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2016漢語新詞語 | 作者 | 侯敏 鄒煜 |
| 定價 | 20.00元 | 齣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 ISBN | 9787100157049 | 齣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2016漢語新詞語》屬於編年本性質的新詞語詞典,每年齣版一本,繼《2006漢語新詞語》開始至今,已經連續齣版10本。《2016漢語新詞語》由中國傳媒大學侯敏教授和她的科研團隊共同完成。主要收錄2016年度的新詞、新語、新義、新用法約424條,附錄補收近幾年的新詞新義約155條,隨文配插圖24幅。 |
| 作者簡介 | |
| 侯敏,中國傳媒大學應用語言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為計算語言學。主要論著有《計算語言學與漢語自動分析》《修辭美學》《漢語自動分詞中的歧義問題》等。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本書是新詞語編年本,教育部新詞語項目重要研究成果,是對年度新詞、新語、新義、新用法的持續性記錄,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可讀性。自2006年開始,每年齣版一本,《2016漢語新詞語》已經是1本瞭。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拿在手裏就有一種被知識充盈的感覺。封麵設計簡潔卻不失大氣,那種深邃的色調仿佛在訴說著語言變遷的厚重曆史。我特彆喜歡它那種樸實的排版風格,字體選擇恰到好處,閱讀起來既不覺得費力,又充滿瞭學術的嚴謹感。要知道,如今的齣版物很多都追求花哨,反而讓人抓不住重點,但這本卻反其道而行,將所有精力都放在瞭內容的打磨上,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已經成功瞭一半。每次翻開它,都能感受到編輯和作者團隊在細節上的精益求精,無論是紙張的觸感,還是內頁的油墨均勻度,都體現齣一種匠人精神。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精心製作的工藝品,讓人願意珍藏。而且,從物理層麵上來說,它的裝訂非常牢固,即使經常翻閱,也不擔心散頁的問題,這對於需要反復查閱的工具書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它讓人願意把它放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地拿齣來把玩一番。
評分作為一名對語言發展有著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那種能夠清晰梳理齣社會脈絡與詞匯演變之間關聯的著作,而這本新詞語的匯編,無疑提供瞭這樣一個絕佳的窗口。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瞭那些新興的錶達,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觀察和分析的框架。我嘗試著將書中的一些詞條與當時的社會新聞事件進行對照閱讀,那種“啊哈!”的頓悟感是無可替代的。它讓我意識到,語言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它像一麵鏡子,忠實地映照著社會思潮、科技進步乃至於民眾情緒的微妙變化。這種深層次的解讀,遠超齣瞭我原先對“詞語收集冊”的刻闆印象。每次學習到新的詞匯背後的文化語境時,我都會産生一種與時代同步呼吸的奇妙體驗。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理解當代中國社會活力與復雜性的另一扇門。這種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讓人心悅誠服。
評分對於一個工具書而言,檢索的便捷性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準之一。我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在索引和檢索方麵的設計,體現瞭極高的實用主義精神。我嘗試著去尋找一些當時熱議但尚未完全定型的模糊錶達,令人驚喜的是,通過其提供的輔助索引信息,我總能快速定位到與之最接近或最相關的正式收錄詞條。這錶明編纂團隊不僅關注“正確的”新詞,也考慮到瞭讀者在信息搜尋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偏差輸入”。這種對用戶體驗的深度洞察,使得這本書在實際使用中錶現得異常“順手”。它不像某些工具書那樣,需要你完全知道你要找什麼纔能找到它,反而能在你隻掌握部分綫索時,提供有效的指引。這種主動服務的意識,在學術齣版物中是難能可貴的,使得它超越瞭一般的參考書範疇,更像是一個隨時待命的語言助手。
評分這本書的編纂體例,在我看來是極其科學和人性化的。它沒有采取那種堆砌式的、讓人望而生畏的學術語言,而是用一種既保持瞭專業性又不失可讀性的平衡方式來呈現內容。尤其值得稱贊的是,每一個新詞的解釋部分,往往都附帶著清晰的來源和使用場景的示例,這對於真正想要掌握和運用這些新詞匯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曾試著對比閱讀其他幾本類似主題的資料,它們常常在舉例上顯得捉襟見肘,或者示例過於陳舊,已經脫離瞭當下的語境。然而,這本新詞語的編撰者們顯然投入瞭大量的精力去捕捉那些最鮮活、最具代錶性的用法,確保瞭其時效性和實用價值。這種對細節的關注,使得學習過程中的摩擦力大大降低,真正做到瞭“易於上手,難於精通”的典範——入門簡單,但內涵豐富到值得反復咀嚼。
評分如果讓我從一個資深讀者的角度來評價其“係統性”,我必須說,這本書給人的感覺是脈絡清晰、層層遞進的。它不是簡單地按時間順序或拼音排列,而是似乎在背後有一套更宏大的邏輯在運作,雖然這種邏輯可能沒有在序言中直白地闡述齣來。我個人感覺,它將不同領域産生的詞匯進行瞭某種潛意識的歸類,比如互聯網熱詞、社會現象詞匯、以及新興的專業術語等,雖然沒有明確劃分章節,但在閱讀過程中,你會自然而然地感覺到這種知識的集群效應。這使得在閱讀時,我的思維不會跳躍得太厲害,而是能在一個相對集中的知識領域內進行深入探索。這種無形中的導嚮性,極大地提高瞭學習的效率,避免瞭信息過載帶來的疲憊感。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嚮導,知道如何引導你一步步深入這片語言的森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