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信任视角下社会资本的界定、测度与验证——以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
定价:29.00元
作者:杨缨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141453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认为社会资本理论所处的困境在于社会资本范畴本身没有找到它在人性中的内在根源,社会资本范畴的人性根源也不能在西方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个人理性中去寻找,而是要采取整体、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综合人的所有行为方式的内在联系,探寻出社会资本范畴的人性根源在于人的同情心。
目录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1 不同的信任方式、交往方式和信息特征
1.2.2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及界定
1.2.3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点
1.5.1 研究的基本方法
1.5.2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社会资本:一个新兴的研究范式
2.2.1 “资本”概念的扩展
2.2.2 对经济增长解释的完善
2.2.3 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
2.3 社会资本的属性特征和分析层次
2.3.1 社会资本的属性
2.3.2 社会资本的分析层次
2.4 社会资本的测度
2.5 社会资本的非均衡问题
2.6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现有的研究
2.7 企业理论的社会资本逻辑
2.7.1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
2.7.2 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
2.7.3 社会资本理论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
2.8 家族企业的社会资本分析:现有的研究
2.8.1 信任与家族企业的成长
2.8.2 家族企业的非正式治理与企业绩效
2.9 总结
第3章 信任与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3.1 信任方式的起源和中国人信任的特征
3.1.1 引言:中国文化真的是低信任度的文化吗
3.1.2 文献回顾:丰富的资料与矛盾的观点
3.1.3 博弈模型及分析
3.1.4 对人本身的信任还是对人本质异化物的
信任
3.1.5 中国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家族制度
3.1.6 小概率事件和信任他人
3.2 信任、信用与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3.2.1 信任与信用
3.2.2 社会资本与交易成本
3.2.3 广义社会资本与狭义社会资本
3.2.4 信用与狭义社会资本
3.2.5 (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3.3 案例分析——悬赏广告
第4章 社会资本的估算与测度
——以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
4.1 人和法人的社会资本
4.1.1 个人和家族的社会资本
4.1.2 人和法人的社会资本
4.1.3 企业和家族企业的社会资本
4.2 社会资本的估算与测度
4.2.1 广义的社会资本的估算
4.2.2 狭义的社会资本的测度
4.2.3 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狭义的社会资本的测度
4.3 小结
第5章 验证:社会资本与企业经营绩效
——以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
5.1 家族企业经营绩效的测量
5.2 社会资本影响家族企业经营绩效的内在机制
5.2.1 面对员工的经营
5.2.2 面对出资人的经营
5.2.3 面对交易伙伴的经营
5.2.4 面对的经营
5.2.5 面对社会的经营
5.3 狭义的社会资本与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经营绩效的
定量关系
5.3.1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3.2 敏感性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6章 社会学结论和未来展望
6.1 研究的基本结论
6.1.1 基本结论
6.1.2 政策建议
6.2 研究的贡献与局限性
6.2.1 研究的贡献
6.2.2 研究的局限性
6.3 未来研究展望
6.3.1 理论层面
6.3.2 实证层面
第7章 数学演算与经济学结论
7.1 “近君子(2),远小人(0)”运算法则的说明
7.2 穷举法:博弈与人性
7.2.1 考虑风险的博弈模型
7.2.2 不考虑风险的博弈模型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选题非常前沿且具有实际意义。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关系至上的时代,理解和运用好社会资本,尤其是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对于企业而言,不亚于掌握了核心竞争力。书名中的“界定、测度与验证”也表明了作者的研究思路是完整且深入的,从概念的厘清到方法的构建,再到实证的支持,形成了一个闭环。 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为家族企业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在家族企业中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信任关系?如何利用信任来激活和增强社会资本?如何通过社会资本来应对市场挑战和机遇?如果书中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启示,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在于学术研究,更在于能够为广大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借鉴。我初步判断,这本书很可能会成为一本在企业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著作。
评分《信任视角下社会资本的界定、测度与验证——以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这本书,我拿到手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仅仅从书名和大致的装帧设计来看,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首先,"信任视角"这个切入点就非常吸引人。在当下社会,信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商业领域,一个企业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外部的信任基础。而作者选择将信任与社会资本相结合,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社会资本的概念本身就比较复杂,涵盖了人际关系、网络、规范等诸多方面,而将信任作为核心的透镜去审视社会资本,无疑能够让研究更加聚焦,也更容易理解。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作者如何界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作者基于信任视角,将如何构建一个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界定框架,这是我非常好奇的部分。会不会是围绕着信任的维度,比如认知信任、情感信任,然后将这些信任转化为具体的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或者,信任是否是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我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出一些可能的理论模型。
评分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一本好的学术著作,不仅要有严谨的理论框架和扎实的实证研究,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甚至改变读者的认知。这本书的书名就带有一种探索的意味,"信任视角"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能够以一种更加深刻和 nuanced 的方式去理解社会资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社会资本的内涵,而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而且,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作为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也让这本书的研究更具现实的意义和可读性。毕竟,我们每天都在与这些企业打交道,无论是作为消费者、投资者,还是普通公民。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它们的成功之道又在哪里,这是我们都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这本书能够将复杂的理论与生动的案例相结合,我想,它一定会受到读者的喜爱。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信任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研究样本是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这个选择也相当有意思。家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同时,家族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人际关系以及与外部的互动,往往比非家族企业更加复杂。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信任如何影响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运作,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家族与非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以及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这些都将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我猜想,作者可能会通过分析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角色,以及企业与银行、政府、供应商等的关系,来量化和分析社会资本的形成过程。 特别是“测度”这一部分,更是这本书的核心看点。如何将抽象的“信任”和“社会资本”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这对于实证研究来说至关重要。我期待作者能够提出一套严谨而可操作的测量工具或方法,比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甚至是利用公开的财务数据和企业年报中的一些非财务信息来构建指标体系。能否有效地测量,将直接决定后续验证的可靠性。不知道作者是否会借鉴一些心理学或社会学领域的测量技术,然后将其应用于商业管理的研究中,这会是很有趣的跨学科结合。
评分“验证”部分则意味着研究的成果将得到实证的支持,这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是最为关心的部分。理论的提出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在现实中得到检验,那么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实证分析来证明,在信任视角下界定和测度出的社会资本,到底会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哪些经营绩效产生影响。是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是会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亦或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想,作者可能会运用一些统计学方法,比如回归分析,来探究社会资本与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性、风险承担能力等指标之间的关系。而且,由于是以“信任视角”为基础,那么验证的过程是否也会重点关注信任的传导机制,也就是说,信任是如何通过社会资本,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结果的。这就像在解一个复杂的谜题,信任是钥匙,社会资本是桥梁,而企业绩效则是宝藏。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揭示这个过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