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百部典藏:警世通言
定价:32.00元
作者: 冯梦龙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204125210
字数:
页码:3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学百部典藏: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40篇。这些作品有的缘自现实生活,有的取自前人笔记小说。主要内容包括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异世界与诡异世界。反映了宋、元、明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并称“三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内容提要
《国学百部典藏:警世通言》是冯梦龙所纂辑“三言”中之部小说集,处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刊行中间,收宋、元、明时期话本、拟活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有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
《国学百部典藏:警世通言》内容主要包括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异世界与诡异世界。该书从各个角度呈现了宋、元、明时期生活中的社会百态。
目录
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第二卷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三卷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第四卷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第五卷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第六卷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第七卷 陈可常端阳仙化
第八卷 崔待诏生死冤家
第九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第十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第十一卷 苏知县罗衫再合
第十二卷 范鳅儿双镜重圆
第十三卷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第十四卷 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第十五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第十六卷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第十七卷 钝秀才一朝交泰
第十八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第十九卷 崔衙内白鹞招妖
第二十卷 计押番金鳗产祸
第二十一卷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第二十二卷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第二十三卷 乐小舍拼生觅偶
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
第二十五卷 桂员外途穷忏悔
第二十六卷 唐解元一笑姻缘
第二十七卷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第二十八卷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第三十卷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第三十一卷 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第三十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三十三卷 乔彦杰一妾破家
第三十四卷 王娇鸾百年长恨
第三十五卷 况太守断死孩儿
第三十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第三十七卷 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第三十八卷 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第三十九卷 福禄寿三星度世
第四十卷 旌阳宫铁树镇妖
作者介绍
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汉族;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明苏州府长州县(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人;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姑苏词奴、吴下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绿天馆主人等。出生于士大夫家庭,51岁补贡生,61岁授寿宁(在今福建)知县,65岁任满归隐苏州。
文摘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海鳖曾欺井内蛙,大鹏张翅绕天涯。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这四句诗,奉劝世人虚己下人,勿得自满。古人说得好,道是:“满招损,谦受益。”俗谚又有四不可尽的话。那四不可尽?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
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你看如今有势力的,不做好事,往往任性使气,损人害人,如毒蛇猛兽,人不敢近。他见别人惧怕,没奈他何,意气扬扬,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八月潮头,也有平下来的时节。危滩急浪中,趁着这刻儿顺风,扯了满篷,望前只顾使去,好不畅快。不思去时容易,转时甚难。当时夏桀、商纣,贵为天子,不免窜身于南巢,悬头于太白。那桀纣有何罪过?也无非倚贵欺贱,恃强凌弱,总来不过是使势而已。假如桀纣是个平民百姓,还造得许多恶业否?所以说“势不可使尽”。
怎么说福不可享尽?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又道:“人无寿夭,禄尽则亡。”晋时石崇太尉,与皇亲王恺斗富,以酒沃釜,以蜡代薪。锦步障大至五十里,坑厕间皆用绫罗供帐,香气袭人。跟随家僮,都穿火浣布衫,一衫价值千金。买一妾,费珍珠十斛。后来死于赵王伦之手,身首异处。此乃享福太过之报。
怎么说便宜不可占尽?假如做买卖的错了分文人己,满脸堆笑。却不想小经纪若折了分文,一家不得吃饱饭,我贪此些须小便宜,亦有何益?昔人有占便宜诗云:
我被盖你被,你毡盖我毡。
你若有钱我共使,我若无钱用你钱。
上山时你扶我脚,下山时我靠你肩。
我有子时做你婿,你有女时伴我眠。
你依此誓时,我死在你后;
我违此誓时,你死在我前。若依得这诗时,人人都要如此,谁是呆子,肯束手相让?就是一时得利,暗中损福折寿,自己不知。所以佛家劝化世人,吃一分亏,受无量福。有诗为证:
得便宜处欣欣乐,不遂心时闷闷忧。
不讨便宜不折本,也无欢乐也无愁。
说话的,这三句都是了。则那聪明二字,求之不得,如何说聪明不可用尽?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宁可懵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懵懂。如今且说一个人,古来聪明的。他聪明了一世,懵懂在一时。留下花锦般一段话文,传与后生小子恃才夸己的看样。那聪明的是谁?
吟诗作赋般般会,打诨猜谜件件精。
不是仲尼重出世,定知颜子再投生。
话说宋神宗皇帝在位时,有一名儒,姓苏名轼,字子瞻,别号东坡,乃四川眉州眉山人氏。一举成名,官拜翰林学士。此人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胜曹子建之敏捷。在宰相荆公王安石先生门下,荆公甚重其才。东坡自恃聪明,颇多讥诮。荆公因作《字说》,一字解作一义。偶论东坡的坡字,从土从皮,谓坡乃土之皮。东坡笑道:“如相公所肓,滑字乃水之骨也。”一日,荆公又论及鲵字,从鱼从兄,合是鱼子;四马日驷,天虫为蚕,古人制字,定非无义。东坡拱手进言:“鸠字九鸟,可知有故?”荆公认以为真,欣然请教。东坡笑道:“《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荆公默然,恶其轻薄,左迁为湖州刺史。正是: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巧弄唇。
东坡在湖州做官,三年任满朝京,作寓于大相国寺内。想当时因得罪于荆公,自取其咎。常言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分付左右备脚色手本,骑马投王丞相府来。离府一箭之地,东坡下马步行而前。见府门首许多听事官吏,纷纷站立。东坡举手问道:“列位,老太师在堂上否?”守门官上前答道:“老爷昼寝未醒,且请门房中少坐。”从人取交床在门房中,东坡坐下,将门半掩。
不多时,相府中有一少年人,年方弱冠,戴缠□大帽,穿青绢直摆,□手洋洋,出府下阶。众官吏皆躬身揖让,此人从东向西而去。东坡命从人去问,相府中适才出来者何人?从人打听明白回复,是丞相老爷府中掌书房的,姓徐。东坡记得荆公书房中宠用的有个徐伦,三年前还未冠。今虽冠了,面貌依然,叫从人:“既是徐掌家,与我赶上一步,快请他转来。”从人飞奔去了,赶上徐伦,不敢于背后呼唤,从傍边抢上前去,垂手侍立于街傍,道:“小的是湖州府苏爷的长班。苏爷在门房中,请徐老爹相见,有句话说。”徐伦问:“可是长胡子的苏爷?”从人道:“正是。”东坡是个才子,见人一团和气,平昔与徐伦相爱,时常写扇送他。徐伦听说是苏学士,微微而笑,转身便回。从人先到门房,回复徐掌家到了。徐伦进门房来见苏爷,意思要跪下去,东坡用手搀住。这徐伦立身相府,掌内书房,外府州县首领官员到京参谒丞相,知会徐伦,俱有礼物,单帖通名,今日见苏爷怎么就要下跪?因苏爷久在丞相门下往来,徐伦白小书房答应,职任烹茶,就如旧主人一般,一时大不起来。苏爷却会他的体面,用手搀住道:“徐掌家,不要行此礼。”徐伦道:“这门房中不是苏爷坐处,且请进府到东书房待茶。”
……
序言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剔,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封面那种古典的纹理和雅致的色调,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背景中去。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起来那种沙沙的声响,让人联想到在旧书店里淘到珍本的惊喜。而且,排版布局非常清晰大气,字号适中,即便是不戴老花镜看久了,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这对于像我这样喜欢沉浸式阅读古籍的人来说,简直是莫大的享受。很多古籍的版本,要么是纸张粗糙容易损坏,要么是排版拥挤让人望而却步,但这一本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优化阅读体验的,让人在享受阅读内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呵护。每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都会忍不住先摩挲一下封面,这种触感上的愉悦,是冰冷的电子阅读器完全无法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读完其中几篇颇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章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些文字的生命力是何其顽强。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解读,但其核心关乎人性的探讨,却始终如一地散发着光芒。比如,其中一篇关于古代社会治理的论述,虽然背景是几百年前的朝堂,但其中对于权力和欲望的刻画,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反复论证,放在今日的商业竞争乃至人际交往中,都有着令人悚然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不是简单的历史记录,而是一面映照我们当代困境的镜子。作者们似乎早已看穿了人性的底层逻辑,用最简洁的故事,讲述了最复杂的关系。我常常在读完一个故事后,会停下来,合上书本,静静地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那种深思后的豁然开朗,是阅读其他类型书籍难以获得的智力上的满足感。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选择和编排逻辑,体现了编辑团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眼光。我本来以为只是简单地汇编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目,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它在选材上更注重了文本的代表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很多篇章的选取角度都相当精妙,既涵盖了主流思潮,也兼顾了某些被历史低估的智慧结晶。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附带的注释和导读部分做得非常到位,既不过分浅薄地进行“白话翻译”,也没有堆砌晦涩的学术术语,而是以一种恰到好处的引导方式,帮助读者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涵。这使得即便是对传统文化接触不多的新读者,也能比较顺畅地进入文本的世界,而不是被艰深的文字吓退。这种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既满足了老饕的深度需求,也为入门者铺设了坚实的阶梯。
评分关于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我必须着重提一下它对提升个人思维框架的帮助。我发现,阅读这些经过时间沉淀的文字,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它们教会我从宏大的历史视角去看待眼前的得失,不再被短期的情绪波动所左右。传统典籍的叙事结构往往是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这使得读者在跟随其思路前进的过程中,也在无形中锻炼了自己构建复杂论证的能力。相较于快餐式的网络信息流,这种慢下来,深度挖掘一个主题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我开始尝试用更古典、更概括性的词汇来描述现代现象,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更重要的是,让我的思维拥有了更坚实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不再是漂浮不定的空想。
评分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套“国学百部典藏”系列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文化工程。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单本书的价值,更是一个体系化的知识构建。能够系统地拥有这一套书,意味着你为自己的书房,乃至为你的下一代,留下了一份可以直接接触到中华文明核心的宝贵遗产。在数字化浪潮下,实体书的收藏价值正变得越来越特殊,尤其是这种汇集了权威版本和精良制作的典藏系列,其保值增值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我购买它时,更多是出于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未来学习的投资。它不仅仅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镇宅”的,代表着一种对根源的坚守。每次看到它静静地摆在那里,都会产生一种踏实感,仿佛拥有了某种与时间对话的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