詞語,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形狀發生瞭細微的變化,但其核心的意義卻得以保留。而另一些詞語,則因為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變遷,意義發生瞭更迭,甚至齣現瞭截然不同的解讀。主人公沉迷於這種“詞語的考古”,仿佛在解開一個又一個的語言謎團。 他會去探訪那些與詞語相關的古跡,比如古戰場、古市集、古老的寺廟。他相信,隻有身臨其境,纔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些承載著厚重曆史的詞語。在古戰場,他感受“戰”字的肅殺;在古市集,他體會“貨”字的熙攘;在古寺廟,他體味“禪”字的寜靜。 第三章:詞語的脈絡 《覓詞記》並非將詞語孤立地呈現,而是試圖展現詞語之間錯綜復雜的脈絡。主人公發現,許多詞語並非獨立的個體,它們彼此關聯,相互影響,共同構成瞭我們理解世界的語言體係。 他開始關注同義詞、反義詞,以及那些看似無關卻在某些情境下意義相近的詞語。他研究“樂”和“喜”,發現它們在程度和錶現上有所不同。他探究“光明”與“黑暗”,明白它們並非簡單的對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定義。 更令他著迷的是,他發現詞語之間存在著一種“傢族”關係。一些詞語,源自同一個詞根,卻在不同的語境下,發展齣豐富多樣的意義。例如,他會追溯“走”這個字的傢族,從“行走”、“奔跑”到“走私”、“走神”,每一個詞語都像是“走”的延伸和變體。 他通過大量的閱讀和研究,繪製齣一張張“詞語關係圖”,試圖勾勒齣詞語的傢族樹和脈絡圖。他相信,隻有理解瞭這些脈絡,纔能更精準地把握詞語的含義,纔能在寫作和錶達時,運用得更加自如和深刻。 第四章:詞語的生命 《覓詞記》中最動人的部分,在於它展現瞭詞語的“生命”。主人公深刻地認識到,詞語並非一成不變的符號,它們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演變,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煥發新的生機。 他會去關注那些新齣現的詞語,比如“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他研究這些詞語的誕生背景,它們如何反映瞭當下的科技進步和社會變革。他思考這些新詞語的意義,它們將如何影響我們未來的生活。 同時,他也關注那些逐漸消逝的詞語。一些古老的詞匯,因為不再符閤現代社會的語境,而漸漸淡齣人們的視野。主人公對此感到惋惜,他認為每一個詞語都承載著一段珍貴的記憶,它們不應該被遺忘。他努力去搜集、記錄這些瀕臨消失的詞語,試圖為它們保留一份完整的“檔案”。 他甚至開始嘗試“復活”一些古老的詞語。在寫作中,他會巧妙地運用一些被遺忘的詞匯,讓它們在新的語境下重新煥發光彩。他相信,語言的魅力在於其豐富性和生命力,而這些古老的詞語,正是語言生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章:覓詞者的心聲 《覓詞記》的最後,並非是旅程的終點,而是主人公心聲的流露。他將自己在覓詞過程中的感悟和思考,融入到這本書的篇章中。 他分享瞭自己在詞語海洋中迷失又重拾方嚮的經曆,講述瞭自己如何從一個簡單的詞語愛好者,成長為一個對語言充滿敬畏的“覓詞者”。他錶達瞭自己對文字的熱愛,對每一個詞語的尊重。 他強調,語言是我們認識世界、錶達情感、連接彼此的橋梁。而深入理解詞語,便是深入理解我們自身,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和時代。他鼓勵讀者,也踏上屬於自己的“覓詞”之旅,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平凡詞語背後的不凡世界。 《覓詞記》是一次關於詞語的深度旅行,也是一次關於我們自身認知的覺醒。它告訴我們,每一個詞語,都值得我們去認真對待,去細細品味。因為在每一個詞語的深處,都藏著一段故事,一種情感,一份智慧,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珍藏。 結語 《覓詞記》是一部充滿智慧和人文關懷的作品。它以獨特的視角,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奇妙的詞語世界。這本書將帶你重新認識那些熟悉的文字,發現它們背後隱藏的無限可能。無論你是文學愛好者,還是對語言充滿好奇的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驚喜和啓迪。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收獲。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故事感,古樸的色調搭配上略顯抽象的字體,隱約透露齣一種曆史的厚重和文字的力量。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觸感溫潤,散發著淡淡的墨香,讓人忍不住想要立刻翻開它。我一直對那些能夠穿越時空、觸及心靈的作品抱有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的名字,‘覓詞記’,恰恰滿足瞭我這種隱秘的期待。它似乎在訴說著一段關於尋找、關於文字、關於記憶的旅程,這本身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對文字有著深厚的感情,並且善於捕捉那些隱藏在日常瑣碎中的閃光點。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能看到作者如何將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和思緒,用精準而富有詩意的語言描繪齣來,並最終匯聚成一篇篇動人的‘覓詞’。這是一種對文字的緻敬,也是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深刻洞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會在書中為我展現怎樣的世界。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一種‘靜水流深’的力量。它不像那些情節跌宕起伏、戲劇衝突強烈的作品那樣直接衝擊讀者的感官,而是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慢慢滲透進讀者的內心。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內斂,卻又充滿瞭力量,寥寥數語便能勾勒齣深刻的意境,點醒讀者內心深處的某種共鳴。我感覺這本書更多的是關於‘思考’和‘感悟’,它提供瞭一個空間,讓讀者在閱讀中進行自我反思,去審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去探尋生命的意義。它沒有強行灌輸任何道理,而是通過故事本身,引發讀者自己的思考和解讀。讀完之後,那種淡淡的迴味和持久的思考,纔是它最珍貴的價值所在,讓我忍不住去反復咀嚼其中的韻味。

評分

最近讀完一本讓我意猶未盡的書,雖然我不能具體說齣它的內容,但那種閱讀的體驗卻是如此真實而深刻。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像是一場精巧的迷宮,每一個章節,每一句話,都像是一個指示牌,引導著讀者不斷嚮前探索,同時又製造著層層疊疊的懸念,讓你忍不住想要揭開下一個謎底。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有特點,不是那種直白的綫性敘述,而是將綫索巧妙地打散,散落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和人物的視角裏,需要讀者自己去串聯、去拼湊。這種閱讀過程本身就極具挑戰性和趣味性,它要求讀者保持高度的專注和思考,但一旦當你將所有的碎片拼湊起來,豁然開朗的那一刻,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我感覺自己仿佛變成瞭一個偵探,在字裏行間搜尋著蛛絲馬跡,每一次的發現都讓我欣喜若狂。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瞭‘抽絲剝繭’的樂趣。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結構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像我以往讀過的任何一本書。作者仿佛是一位高明的建築師,精心設計瞭故事的框架,讓每一部分都恰到好處地連接在一起,但又並非刻意為之,而是渾然天成。它並非簡單的‘鋪陳’,而是通過一種‘迴響’的方式,讓過去與現在、迴憶與現實相互交織,形成瞭一種獨特的時間維度。我常常在閱讀時感到,一個看似不經意的細節,在後續的發展中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伏筆’的設置,既考驗瞭作者的功力,也吊足瞭讀者的胃口。我享受這種在閱讀中不斷發現‘關聯’的過程,仿佛在解讀一幅由文字構成的精美畫捲,越是仔細品味,越能發現其中蘊含的深意。

評分

我一直認為,好的書籍能夠帶我們進入另一個世界,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營造齣一種獨特的氛圍,仿佛有一層薄霧籠罩著書中的一切,既朦朧又充滿瞭引人遐想的空間。閱讀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沉浸其中,與書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選擇,都深深地觸動著我。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能夠捕捉到人類情感中最細微的波動,那些不易察覺的心理變化,那些隱藏在錶情和動作背後的復雜情緒,都被刻畫得淋灕盡緻。讀到某些片段時,我甚至會産生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仿佛書中的故事就發生在我的身邊,我就是其中的一員。這種強烈的代入感,是衡量一本書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而這本書,無疑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