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冠军咖啡师的玩味技法 | 作者 | 门胁裕二,张华英 |
| 定价 | 49.80元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 ISBN | 9787511295361 | 出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分为3个章节,章介绍了咖啡的各种研磨方法及混合调配方法;第二章介绍了30种加入各种材料调制的特调咖啡;第三章介绍了26种添加咖啡液或咖啡粉制作的咖啡风味的甜点。从简单介绍咖啡豆的种类、研磨器具、冲煮方法等开始,综合作者经营咖啡厅11年的心得,以简单的图文方式,列举出作者多年来精心开发的各式特调咖啡、咖啡风味甜点的食谱。多种组合搭配,玩出视觉与味觉的新体验,颠覆您对咖啡的既定印象。 |
| 作者简介 | |
| 门胁裕二 Yuji Kadowaki1977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安来市。高中毕业后,便前往日本大阪的洋果子专门店学习制作西点。2001年,在意大利学习了2周浓缩咖啡Espresso的基础。回日本后,在“サルビア珈琲(撒尔维亚咖啡)”和“CAF ROSSO(罗素咖啡)”实习、进修。2002年10月,再度前往意大利。2002年11月,于日本岛根县松江市创立“CAFF VITA(维塔咖啡)”。初次参加JBC日本杯咖啡大师(Japan Barista Championship)竞赛时获得第3名。之后,连续在JBC竞赛中获奖,也在JLAC全日本咖啡拉花竞赛(Japan Latte Art Championship)中获得佳绩。2008年,在UCC Coffee Masters Espresso部门举办的中国、四国大赛上获得冠军,并于同个全国大赛上获得冠军。2010年,前往咖啡圣地——美国西雅图进行访问。作为咖啡迷恋者“COFFEE JUNKIE”,开始研发专家使用的Espresso配件并开始贩售原创的烘焙咖啡豆,2011年,接受浓缩咖啡机La Marzocco公司的咖啡机研发团队、*咖啡师团队(Top Barista Team)street team的委托。2012年,担任JLAC全日本咖啡拉花竞赛的评审委员长。同时,担任专门贩售浓缩咖啡机的LUCKY COFFEE MACHINE公司专属的咖啡师,除了在展示会上示范咖啡冲煮方法外,还担任该公司咖啡讲座的讲师。另外也担任RECRUIT公司网站“家庭咖啡馆(おうちカフェ)”单元的执笔、监修者。 |
| 目录 | |
| 序言…6 Part 1 美味咖啡的冲泡方法…7 开始之前 /关于咖啡…8 咖啡豆&混合调制…8 研磨方法&咖啡豆研磨机…10 各种咖啡杯的正确用途…10 依器具区分的美味冲煮方法…12 滤纸滴漏法 paper drip…15 塞风壶 siphon…17 爱乐压 aero press…20 法式滤压壶 french press…24 浓缩咖啡机 espresso machine…26 奶泡的调制方法 about steamed milk…29 即使没有浓缩咖啡机…33 不用咖啡机调制的Espresso风味浓咖啡…33 萃取拿铁使用的浓咖啡 espresso-like coffee for 'caffè latte'…34 萃取冰沙使用的浓咖啡 espresso-like coffee for 'granita'…35 萃取阿芙佳朵使用的浓咖啡 espresso-like coffee for 'affogato al caffè'…36 萃取南瓜咖啡使用的浓咖啡 espresso-like coffee for 'coffee squash'…37 萃取调酒咖啡使用的浓咖啡 espresso-like coffee for mixology coffee…38 萃取咖啡调酒使用的咖啡 coffee for coffee cocktail …41 Column专栏 那一年,我在意大利的咖啡馆…32 サルビア珈琲 (撒尔维亚咖啡)…44 CAF ROSSO(罗素咖啡)…45 咖啡豆的烘焙色泽…80 CAFF VITA(维塔咖啡)…110 Part 2 特调咖啡 · 菜单…47 咖啡柠檬 caffè limone …48 干卡布奇诺 dry cappuccino …50 咖啡鲜橘 caffè arancia …51 樱花 sakura …52 咖啡冰沙 caffè shakerato …54 暮光咖啡 twilight …55 法瑞多特浓咖啡 caffè freddo …56 巧克力咖啡 caffè cioccolato …57 冰香蕉摩卡 iced banana mocha …58 生姜咖啡 caffè ginger …59 蜂蜜玛奇朵 honey macchiato …60 麦芽特调咖啡 caffè marsh …61 法瑞多浓缩咖啡 espresso freddo …62 杏仁拿铁 almond caffè latte …63 巧克力康宝蓝 chocorata con panna …64 雪克咖啡 coffee shaker …65 酒香咖啡 winy coffee …66 白摩卡咖啡 white mocha …67 巧克派咖啡 choco pie …68 枫糖开心果拿铁 maple pistachio latte …69 焦糖奶香咖啡 caramel creamer …70 饼干雪克冰沙 cookie shaker …71 枫糖咖啡雪泥 caffè maple smoothie …72 枫糖香蕉拿铁 maple banana latte …73 糖栗子拿铁 marron latte …74 甜蜜人生 dolce VITA …75 红眼咖啡 red eye …76 意式椰子咖啡 cocco espresso …77 香草雪克咖啡 caffè vanilla shaker …78 啤酒咖啡 caffè beer …79 Part 3 咖啡风味甜点 · 菜单…81 冰激凌咖啡水果冻…82 咖啡牛奶泡芙…84 咖啡风味马卡龙…85 咖啡风味的烤面包片…86 咖啡费南雪金砖蛋糕…87 咖啡侬格酥…88 咖啡蓝莓马芬…89 咖啡牛奶糖…90 生巧克力…91 提拉米苏…92 法式咖啡达克瓦兹…93 苹果咖啡蛋糕…94 瑞士卷…95 软饼干佐咖啡糖霜…96 咖啡磅蛋糕…97 西班牙油条…98 焦糖布丁…99 意式浓缩咖啡松饼…100 拿铁欧蕾果冻…101 咖啡法式吐司…102 布朗尼…103 意式浓缩咖啡大理石戚风蛋糕…104 咖啡薄烤饼…106 咖啡葡萄柚小冰砖…107 法式巧克力蛋糕…108 咖啡意式脆饼…109 |
| 编辑推荐 | |
| 品尝咖啡不只是一种享受,还能是件快乐的事。“如果需要特殊器材才能煮出的好喝咖啡,就交给专门店吧”。我们只要了解*基础的知识和工具,掌握要领就能轻松冲煮出好喝的咖啡。不用太繁复的步骤,即可变化出一杯风味与众不同的特调咖啡。与咖啡一起吃的甜点,如果也能做成咖啡风味,就能让咖啡在味蕾上激荡出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喜爱咖啡的您,不妨跟着作者,一起轻松“玩味咖啡”吧!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老实说,我原本对“玩味技法”这个标题有点警惕,总担心它会流于花哨的技巧展示,缺乏实操价值。然而,这本书真正展现的“玩味”,其实是建立在对基础极度熟稔之上的自由发挥和创新。我留意到其中对于“非传统发酵”处理法的探讨,那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复制网上的流行做法,而是深入分析了微生物环境与时间控制对风味极值的影响。这种探索精神,非常鼓舞人。它不是教你成为一个复刻者,而是鼓励你去成为一个实验家。书中对不同冲煮设备微调的敏感性分析也极其到位,比如同一款磨豆机,在不同转速下对研磨颗粒分布的细微影响,这种级别的细节控制,正是区分“会做”和“精通”的关键所在。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框架,让你学会去质疑每一个既定的参数。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教材那样板着脸孔,反而带有一种老派匠人的叙事腔调,仿佛作者正坐在你对面的吧台,一边为你磨豆,一边娓娓道来他多年沉淀下来的经验和教训。他的文字里充满了对咖啡豆的敬畏和对流程的尊重,语气中没有丝毫的傲慢,只有一种温和的引导力。我读到某个关于萃取不足的段落时,作者写道:“每一次失误,都是咖啡豆在告诉你,它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子。” 这种拟人化的表达,瞬间拉近了读者与咖啡之间的距离,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反而成了一种与伙伴对话的体验。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我在其他技术书籍中极少获得的。它让你感觉,你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位导师的陪伴。
评分从实操工具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附录部分简直是为资深咖啡师量身打造的效率提升神器。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品鉴笔记系统构建”的那一章。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且可定制化的表格和记录逻辑,用以追踪和对比不同变量下的感官表现。这远远超出了市面上常见的“记录一下风味描述”的层面,它涉及到如何量化那些主观感受,并将其转化为可供下次迭代的硬数据。对于需要进行杯测对比或产品开发的人来说,这种方法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而且,书中对常用设备的维护与校准也给出了非常细致的步骤分解,考虑到很多咖啡师往往因为设备状态的波动而导致出品不稳定,书中提供的这些“除错手册”无疑能帮我们省去大量的摸索时间。这本书的实用性,是建立在对专业流程深度理解的基础上的。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以为它会停留在基础的“如何冲煮一杯好咖啡”的层面,但翻开目录后,我才发现自己低估了作者的野心。它似乎在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咖啡风味宇宙观。书中对于不同产区豆子的化学成分变化、烘焙曲线与风味物质的复杂关联,都有着令人拍案叫绝的阐述。那些关于萃取动力学和水质对口感影响的章节,写得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即便是初学者,在作者的引导下也能艰难地触及到一些高阶的科学概念。我尤其欣赏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物理化学过程解释清楚,让原本晦涩的知识变得可以被感知。这种将科学严谨性与可读性完美结合的能力,在咖啡书籍中是相当罕见的。读完几页,我感觉自己对“为什么”的理解,比过去几年自己摸索出来的“怎么做”要深刻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封面那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种专业与匠心的气息。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咖啡相关的书籍汗牛充栋,但这本书的质感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那种略带哑光的触感,即便是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版式上的设计,那些精致的拉花图示和设备分解图,排版得井井有条,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艺术的美感。光是看着这些图谱,就能想象出作者在内容编排上花费的心思。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每一页的文字,但仅凭这外在的呈现,就已经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它绝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操作手册,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我相信,当触手可及的物理体验如此出色时,其内在的知识体系必然也是经过精心打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