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田間四季——從園藝到美食 | 作者 | 廚花君 |
| 定價 | 49.80元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21312366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在都市中迴歸土地,開始種花種菜,本書主打廚房花園路綫,緻力於食與美兼具的園藝種植。持續分享與都市農藝、有機生活相關的內容,提倡'在傢種菜;在地飲食”的有機精緻生活方式。在本書中,作者用極簡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種植的樸素食材,追求食物的本色與本味,並且教給讀者用簡單食材烹飪健康美味的方法。 |
| 作者簡介 | |
| 2014年6月之前,是媒體人。曾任《女友》首席編輯、《時尚好管傢》專題總監及《都市主婦》執行主編。2014年春天,'棄文從農”,在北京南郊租瞭兩畝地,開始種花種菜,主打廚房花園路綫,緻力於食美兼具的園藝種植。微信公眾號:廚房花園。持續分享與都市農藝、有機生活相關的原創內容。 |
| 目錄 | |
| Part 1 春季篇 40P 種植春天的時令蔬菜,主要以速生葉菜、可食野花為主。 1.1 春天時令蔬菜的介紹 1.2 5~7個品種 從種植、美食、生活方式方麵的應用 櫻桃蘿蔔 三色堇 羅莎生菜 蝦荑蔥 菠菜 酸模 四季草莓 春季餐桌日曆 Part 2 夏季篇 40P 夏天的時令蔬菜,主要以藤蔓類蔬菜、小果樹為主。 1.1 夏天時令蔬菜的介紹 1.2 5~7個品種 從種植、美食、生活方式方麵的應用 葉甜菜 醋栗 羅勒 西葫蘆 薄荷 草莓玉米 番杏(新西蘭菠菜) 夏季餐桌日曆 Part 3 鞦季篇 40P 鞦季的時令蔬菜,主要以瓜果類蔬菜為主。 1.1 鞦天時令蔬菜的介紹 1.2 5~7個品種 從種植、美食、生活方式方麵的應用 潘多拉生菜 羽衣甘藍 彩色鬍蘿蔔 大蒜 旱金蓮 香菜 鞦季餐桌日曆 Part 4 鼕季篇 40P 鼕季的時令蔬菜,主要以室內培植香草和芽苗菜為主。 1.1 鼕天時令蔬菜的介紹 1.2 5~7個品種 從種植、美食、生活方式方麵的應用 幼葉沙拉菜(混色) 芽苗菜(綠色葉菜) 豆芽菜(黃化芽菜) 球莖茴香(再生種植) 菊苣(黑化種植) 孢子甘藍 鼕季餐桌日曆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裝幀和配圖也值得一提。雖然我更關注內容本身,但精美的視覺呈現無疑為閱讀體驗增色不少。那些用細膩水彩勾勒齣的植物細節,以及後期菜肴的寫實照片,都精準地捕捉到瞭食物最誘人的一刻。它們不是那種經過過度修飾的商業廣告圖,而是帶著泥土氣息和生活痕跡的真實記錄。每張圖片似乎都在與文字進行對話,相互印證,使得理論不再空洞,實踐有瞭清晰的參照。我甚至覺得,這本書本身就可以作為一本精美的傢居裝飾品,隨便放在客廳的桌上,都能提升空間的質感。它成功地將知識性、藝術性和實用性融為一體,這對於一本跨領域的書籍來說,實屬不易。它不僅僅是一本“如何做”的書,更是一本“如何感受生活”的書。
評分我一直以為,園藝和烹飪的書籍,要麼過於專業化,要麼過於通俗化。但這本書成功地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它的語言既有專業人士的嚴謹,又不乏對大眾讀者的友好。當你需要瞭解土壤PH值對特定作物的影響時,它會給齣詳盡的解釋,但當你隻是想知道怎樣把多餘的香草做成香草油時,它又能提供最便捷的方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慢生活”的推崇。他並不急於讓你看到多麼豐碩的成果,而是引導你享受“等待”的過程。這種對時間的尊重,在如今這個追求速成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讀完這本書,我沒有立刻變成園藝大師或米其林大廚,但我學會瞭放慢腳步,去觀察一粒種子如何破土而齣,去體會一頓飯從田地到餐桌所需要的耐心與匠心。
評分翻開這本書的封麵,撲麵而來的是一種久違的泥土清香,仿佛能感受到陽光下植物生長的勃勃生機。盡管我手中拿著的是一本關於園藝與美食的書籍,但它帶給我的遠不止是知識的堆砌。作者的文字猶如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娓娓道來那些關於土地的秘密和植物的脾氣。每一章的過渡都自然得像是季節的更迭,從春日播種的期盼,到夏日繁茂的景象,再到鞦收的喜悅與鼕藏的寜靜,一切都寫得那麼有條不紊,卻又飽含深情。我尤其喜歡作者描述植物如何應對自然挑戰的那部分,那不是冷冰冰的科學論述,而是充滿瞭對生命的敬畏和理解。他筆下的每一株植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仿佛是我的老朋友,讓人忍不住想立刻衝到花園裏去,親手觸摸那些文字中描繪的葉片和花朵。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如何種菜做飯,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指南,讓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可以慢下來的理由。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巧妙得讓人拍案叫絕。它不像那種枯燥的工具書,隻是簡單地羅列“做什麼”和“怎麼做”。相反,它采用瞭一種時間軸和空間感的交織敘事。你會在讀到某個特定季節的蔬菜種植指南時,突然被拉迴到作者童年記憶中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那裏,這顆蔬菜的祖輩可能正經曆著一場考驗。這種虛實結閤、古今穿插的敘述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進入一個新的場景,時而是知識點密集的園藝課堂,時而是充滿人情味的傢庭廚房。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失敗”的態度。他坦誠地記錄瞭哪些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終,以及從中汲取的教訓。這種真實感,極大地消除瞭初學者的恐懼,讓人覺得即便是手殘黨,也能在這本書的陪伴下,勇敢地邁齣第一步。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用我朋友的話來說,簡直是“煙火氣十足”,但對我而言,它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味覺與視覺的盛宴。作者在講述如何將田間的産齣轉化為餐桌上的美味時,那種細膩的描寫簡直讓人垂涎欲滴。他對於食材處理的每一個步驟,無論是清洗、切割還是烹飪,都透露齣一種近乎儀式感的專注。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一個番茄醬食譜來做,那種從一顆新鮮番茄到濃鬱醬汁的轉變過程,在文字的引導下變得異常清晰和令人滿足。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沒有拘泥於復雜的技巧,而是強調瞭食材本身的風味。那些搭配建議,看似隨意,實則充滿瞭對食材特性的深刻洞察,仿佛在無聲地告訴我:“最好的調味,就是新鮮本身。”讀完全書,我感覺自己對“吃”這件事的理解都提升瞭一個層次,不再是簡單的果腹,而是一種對自然饋贈的感恩與轉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