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周易经传译注 | 作者 | 李申 主撰 王博,王德有,郑万耕,廖名春 同撰 |
| 定价 | 32.00元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ISBN | 9787101129922 | 出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周易经传译注》以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所收王弼注本为基础,对《周易》经文及《易传》内容作出了的翻译和简注,并每卦予以解题,说明该卦主要内容。 |
| 作者简介 | |
| 李申,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儒教研究室主任。著有《四书集注全译》、《中国儒教史》等。 王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主要研究古代中国哲学,尤其偏重于。著有《无奈与逍遥:庄子的心灵世界》、《思想的史官特色》、《易传通论》、《庄子哲学》等。 |
| 目录 | |
| 序 译者说明 一 历史的回顾和本译本的基本原则 二 《易经》的思想价值 三 对几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的认识 四 元亨利贞说 五 体例 周易上经 周易下经 易传 《系辞上》译注 《系辞下》译注 《说卦传》今译 《序卦传》今译 《杂卦传》今译 再版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1.《周易经传译注》是对传世经典《周易》本经及《易传》全文的完整整理,由李申、王博、王德有、郑万耕、廖名春五位专家共同解读,易学大家朱伯崑先生为本书作序。 2. 参考古今重要注译本,择要吸取*为历代学者公认的部分,做出了贴近《周易》本义的解释。译注文字简洁晓畅,可读性强。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的选择,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出版方的诚意。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阅读体验的人,翻阅书籍时,纸张的触感、油墨的气味、以及书本的重量和展开时的平整度,都是影响阅读心境的重要因素。这本书的用纸细腻,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最细小的注释文字,也一览无余,毫无模糊或重影。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在多次翻阅后,书脊依然保持得很好,没有出现松动或“书褶”,这对于我这种习惯将书摊开来对照阅读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市面上很多同类型的书籍,读几次就开始散架,或者内页合拢得很紧,阅读体验大打折扣。这款设计显然考虑到了长期使用的需求,使得每一次拿起它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庄重的文化交流,而不是对一本易耗品的粗暴对待。
评分从一个带着实用目的的读者的角度出发,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具匠心。它不是那种将原文、译文、注释堆砌在一起的混乱组合。作者显然花了很多心思在“信息架构”上。它采用了清晰的分栏和恰当的留白,使得读者在主文、译文和背景注释之间切换自如,视线流转非常顺畅。特别是一些复杂的图示或者表格的插入,都恰到好处,没有打断阅读的连贯性,反而起到了很好的辅助理解作用。我之前读过一本同主题的书,为了查阅注释,得不断地在书页和书末的附录之间来回翻找,非常令人沮丧。但这本书的“随注随看”设计,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让我能更沉浸于文本本身,而不是被繁琐的查阅工作所困扰。这种对阅读流程的深度优化,是优秀工具书不可或缺的品质。
评分我对这类经典著作的评价标准,通常会聚焦在“可读性”和“现代关联性”上。很多译注本虽然内容详实,但译文的口吻过于呆板,读起来像是生硬的翻译腔,完全失去了原著的韵味和哲思的流动感。然而,这本书的译注部分,我必须给个大大的赞。它在保持原文精准性的基础上,大量引入了现代的语境和生活化的表达,使得那些看似遥远的古代概念变得鲜活起来,仿佛是当代智者在与我对话。特别是有些晦涩的爻辞,译者通过一些巧妙的比喻,一下子就点亮了理解的路径。这种“信、达、雅”的平衡把握得非常到位,既是对古人的忠诚,也是对今人的关怀。读完某几个章节后,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了一个微妙的转变,不再是机械地背诵口诀,而是真正开始思考背后的逻辑和哲学意蕴。这种层次感的提升,是评价一本优秀古籍译注的关键。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注”的部分抱有很高的期望,因为很多时候,“注”才是真正体现编者功力和深度的环节。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资料的引用和考据的严谨程度,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感到十分信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解释字面意思,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历史时期学者对同一段落的不同解读,并且清晰地梳理了这种演变脉络。比如,书中对某个关键概念的阐释,它会引用魏晋玄学家的看法,接着对比宋代理学的观点,最后总结出现代学界的主流理解,这种多维度的比较分析,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理解层次。它没有急于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辨。对于追求学术深度,希望建立完整知识体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极佳的参照系和坚实的基础,而不是简单的碎片化知识点。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典雅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我平时对传统文化挺感兴趣的,尤其是那些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的经典,但很多时候,原典的文字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非常讲究,读起来眼睛很舒服,没有那种廉价印刷品的刺眼感。装帧设计上透露着一种对经典的敬畏,这一点非常加分。我特别喜欢它在侧边留出的空白区域,这对于喜欢做笔记和思考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随时可以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疑问。整体来看,它不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都觉得很有分量。那种沉甸甸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穿越千年历史带来的文化积淀。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古代智慧,又对书籍的物理质感有较高要求的读者来说,这本绝对是首选的实体书版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