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我知道--芬兰
定价:12.00元
作者:秦怀茂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2281186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一个个美丽的国家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无数个生动的故事,孕育了数以千计的包含人类智慧和劳动结晶的成果,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面貌。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本书选取世界上极具特色的国家阿根廷,追随着书中精美的图片与优美的文字,你求知的目光将会一次一次地与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艺术、风俗、社会生活相遇。本书能为你开启一扇明亮的窗户,看到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能为你插上一双飞向未来的翅膀,随着书中的文字游弋于千姿百态的世界各地,开拓无限的想象空间。用开阔的视野打量世界,这正是作者希望送给读者的一份好的一生的礼物。
目录
千湖之国——芬兰
你先要知道的
国旗
国徽
国歌——《祖国》
国花
面积
语言
人口
首都
重要节日
货币
行政区划
与中国关系
国家概况
地理位置——世界上北的国家之一
气候特征——极夜和极昼
自然资源——多木多铜多水
政治
经济——现代版的灰姑娘童话
外交——不结盟的中立主义
芬兰家家有汽车
从摇篮到坟墓包罗万象的福利
历史文化
历史
被瑞典统治600余年
曾是沙俄的一个大公国
艰苦卓绝的独立之路
发展与今天
浪漫抒情的芬兰文学
芬兰小说和戏剧的奠基人——基维
女作家米娜·康特
尤哈尼·阿霍
的诗人——埃尔科、克拉姆苏
新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基尔皮、雷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西伦佩
伦洛特
悲情悠扬的芬兰音乐
缤纷多彩的芬兰运动
银白世界任驰骋
背夫赛名扬世界
芬兰的青少年教育
优雅有度的芬兰礼仪
城市与建筑
城市之旅
北欧白都——赫尔辛基
文化摇篮——图尔库
戏剧之都——坦佩雷
诗人之城——波尔沃
圣诞老人的居住地——罗瓦涅米
风景名胜
西贝柳斯公园
芬兰城堡
旁马古城
青铜时代墓穴群
华丽唯美的芬兰建筑
神秘而奇幻的芬兰教堂
沙皇建筑的艺术代表——总统府
别具一格的芬兰大厦
民俗与节日
传奇欢趣的芬兰民俗
萨米文化和驯鹿
萨鸟那——让你感受芬兰式的洗礼(芬兰浴)
狂欢仲夏夜
快乐圣诞节
和圣诞节有关的传说
圣诞老人的传说
圣诞袜的传说
圣诞树的传说
圣诞歌
精彩纷呈的芬兰美食
咖啡文化
黑面包王国
宴会桌上
四季美食
芬兰节日
元旦(1月1日)
主显日(1月6日)
五一节(5月1日)
耶稣升天日(5月)
圣灵降临节(5月或6月)
仲夏节(6月)
万圣节(11月)
独立日(12月6日)
圣诞节(12月24~25日)
礼物日(12月26日)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得说,这本书在“发现隐藏的芬兰”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们都知道芬兰的圣诞老人村,也大概知道诺基亚的兴衰,但这本书带我去的地方,是那些旅游地图上找不到的角落。比如,书中详细描述了芬兰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如何超越了借阅书籍的功能,成为社区的神经中枢,甚至是危机干预的前线阵地。那种对社会福利体系背后人文关怀的挖掘,非常细腻动人。再比如,对芬兰设计哲学中“功能至上”背后那层对人性的尊重,分析得入木三分。阅读这本书,就像是拿到了一把钥匙,不仅打开了芬兰的门,更是走进了一间间精心布置的、充满着实用美学和人性温度的房间。它让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的美丽,往往藏在那些看似最平凡、最日常的制度和习惯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也值得称赞,虽然这与内容本身关系不大,但在阅读体验上确实加分不少。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讲述芬兰历史脉络时,那种巧妙的切入点令人印象深刻。它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而是从一个现代的芬兰人如何看待“冬季战争”切入,再回溯到民族性格的形成。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反而更有助于理解“为何芬兰人是现在的样子”。特别是关于“国民性”的探讨,作者避免了用刻板印象来概括,而是通过讲述几个极具代表性的芬兰人的人生片段,让读者自己去拼凑和理解那种内敛、坚韧、不事张扬的民族特质。这种“让读者自己去发现”的写作手法,显得非常高明和自信,使得最终读完后,那种对芬兰的理解是内化了的,而不是被强行灌输的结论。
评分我通常比较挑剔那些打着“深度解读”旗号的书籍,因为很多都只是把现有的维基百科资料重新包装了一下。然而,这本书在处理芬兰的科技创新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时,展现出了令人信服的平衡感。它没有回避芬兰社会中存在的某些现代化阵痛,比如移民融入问题或年轻人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感。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抓住“边缘地带”的故事,比如那些生活在群岛上,坚持古老渔猎方式的老人,与那些在硅谷模式下成长的科技新贵之间的对话与碰撞。这种对社会肌理的细致梳理,使得芬兰不再是那个遥远而完美的童话国度,而是一个在进步中努力寻找平衡点的、充满生命力的现代社会。读起来,你会觉得作者的笔触是充满敬意的,但绝非盲从的赞美,而是一种基于深刻理解后的尊重。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并不高,感觉这类主题的书籍很容易写成一本乏味的教科书或者一本过度美化的旅游宣传册。但这份关于芬兰的解读,却展现出一种近乎冷峻的、毫不留情的真实感。它没有刻意去拔高芬兰在教育领域的成就,而是细致剖析了这种“人人平等”教育体系背后的压力与隐忧,比如如何在高度标准化的体系中保护个体的创造力和叛逆精神。书中对芬兰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极具画面感,特别是对拉普兰地区冬季漫长黑夜的捕捉,那种寂静、那种对光明的渴望,简直能让人感觉到皮肤上的寒意。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好,时而如同纪录片般客观冷静,时而又切换到散文诗般的抒情笔调,尤其是在描述湖泊与森林的交织时,语言的张力十足。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层次感,让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审美上的愉悦,绝非那种快餐式的读物可比。
评分这本“世界我知道”系列里关于芬兰的册子,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我原本以为,对于一个北欧国家,无非就是讲讲寒冷的天气、设计感十足的家具,再配上几张赫尔辛基的城市风光照。结果,这本书的视角简直是多维度的立体扫描。它没有落入那种走马观花的介绍陷阱,而是深入到芬兰人骨子里的那种“西苏”(Sisu)精神。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桑拿文化”那一章,它不是简单地介绍桑拿房有多热,而是探讨了桑拿如何渗透到社会结构、商业谈判乃至家庭关系的构建中。作者似乎花了大把时间与当地人交流,那种细腻的观察,比如在闷热的桑拿房里,人们如何用最少的词语进行最深层次的坦诚沟通,这种文化洞察力,远超一般的旅游指南所能提供的肤浅描述。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介绍芬兰的书,而是在参与一场为期数日的、充满热气与冰雪交替的文化体验。对我这个平时对北欧仅有模糊印象的人来说,这本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充满内在张力的国家形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