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季刊(期)
定价:32.00元
作者:杜泽逊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2090938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学杂志》系尼山学堂论文集,每年出版两期,为纯学术著作。目的是按照古典学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培养出一批学科基础宽厚,能够潜心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继承、研究、创新中国古典学术和传统文化,能够“继绝学、铸新知”的拔尖人才。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读到的《古代官制与士人阶层变迁》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中国古代官场的一些刻板印象。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制度汇编,而是一部通过制度变迁来观察社会权力结构的深刻分析报告。我尤其欣赏作者对“门阀士族”衰落和“胥吏系统”兴起的精妙勾勒,这清晰地解释了唐宋之间政治运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书中对科举制度的细致剖析,不再是简单地赞颂其公平性,而是揭示了它如何无意中催生了一套新的社会流动机制,以及这套机制对地方文化和家族影响力的重塑。文字严谨,数据翔实,但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总能在宏大的制度背景下,捕捉到具体人物在权力更迭中的微小挣扎,读起来既有学术的厚重感,又不失历史故事的吸引力。
评分这本《古今文选评注》实在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它对魏晋风骨的解读,简直是鞭辟入里。作者没有满足于简单的史实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个时代士人内心的挣扎与超脱。我特别喜欢它对嵇康《广陵散》的引用和分析,那种在乱世中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被文字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竹林中清风拂面的悠然,也能体会到对权贵集团的疏离与不屑。更难得的是,这本书的注释非常详尽,对于一些生僻的典故和用词,都有清晰的考证和解释,即便是初涉国学领域的读者,也能毫无障碍地进入文本世界。它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学术专著,而更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循循善诱地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大门。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在每一个字里行间都流淌出来,让人读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评分我花了周末的时间仔细研读了《周易精义笺注》,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难度不小,但其价值绝对值得投入时间去啃读。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对筮法和爻辞的现代解读,不再是晦涩难懂的占卜口诀,而是被提升到了哲学思辨的高度。作者对“变”与“常”的辩证关系阐述得尤为深刻,尤其是在解析《系辞》时,引用了大量后世儒家、道家乃至易学内部不同流派的观点进行比对和辨析,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易学图景。对于那些想真正理解《易经》背后蕴含的宇宙观和人生哲理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必备的工具书。它需要读者静下心来,反复揣摩那些看似简单的爻辞中蕴含的无穷变化,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真正体现了“温故而知新”的古训。
评分最近翻阅的这本《宋词流变论稿》简直是古诗词爱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它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分野与融合的探讨,视角非常新颖。作者没有采用那种二元对立的僵硬模式,而是巧妙地展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家在不同心境下如何自然地在两种风格之间切换,甚至如何将婉约的细腻融入豪放的境界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境”与“情”相互作用的分析,它揭示了词人如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来烘托内心的激荡或哀愁,这种“托物言志”的高妙之处,被作者用大量的实例阐述得非常透彻。整本书的论证逻辑清晰,文笔典雅而不失灵动,读起来酣畅淋漓,像是在听一位高明的音乐家讲解乐曲的章法和和声,让人对宋词的结构美有了全新的体悟。看完之后,我再听那些经典宋词时,耳朵里仿佛多了一副“解析滤镜”,更能听出其中深藏的精妙结构。
评分这本关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史》的读物,成功地将冰冷的历史脉络赋予了鲜活的画面感。它不仅仅是罗列了苏州园林、皇家园林的历史沿革,而是聚焦于“意境”的营造。作者善于将园林的建筑元素——假山、水榭、花木——与文人的审美趣味相结合进行分析。比如,它详细描述了江南私家园林中“曲径通幽”的设计哲学,如何通过有限的空间激发无限的想象,这与西方园林强调的对称和开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配有的插图和手绘图,清晰地展现了不同时期园林风格的细微差别,极大地帮助了读者构建起一个可视化的历史长廊。读完后,再看任何一座古典园林,都会立刻联想到书中所描述的造园家的匠心与诗意,不再只是走马观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