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彩图全解四书
:56.00元
作者:思履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051403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箱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修身、齐家、治国、立德都以“四书”为根本依据。现代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华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必须阅读“四书”。
“四书”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重要哲学思想。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时至今日, “四书”所承载的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阅读“四书”,通晓古今智慧,塑造完整人格,丰富美好情感,同时改进我们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成就不一样的人生。内容经典体例科学
为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增加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项目,为读者扫除了字、词、句等阅读障碍,使几千年前的经典浅显易解。图片精美设计独特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虽然总体上乘,但在个别细节上暴露出了明显的瑕疵,这让我对红旗出版社的质检环节产生了疑问。具体来说,在书卷的前三分之一部分,有几页的色彩出现了轻微的偏色现象,特别是深红色调的部分,边缘有明显的墨点洇散,虽然不影响阅读,但对于一本定位为高品质彩图鉴赏的书籍而言,这种小失误是相当不应该的。更让我感到不便的是,由于装订方式的关系(我猜测是使用了某种高强度的胶水),其中几页的书脊部分粘得过紧,导致在阅读某一特定章节时,必须用力压住才能完全展开,这使得我对书页边缘的插图欣赏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生怕用力过猛会造成书页撕裂。这不仅仅是美观上的问题,更关乎阅读体验的舒适度。我希望出版方在后续批量印刷时,能够加强对胶装和印刷色彩一致性的监控,毕竟,精美的内容需要同样精良的载体来承载,否则,再好的内容和设计,也会被这些微小的物理缺陷所拖累,实在可惜了这份匠心。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索引和附录部分做得有些粗糙,这对于一本旨在“全解”的工具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我发现在查找特定典故或者某个关键词时,效率并不高。虽然它提供了篇目索引,但对于内文中的一些重要术语,却没有提供一个详细的“术语释义索引”,这意味着如果我想回顾一下某个特定概念(比如“仁义”的不同体现),我不得不依赖于大脑对全书的记忆或者反复翻阅,效率大打折扣。此外,附录中的“相关背景资料”部分也显得有些零散,比如对孔孟生平的介绍,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时间点,缺乏必要的历史背景的深入阐述。一本好的解读书,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对正文的解释,更在于它能够作为一个知识的枢纽,将读者引向更广阔的阅读领域。我期待未来版本能增加一个详尽的“人名地名索引”和“核心词汇串讲”,这样,这本书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扎实的学习工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欣赏层面,让读者在需要快速定位和深入研究时,能够得到可靠的支撑。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的图文结合方式处理得相当令人费服。它将传统的水墨风格与现代的彩色印刷技术结合得非常巧妙,这在普及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正面作用。那些插图,并非简单地配在文字旁边充数,而是真正起到了解释和渲染氛围的作用。比如,在讲解到孔子周游列国的情景时,插图描绘的不仅是人物的形象,更烘托出了那种风尘仆仆、求道不止的艰辛感,让冰冷的文字瞬间立体了起来。更妙的是,有些概念性的图解,比如对“格物致知”流程的梳理,它并没有采用枯燥的流程图,而是用了一种类似古代“图解”的风格,线条流畅,寓意丰富,即便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的人,也能通过图示迅速捕捉到核心要点。这种视觉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经典文献的阅读门槛,使得那些被认为高深莫测的古代智慧,变得触手可及。对于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的家庭来说,这本书的这种处理方式绝对是加分项,它让学习经典不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而变成了一种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探索过程,这一点,我很欣赏出版方的良苦用心。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内容,恕我直言,在深度上略显单薄,更像是一本面向初学者的导读材料,而不是那种能让人深入钻研的学术专著。我本来期望能看到对“思履”这一概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更精微的剖析,比如它与“慎独”、“躬行”之间的辩证关系,或者在不同历史阶段(比如宋明理学兴起前后)的内涵变化与侧重点转移。然而,书中提供的解释往往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和较为浅显的道德说教层面。例如,在阐述《大学》中“修身”的路径时,文字多以白话文直译为主,缺乏对原文中那些关键动词和名词背后蕴含的哲学张力进行深入挖掘。对于已经对四书有一定基础了解的读者来说,翻阅起来可能会感觉像在看高中生的课本,新鲜感很快就会消退。我希望出版者能够在后续的再版中,加入一些具有批判性或比较性的视角,引入一些历代注疏家的主流观点,甚至引入一些西方哲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对照解读,这样才能够真正支撑起“全解”这个响亮的称号,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从这本书中获得真正滋养心智的深刻见解,而非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厚实的铜版纸,色彩饱和度极高,那几笔浓墨重彩的插图,简直就像直接从古籍中拓印出来的一样,充满了古典韵味。我记得我拿到手的时候,特意在阳光下翻看了几页,纸张的纹理清晰可见,虽然是彩印,但油墨的质量很高,一点也不显得廉价或刺眼。特别是内页的排版布局,我得说,这绝对是下了大工夫的。它不是那种简单粗暴地把文字堆砌上去的古书影印本,而是经过了现代审美的精心打磨。页边距的处理非常得当,既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让人在阅读时可以手持,又不显得浪费篇幅。字体选择上,似乎结合了宋体的俊秀和楷体的端庄,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即便像我这样需要戴老花镜的人,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装订方面,采用的是线装加胶装的混合方式,既保证了平摊的便利性,又增加了书籍的耐用度,感觉能经受住多次翻阅而不散架。光是把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色彩的搭配和整体的视觉平衡感,都透露出出版方在细节上的极致追求。这不仅仅是一本阅读的书籍,更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工艺品,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现代出版技术的完美融合,这点在我近期购入的其他古籍版本中,是很少能看到的,简直是物超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