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醒世恒言/全民阅读国学普及读本
定价:19.80元
作者:冯慧娟
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46974408
字数:
页码:15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醒世恒言/全民阅读国学普及读本》是“三言”中的第三本,刊刻于天启七年(1627年),有人认为此部是冯梦龙模仿说书人口气,自己创作的,内中多为明朝故事,从中可看到明代社会百态,是考察明时社会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所谓恒言,即是习之不厌,流传可恒久者。
目录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卖油郎独占花魁
灌园叟晚逢仙女
大树坡义虎送亲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刘小官雌雄兄弟
苏小妹三难新郎
金海陵纵欲亡身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作者介绍
文摘
《醒世恒言/全民阅读国学普及读本》:
秋公含着眼泪进狱。邻里又寻些酒食,送至门上。那狱卒谁个拿与他吃,竞接来自去受用。到夜间,将他上了囚床,就如活死人一般,手足不能少展。心中苦楚,想道:“不知哪位神仙救了这花,却又被这厮借此陷害。神仙呵!你若怜我秋先,亦来救拔性命,情愿弃家人道。”一头正想,只见前日那仙女冉冉而至。秋公急叫道:“大仙救拔弟子秋先则个!”仙女笑道:“汝欲脱离苦厄么?”上前把手一指,那枷扭纷纷自落。秋先爬起来,向前叩头道:“请问大仙姓氏。”仙女道:“吾乃瑶池王母座下司花女,怜汝惜花志诚,故令诸花返本,不意反资好人谗口。然亦汝命中合有此灾,明日当脱。张委损花害人,花神奏闻上帝,已夺其算。助羽,俱降大灾。汝宜笃志修行,数年之后,吾当度汝。”秋先又叩首道:“请问上仙修行之道。”仙女道:“修仙径路甚多,须认本源。汝原以惜花有功,今亦当以花成道。汝但饵百花,自能身轻飞举。”遂教其服食之法。秋先稽首叩谢起来,便不见了仙子。抬头观看,却在狱墙之上,以手招道:“汝亦上来,随我出去。”秋先便向前攀援了一大回,还只到得半墙,甚觉吃力。渐渐至顶,忽听得下边一棒锣声,喊道:“妖人走了,快拿下!”秋公心下惊慌,手酥脚软,倒撞下来,撤然惊觉,原在囚床之上。想起梦中言语,历历分明,料必无事,心中稍宽。正是:
但存方寸无私曲,料得神明有主张。
……
序言
这本书的翻译或校对工作做得相当到位,几乎找不到任何令人出戏的语病或者不通顺的语句。在我阅读其他一些同类书籍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生硬的词汇堆砌,或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学术性”而牺牲了阅读的流畅性。但在这本书里,无论是长句的结构还是短句的节奏,都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顺畅感。特别是对于一些晦涩的典故和复杂的概念,作者似乎总能找到最贴切、最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进行阐释,使得那些原本可能令人生畏的知识点也变得平易近人。这种对语言艺术的精益求精,无疑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的舒适度和可读性,让读者能够更专注于内容本身而非文字的障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初拿到手时,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烫金的字体就透着一股雅致的书卷气。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行距和字号的把握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伏案读书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内页纸张的选择也很有考究,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而是带着淡淡米黄色的纸张,读起来非常柔和舒适,仿佛能感受到制作者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翻开扉页,前言部分简练而有力地阐述了该系列丛书的立意,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的愿望,让我对接下来要阅读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尤其值得称赞的是,随书附带的那张精美的书签,设计古朴又不失现代感,每次翻阅都能带来一份小小的惊喜。总的来说,从视觉到触觉,这本书都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的阅读享受,这无疑是优秀书籍的一个重要标志。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沉浸在这本书的文字世界里,它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叙事的张力与语言的精准。作者的笔触老辣而细腻,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每一个角色仿佛都带着鲜活的生命力站在你面前,他们的挣扎、抉择和命运的无常,都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共鸣。故事的结构安排得极为巧妙,情节跌宕起伏,却又逻辑严密,常常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设置转折,让人拍案叫绝。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于环境氛围的烘托,那些描绘景物的文字,不仅是背景,更是情绪的延伸,读到紧张处,周遭的空气似乎都在凝固;读到释然时,文字里又充满了温暖的光亮。这种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读完后却又流连忘返,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对白和情节的巧妙布局。
评分坦白说,最初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购入此书,毕竟市面上同类主题的书籍太多了,很难找到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然而,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守正创新”。它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现代的解读视角和批判性思维,使得这些经典内容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能够与我们当代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对话。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思考,如果放在今天,书中的人物会如何应对相似的困境?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阅读的体验变得立体而鲜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可以供人消遣的作品,更像是一位智者在耳边低语,引导我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之道,其蕴含的人生哲学价值,远超其纸面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对文学史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在对传统文学脉络的梳理上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史实或作品简介,而是通过深入剖析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文化思潮如何影响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作者似乎有着深厚的学养,能够穿梭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中,将复杂的文化现象用清晰、富有洞察力的语言阐释出来,打破了许多我之前存在的认知壁垒。尤其是一些观点,极具启发性,促使我必须停下来,合上书本,开始进行自己的思考和联想。这种“引导式阅读”的体验是极其宝贵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碰撞与拓展,让我对所读内容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