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四库全书珍赏集部 李太白文集 原大影印竖排宣纸线装1函7册 中国书店

文渊阁四库全书珍赏集部 李太白文集 原大影印竖排宣纸线装1函7册 中国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文渊阁四库全书
  • 李白
  • 诗歌
  • 古籍
  • 珍赏集部
  • 中国书店
  • 线装
  • 竖排
  • 宣纸
  • 影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苑春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书店
ISBN:9787514907117
商品编码:29928513401
丛书名: 李太白文集
出版时间:2013-03-01

具体描述

盛世修典 国宝再造

文渊阁四库全书珍赏 李太白文集

原大影印 宣纸包背装 1函7册

 

出版:中国书店

函册:1函7册

装帧:宣纸包背装

开本:16开200mm×315mm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版次:一版一次

书号:ISBN 978-7-5149-0711-7

定价:2000.00元

 

 

 

End_Of_Item_Desc

End_Of_Item_Desc

 

● 底本 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文渊阁《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御览,曾经两次覆校、两次补遗,收书全、校勘、缮写精、保存完整,学术界公认文渊阁本是《四库全书》中、有价值的版本,受世人关注。

● 精选书目 特邀研究专家,依据打造时代新善本的要求,精选《四库全书》中具学术价值、出版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善本、孤本、珍本,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推出。

● 原大影印 选用有“千年寿纸”之誉的特制高档手工徽宣,严格按照原书分册分函、版式大小影印,务求真实再现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原始风貌。

● 手工打造 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手工续纸印刷、手工装订。全书300余道制作工序,除少数几道工序,全部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以确保原汁原味,再现原书传统形制之美。

● 皇家气度 封面采用天然蚕丝织成的耿绢,按原书红、绿、蓝、灰四色配染,分别对应经、史、子、集四部。函套采用黄色团龙花绫,再现文渊阁《四库全书》皇家奢华气韵,极富欣赏价值和典藏价值。

 

《四库全书》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为宏大的文化工程,全书按照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方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为儒家经典,史为历代史书,子为诸子百家,集为各种诗文辞典。全书共36375册,收书3461种,79309卷,分装6144函,总页数238万余张,总字数近8亿,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其历史价值之高和版本价值之巨,堪称无与伦比。故该书被视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满足喜爱传统文化典籍的读者需要,打造当代新善本藏书,三希堂藏书隆重推出《文渊阁四库全书珍赏》系列。特邀学术名家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遴选出具学术价值、出版价值、收藏价值的善本、孤本、珍本,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推出,传统包背装。为忠实典籍原貌,再现原书风华,特依照原书规格、版式、大小原大原貌影印出版。

内容介绍

    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我国大部分的重要典籍,几乎涵盖了古代中国所有学术领域。而《文渊阁四库全书》是现存《四库全书》中完成早,保存较完好的一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珍赏》系列丛书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遴选出具学术价值、出版价值的典籍,以原大影印、宣纸包背线装形式陆续推出。本系列精选《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的经典文献,按“经、史、子、集”四个大类整理,分别选出每类中的具学术价值、具收藏价值的典籍陆续推出,以飨读者。 本书特点 1、首批推出经部《四书》、史部《史记》、子部《孔子家语》、集部《李太白文集》。 2、完全依循《四库全书》分函分册,原大影印,四个大类四种颜色,包背装订使读者如睹《四库全书》芳容。 3、函套采用黄色团龙纹绫,内文特制手工徽宣,具有古代皇家气度,极具欣赏价值和典藏价值

 

 

End_Of_Item_Desc
古风雅韵,墨香传世——《李太白文集》珍赏考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星河中,李白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巨星。他的诗篇,如天马行空,不羁而浪漫;他的文采,如黄河奔涌,浩瀚而磅礴。李白,这位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以其超凡的想象力、雄浑的气魄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李太白文集》,正是这位天才诗人毕生才情的集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次奉献于诸位案头的,是一部意义非凡的《李太白文集》珍赏本。它撷取了中国古代图书之精华,力求再现原作的神韵与风骨,让读者得以穿越时空,亲近这位千古诗人的心灵世界。本珍赏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此本乃清代皇家藏书之典范,汇集了历代名家之校勘与精审,其文献价值与学术地位毋庸置疑。而此次更是选择了“原大影印”的方式,将原作的每一个细节,包括纸张的纹理、墨色的浓淡、字体的形态,乃至页眉页脚、折痕破损之处,都忠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不仅仅是对文字的复制,更是对历史的致敬,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的书房,亲手翻阅那泛黄的古籍,感受其中蕴含的岁月沉淀与文化厚重。 选择“竖排宣纸线装”的形式,更是对传统装帧艺术的极致追求。宣纸,中国书画的灵魂载体,其质地细腻、吸墨性好,能够完美展现书法的韵味与墨色的层次感。竖排版式,是中国古代书籍最经典的排列方式,不仅符合传统阅读习惯,更有一种独特的仪式感和古典美。线装,作为中国传统书籍的装订方式,虽然不及现代装订的牢固,但其古朴的风格、精巧的手工,却承载着一种温润的质感和历史的温度。一函七册的精心包装,亦体现了对这部重要文献的珍视与保护,使其得以完好地传诸后世。 《李太白文集》所收录的内容,集李白一生创作之大成。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山河,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情怀;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寥,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达观旷放,李白用他饱蘸激情与才华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唐代社会风貌,更抒发了自己桀骜不驯、追求自由的理想与情怀。他的诗歌,无论是描绘山川景色的雄奇壮美,还是抒发政治抱负的慷慨激昂,亦或是表达个人情感的细腻婉转,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李太白文集》不仅在诗歌创作上独步天下,其散文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例如,他篇幅宏大、气势磅礴的《蜀道难》,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充分展现了其雄奇的想象力和驾驭文字的绝妙能力。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更是将浪漫主义推向了极致,将梦境与现实交织,营造出瑰丽奇幻的艺术世界。这些散文作品,无不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全面才华。 作为一部珍赏本,《李太白文集》不仅仅是一部阅读材料,更是一件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它将李白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以最真实、最接近原貌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页,都仿佛能听到千年前诗仙的吟哦;每一字,都仿佛能感受到他笔下的风雷激荡。对于研究李白生平、文学思想、诗歌艺术的学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对于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次与伟大诗人灵魂对话的绝佳机会。 珍藏这部《李太白文集》,不仅是收藏一部书,更是收藏一段历史,收藏一份文化,收藏一份民族精神。它提醒我们,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应遗忘那些闪耀着古老智慧与艺术光辉的宝藏。它鼓励我们,去品味那份不随波逐流的独立人格,去感受那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风骨。 这部《李太白文集》珍赏本,由中国书店精心推出,其严谨的学术考据、精湛的印制工艺,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不仅仅是对李白作品的整理与呈现,更是对中国传统出版技艺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对中国古代书籍文化的一次生动解读。 当您捧起这部《李太白文集》,指尖拂过宣纸的温润,目光穿越泛黄的书页,您将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更是在体验一种文化,感受一种传承。它是一扇窗,让我们窥见盛唐的风采;它是一座桥,连接起古今的情感;它是一杯酒,让我们与诗仙共醉。愿这部《李太白文集》珍赏本,能为您带来一次深刻而难忘的文化之旅,让李白那不朽的诗篇,在您的心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原大影印会比普通排印本更有魅力?也许是因为它保留了文献的“肌理”。这本书完美地解答了我的疑惑。它呈现的不仅仅是文字信息,更是一种历史信息。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不是因为内容晦涩,而是因为被书页上某些细微的瑕疵——也许是装订时纸张轻微的褶皱,也许是时间留下的淡淡的洇痕——所吸引。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其收录的作品本身,它本身就是一件研究中国古代印刷史和版本学的重要标本。对于那些追求极致阅读体验和收藏价值的人来说,这套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硬通货”。

评分

说实话,这种级别的古籍影印本,价格自然不菲,但当我真正拥有它之后,我明白了这份投入是值得的。它带来的精神满足感是其他任何形式的阅读替代不了的。这种竖排宣纸线装的配置,使得阅读过程变得非常仪式化,你需要放慢速度,仔细体会每一个字的位置和结构,这无形中也加深了对诗文意境的理解和记忆。我特别喜欢那种打开线装书时,书页缓缓舒展的感觉,它不像平装本那样僵硬,反而有一种温柔的服帖感。这套书的珍赏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历史的厚重感与艺术的美感完美地融合在了每一个细节之中。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古典文学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带来“现场感”的阅读材料。这套《文渊阁四库全书珍赏集部》系列,确实满足了我对“珍赏”二字的期待。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李太白的诗文,更是一种文化氛围的营造。影印的清晰度高得惊人,即便是细小的注释和校勘痕迹,也清晰可见,这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宝贵的资料,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则是一种近距离接触古代书籍装帧艺术的绝佳机会。我甚至会花时间去辨认那些墨色的深浅变化,体会当年刻工和印工的心血。这与市面上许多粗制滥造的版本有着天壤之别,体现了出版机构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责任感。

评分

坦白说,初次翻阅时,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它的物理形态吸引住了,那竖排的版式,对于习惯了现代横排的眼睛来说,起初有些挑战,但很快便沉浸其中。那种阅读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是横排文字难以给予的。尤其是欣赏那些需要反复揣摩的篇章时,竖排的布局更贴合古人的阅读习惯,让人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太白先生对饮畅谈。纸张的质地极为出色,那种温润而不失韧性的手感,即便是常年翻阅,想来也不会轻易受损。线装的工艺也极其考究,每一册都扎实得很,即便是一函七册,重量不轻,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非常棒,翻页时那种舒展自然的感觉,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

这套书拿到手,光是那份厚重感和墨香,就让人心里一颤。我一直对古代的精装本情有独钟,尤其是这种宣纸线装的,拿在手里仿佛就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打开扉页,那熟悉的字迹,那种原大影印的精细程度,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看得出来,出版方在装帧和影印工艺上是下了大功夫的,每一页的纹理、每一个细微的笔触都被忠实地保留了下来。对于一个纯粹的文本爱好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特别是对于研究李白诗歌的人来说,能看到这样近乎原貌的底本,那种感受是再精校的排印本都无法替代的。那种对古籍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