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楚辞集解
定价:88.00元
作者:汪瑗 集解, 汪仲弘 补辑,熊良智,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25861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以万历四十六年刻本为底本,完整“补辑本”整理出版,《楚辞》研究。
内容提要
《楚辞集解》是明代*有影响的一部楚辞著作。汪瑗集解,其侄汪仲弘补辑。收屈原作品二十五篇,宋玉等其他诸家不收。包括《离骚》两卷,《天问注补》两卷,《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各一卷;另有《楚辞蒙引》两卷,《考异》一卷;前有归有光《楚辞集解序》、汪瑗《自序》、汪仲弘《楚辞集解补纪由》、《楚辞大序》、《楚辞小序》。《楚辞集解》表现出汪瑗独特的文学思想和批评方法,他重视文本阅读,主张以文本研究作品及作者;他不拘传统,提出新说。《楚辞集解》的解说带有鲜明的市民文化的思想倾向和开放的时代新风气,接受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表现出实学思潮的新特征。此次整理,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万历四十六年刊本为底本,以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四川省图书馆藏本为校本。
目录
總目
楚辭要籍叢刊導言(黄靈庚)
前言(熊良智)
楚辭集解序(焦竑)
楚辭集解序(歸有光)
自序(汪瑗)
楚詞集解補紀由(汪仲弘)
楚辭大序
楚辭小序
楚辭集解目録
楚辭集解離騷卷
離騷
楚辭集解九歌卷
九歌
東皇太一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河伯
山鬼
國殤
禮魂
天問註補
天問註補引(汪仲弘)
天問註補卷之上
天問註補卷之下
楚辭集解九章卷
九章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
悲回風
楚辭集解遠遊卷
遠遊
楚辭集解卜居卷
卜居
楚辭集解渔父卷
漁父
楚辭蒙引
離騷蒙引目録
楚辭蒙引離騷卷之上
離騷篇
楚辭蒙引離騷卷之下
離騷篇
楚辭考異
附録
楚辭集解書目著録
作者介绍
汪瑗,字玉卿,徽州人。生卒年不详,大致生活于明代中叶的嘉靖王朝。师从明儒归有光,归有光对其甚为赞赏:“新安汪玉卿者,平生博雅,攻古文辞,恬澹自修,不慕浮艳,优游自适,无意功名,以著述为心。”“精五经,通六艺,能歌诗、古文辞,注‘李杜’、‘南华’文,注《离骚》。”(归有光《楚辞集解序》)有《楚辞集解》《李太白五言律诗辨注》《杜律五言补注》等著作。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古典文学的读者,我深知整理和辑录古代典籍是一项何等浩大的工程,其中所耗费的心血和时间,绝非轻易能够衡量。这本《楚辞集解》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扎实的文献功底,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深沉的敬畏与热爱。它像一座精心搭建的桥梁,连接着我们现代的认知与先秦时期的精神世界。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对美的朝圣,让人在沉浸于屈原磅礴的想象力与忧患意识之时,也为整理者和补辑者那份“为往圣继绝学”的工匠精神所深深打动。这无疑是一部值得珍藏和反复研读的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简直是令人惊喜,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物有所值的感觉。特别是那个封面设计,古朴典雅,透着一股浓厚的文人气息,让人在翻开扉页之前就已经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特地找了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壶清茶,这才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光是初步浏览目录,就能感受到编纂者在选材和编排上的用心良苦,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古代文学,尤其是楚辞这一领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极好的指引。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它会成为我案头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
评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注意到一些细节之处的处理,这正是区分一本普通整理本和一本优秀集解本的关键所在。比如,对于某些争议性的观点,书中并未采取简单的一言堂,而是巧妙地引用了不同学派的见解进行对比分析,引导读者自行思考和判断。这种开放性的态度,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价值。它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学术对话,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智力上的挑战。我发现自己常常因为一个小小的注解,而不得不停下来,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这种主动学习的乐趣,是其他快餐式阅读体验无法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有些担心,毕竟是历经数百年沉淀的古籍整理本,会不会过于艰涩难懂,变成束之高阁的“大部头”。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虽然内容本身具有相当的专业性,但编者在行文叙述上,显然也考虑到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那些深入的考据和辨析,固然能满足专家的挑剔眼光,但其基础的疏解部分,却以一种相对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我们这些业余的爱好者也能领略到楚辞那独有的浪漫与悲怆交织的艺术魅力。这种平衡做得恰到好处,既保持了学术的纯粹性,又兼顾了知识的普及性。
评分初读之下,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深度和严谨性。注解详尽得令人赞叹,每一个看似晦涩的词句,都经过了细致的考证和梳理,使得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字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古汉语理解尚有欠缺的爱好者而言,这种细致入微的解析简直是福音。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词义解释,更融入了对时代背景、诗人情怀的深刻洞察,仿佛有一位博学的长者,耐心地在我耳边娓娓道来,将我从迷雾中轻轻牵引而出,直抵文本的核心意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