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丛 历代两浙词人小传(繁体竖排 精装) 9787807158790

浙江文丛 历代两浙词人小传(繁体竖排 精装) 978780715879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庆云 纂辑,方田 点校 著
图书标签:
  • 浙江文丛
  • 历代两浙词人
  • 词人传记
  • 文学史
  • 地方文献
  • 宋词
  • 两浙
  • 精装
  • 繁体竖排
  • 9787807158790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鸿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7158790
商品编码:29931887531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2-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浙江文丛 历代两浙词人小传(繁体竖排 精装)

定价:150.00元

作者:周庆云 纂辑,方田 点校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8071587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历代两浙词人小传》十六卷,周庆云纂辑。庆云字景星,一字逢吉,号湘舱,别号梦坡,浙江昊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人。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生于上海,光绪七年(一八八一)中秀才,以附贡授永康县教谕,例授直隶知州,均未就任。周氏早年经营丝业,中岁以改行盐业起家,为浙西巨富。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卒于上海,年七十。周氏雅好艺文,精于鉴别钟鼎彝器,工篆隶,善鼓琴,藏书十余万卷。著述极丰。凡所撰着,共四十五种,四百六十九卷,汇为《梦坡室丛书》。
  民国九年庚申(一九一O),周庆云在西溪秋雪庵重建历代两浙词人祠堂。复甄辑历代两浙词人小传,自唐迄清,得千余人,撰《历代两浙词人小传》十六卷。《小传》引书数十种,每条下皆注明出处,8每传录词人代表作若干首,间作考评。卷一至十一以朝代为序,卷十二以下附以方外、闺阁、宦游、流寓。《小传》因时代较近,收录词人以清代多,近五百家,几占全书一半,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词人皆得以列入,是清代浙江词学重要的参考文献。

目录


况周颐序
自序
卷一 唐南唐

张志和
皇甫松
南唐
徐铉

卷二 宋
钱惟演
谢绛
林逋
杜衍
叶清臣
元绛
刘述
张先
韦酿
杨适
毛滂
沈括
舒直
朱服
丁注
俞紫芝
潘元质
周邦彦
方千里
周辉
周玉晨
刘焘
叶梦得
江纬
口口本中
沈会宗
周铢
李光
陈克
潘良贵
江汉
沈与求
吴益
徐伸
刘一止
吕滨老
姚宽
趟昂
陆维之
姜特立
陈亮
关注
倪傅
葛立方
魏杞
史浩
王淮
汤思退
……

卷三 宋二
卷四 元
卷五 明
卷六清
卷七 清二
卷八 清三
卷九 清四
卷十 清五
卷十一 清六
卷十二 方外
卷十三 闺阁上
卷十四 闺阁下
卷十五 宦游
卷十六 流寓
朱孝臧 跋
西溪秋雪庵历代两浙词人祠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浙江文丛 历代两浙词人小传 一、 词之源流与两浙风韵 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独具魅力的文学体裁,它以婉转的笔触、细腻的情感,描绘出千姿百态的人生百态,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代萌芽,至宋代鼎盛,词的发展历经多个时代,其风格流派亦是百花齐放。而在这片孕育出无数文人墨客的土地上,浙江(古称“两浙”)无疑是孕育词坛巨擘的沃土。从南宋词的繁荣,到明清词的传承与创新,两浙地区涌现出一批批才情横溢的词人,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情感,为词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浙江文丛·历代两浙词人小传》正是聚焦于这一历史脉络,深入探寻自唐代至清代,两浙地区词人的生平事迹与创作风貌。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词人的姓名与作品,而是力图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词史发展脉络,展现两浙词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所呈现的风格,以及他们与时代、与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 穿越时空,品读词坛风云 本书的编撰,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置身于两浙词人创作的那个时代,感受他们笔下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创作的艰辛与辉煌。从早期的唐代词人,他们初试啼声,为词的初步形成奠定基础;到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两浙地区成为词的中心,涌现出如辛弃疾、陆游、刘过、陈亮等一批爱国词人,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家国情怀与报国热情;再到明清时期,虽然词的创作重心有所转移,但两浙地区依然有词人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关注那些家喻户晓的词坛巨匠,更深入挖掘那些虽不如巨星般耀眼,却同样为词史贡献力量的词人。通过对这些词人小传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两浙词人的群体特征,以及他们创作的多元面貌。 三、 严谨治学,还原词人风采 《浙江文丛·历代两浙词人小传》的编纂,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编者们深入梳理史料,考订词人的生平年代、籍贯、仕途、交游等关键信息,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词人形象。对于一些历史记载不清之处,编者亦会审慎考量,并给出合理的推测与说明。 在作品分析方面,本书力求简明扼要,突出词人作品的代表性与艺术成就。每一位词人的小传,都将伴随着其创作风格的简要概述,以及对一些重要作品的赏析,让读者在了解词人故事的同时,也能领略其词作的艺术魅力。本书的编排,也注重逻辑性与可读性,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与合理的叙事顺序,引导读者逐步深入理解两浙词人的世界。 四、 精装典藏,传承文化之美 本书采用精装的装帧形式,力求体现其珍藏价值。精美的封面设计,搭配清晰典雅的排版,不仅便于阅读,更赋予了本书典雅的文化气息。繁体竖排的版式,是对传统汉字书写习惯的致敬,也更契合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在翻阅间,仿佛能与古人对话,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浙江文丛·历代两浙词人小传》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件承载着文化记忆的艺术品。它将成为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对词学研究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所有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读者,案头不可或缺的良伴。 五、 购藏价值与阅读意义 本书的出版,对于以下群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文学研究者与学生:本书为研究两浙词人、词史发展,以及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与深入的解读,有助于开阔研究视野,深化学术理解。 古典诗词爱好者:对于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读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一个了解词人背后的故事,品读词作背后情感的绝佳机会,能够极大地丰富阅读体验。 对浙江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本书亦是了解浙江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的重要窗口。 收藏家与文化机构:本书的精装典藏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浙江文丛·历代两浙词人小传》是一部集学术性、文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力作,它以精湛的治学态度,生动的文字,以及精美的装帧,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关于两浙词人的百科全书。阅读本书,如同开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闪耀在词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不朽的艺术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浙江文丛 历代两浙词人小传》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精装的书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十足,那种泛黄的纸张和竖排的排版,瞬间就把人拉回到了旧时光里。我一直对江南地区的文学史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宋元以来的词学发展,浙江这片土地上可以说是群星璀璨。光是看到“两浙词人”这几个字,我的思绪就已经飘到了苏堤春晓、钱塘江潮的意境之中。这种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精心呈现,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复古,更是一种对历史的敬意。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书籍细节上的处理,字体选择得非常考究,虽然是竖排,但阅读起来并不费力,反而有一种韵律感和仪式感,让人在翻阅时,仿佛能感受到那些词人当年伏案疾书时的心境。对于真心喜爱古典文学,并且追求阅读体验的同好来说,这样的版本无疑是收藏级别的珍品。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每一次摩挲封面,都能体会到制作者的匠心独运。我期待着深入其中,去探寻那些被时间尘封的文学记忆。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我对浙江这片土地上涌现出的那些词坛巨匠们的故事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西湖的柔美、钱塘的壮阔,无疑滋养了无数词人的心灵,他们的笔下才有了那样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这本书既然是“小传”,想必会侧重于对词人生平的梳理和重要作品的简要评析。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否将这些词人的生平事迹与其创作背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某位词人在失意或得意之时,是如何将那种复杂的情感融入到格律之中,而不是干巴巴地罗列生卒年月和官职变迁。如果能有一些对他们词风演变脉络的清晰勾勒,那就更好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资料的汇集,更在于能否提供一种深入理解这些文学家的“视角”,让我们能站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去体会他们笔下的悲欢离合。我希望它能成为我理解宋词韵味的一把钥匙。

评分

这本精装本的选材和工艺,从外在就已经展现出一种典雅厚重的气质,这与历代文人墨客的形象是高度契合的。我一直认为,对于经典主题的解读,最好的载体往往是那些设计上力求回归传统的版本。这套书的出版,对于那些希望系统性了解浙江文学脉络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的馈赠。想象一下,将它置于书架之上,它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透露出一种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与珍视。不同于市面上那些批量生产的平装书,精装本的耐读性和保存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字信息,更是一种物质上的文化记忆。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能够与它精美的外表相匹配,真正做到形神兼备,为我们展现出两浙词人群像的恢弘画卷。

评分

说实话,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出版这样一套注重传统格式(繁体竖排、精装)的书籍,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我非常欣赏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出版态度。现在的很多学术资料虽然内容丰富,但在排版和装帧上常常显得过于功利化,缺乏了与读者进行情感连接的媒介。这本《历代两浙词人小传》显然走的是另一条路。它提醒我们,阅读本身可以是一种仪式,一种与历史的对话。我设想,当我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一壶茶,铺展开这本竖排的书卷,缓缓阅读那些关于南宋遗民词人或北宋豪放派代表人物的生平记载时,那种心境是完全不同的。它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阅读的行为本身就成为了一种对古典美学的致敬。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学术参考,更具备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评分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精神,就必须去阅读该地文学史上的核心人物。浙江,从范仲淹到陆游,再到后来的张炎、周密,其词风之鼎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无可替代的位置。这本书的定位是“小传”,这意味着它需要精炼而精准地捕捉每个词人的神韵。我非常好奇,在有限的篇幅内,编纂者是如何权衡史料的详略,如何平衡文学成就与个人轶事的比重。一个成功的“小传”,应当是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抓住核心人物的精髓,既不失学理性,又不失可读性。如果它能清晰地梳理出两浙词坛内部不同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传承关系,比如吴文与四明词派之间的异同,那对于深化我们对地域词学的理解将是巨大的帮助。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图,而非仅仅是孤立的个人介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