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婚恋中男人不能犯的100个错误 | 作者 | 廖康强著 |
| 定价 | 35.00元 | 出版社 | 朝华出版社 |
| ISBN | 9787505420762 | 出版日期 | 2009-05-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大16开 | 商品重量 | 0.522Kg |
| 内容简介 | |
| 婚恋是人生的重要一课。恋爱是否幸福,婚姻是否和谐。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你的生活中是充满甜蜜、幸福,还是拥塞着埋怨、争吵,都取决于你的选择。 该书旨在将人们在婚恋中容易犯的错误告诉读者,让你不犯或少犯这些错误,从而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与心爱的人共度美好的人生。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恋爱时男人可能犯的27个错误 1.想爱却不敢说出口 2.情陷爱情“错觉” 3.邀请对方时表现得过于绵软 4.给女孩留下糟糕的印象 5.用伪装来获得爱情 6.约会时过于紧张 7.约会时谈吐失当 8.恋爱时急于求成 9.用错误的方式拒绝 10.错误的分手方式 11.因为自卑不敢去爱 12.失去理智的嫉妒 13.脚踏几条船 14.狗熊掰玉米 15.误会女友的“身体暗示” 16.不敢主动亲昵 17.贬低恋人的亲友 18.有了爱情丢了亲情 19.女孩的心事猜不透 20.只相信一见钟情 21.不懂女人心 22.爱得密不透风 23.用金钱来衡量爱情 24.求爱不成的疯狂 25.失恋后陷入绝望 26.只要努力就追得到 27.爱上已婚女人 第二章 男人在结婚前可能犯的17个错误 28.害怕失去自由而拒绝婚姻 29.距离不是爱情的障碍 30.“迷信”思想作祟 31.为“利益”结婚 32.拖泥带水的爱情 33.为报恩而选择婚姻 34.结婚仅仅因为外在吸引 35.无谓的“处女”情结 36.不顾原则地讨好恋人 37.好马不吃回头草 38.弄巧成拙的求婚方式 39.填补爱情“空白”仓促结婚 40.忽视生活习惯的差异 41.只谈恋爱不结婚 42.婚姻是一种拖累 43.老婆要是好的 44.忽视婚前体检 第三章 男人在婚后与妻子相处时可能犯的38个错误 第四章 男人在应付婚姻危机时可能犯的11个错误 第五章 男人 在婚后与家庭其他成员相处时可能犯的7个错误 |
| 编辑推荐 | |
| 很多人在困惑:我全身心地付出,可为什么还是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爱情。 是我做错了吗 当然,是你做错了。更重要的是,你错了却还不自知!爱与被爱是世界上*幸福的事情,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感情站。 要拥有一段美好的婚恋,需要的不只是爱情…… “结婚前睁大眼睛,结婚后半闭眼睛。” ——这便是抓住幸福生活所必需的心态和智慧。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书刚翻了几页,就被作者那种直击灵魂的犀利给震住了。它不像市面上那些矫揉造作的情感指南,只会说些空泛的“要沟通”、“要理解”。这本书更像是你那位阅尽千帆、说话刀刀见血的叔叔,坐在你对面,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现实。我尤其喜欢它对“框架感”的探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关系里下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一个“乞求方”的位置,生怕对方不满意,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本书没给你提供什么速效药,反而像是一剂苦口的中药,让你不得不面对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真实需求和错误姿态。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所谓的“爱”,其实是我们自己对“被需要”的一种病态依赖。读到关于“情绪价值”那一章时,我简直拍案叫绝,它清晰地剖析了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努力付出,到头来却总是感觉自己像个笑话,根源在于把“付出”等同于“价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强迫你停止自我感动,真正去审视自己在这段情感拉锯战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及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步履维艰的相处模式,到底哪里出了岔子。它不是教你怎么取悦别人,而是教你怎么先成为一个完整且有价值的自己。
评分老实说,我本来对这类“教你如何做男人”的书是抱持着一种审视甚至嗤之以鼻的态度,总觉得它们带有强烈的说教意味和性别刻板印象。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腔调,而是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玩家,在复盘自己或他人的“惨痛教训”。内容上,它对“得失心”的分析极其到位。我们总以为在感情里要“大方”,要“不计较”,结果反而让自己吃了闷亏,被对方拿捏。这本书却提出了一个反直觉的观点:适度的边界感和对自我底线的坚持,才是维护长期关系稳定的基石。它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那些瞬间就能让人产生共鸣:“哦,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犯这种蠢!”比如关于“过度解释”的章节,我过去总觉得解释清楚是负责任的表现,但书里却指出,当你的解释成了对方控制你的工具时,沉默比任何辩白都更有力量。这种对人性微妙之处的洞察,让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既痛苦又酣畅淋漓,因为它揭示了我们不愿意承认的弱点。
评分这本书的笔触非常细腻,尤其是在探讨那些微妙的、难以言喻的情感电流方面。它不像很多心灵鸡汤那样只谈“心”,而是深入到行为模式的层面,进行解构。我最受启发的是关于“期望管理”的那一章。我们往往把伴侣当成一个能够完全满足我们所有心理需求的“全能容器”,一旦对方的表现不如预期,便迅速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指责欲。这本书巧妙地引导读者去梳理自己对伴侣的“隐性期望”——那些我们从未说出口,却要求对方必须做到的事情。它要求读者去区分“需要”(Needs)和“想要”(Wants),并学会如何健康地表达后者,而不是将其包装成前者来施压。这种由内而外的重塑,非常具有操作性。它不是一套僵硬的模板,而是一套思维框架,让你在面对新的情感挑战时,能够迅速套用这套逻辑去分析和应对,而不是凭感觉乱撞。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待过去一些争执的角度完全变了,多了一层理解,少了一分冲动。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生硬地罗列规则,更像是提供了一个诊断工具箱。我从头到尾都在做自我对比,每读到一个“错误”,都会在心里默默给自己的过往行为打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的部分。很多时候,男人容易陷入一种“解决者”的思维定势,伴侣只是想倾诉,我们却急于递上解决方案,结果反而让对方感觉不被理解。这本书清晰地区分了“倾听的艺术”和“行动的必要性”,提醒我们,在特定的情境下,比起一个“解决方案”,一个温暖的拥抱或一句“我理解你的感受”要值钱一万倍。此外,它对“时间管理”在亲密关系中的体现也做了深入探讨,比如“无效陪伴”的杀伤力,那真是太真实了。我总以为只要人到场了就是陪伴,看了这本书才明白,那种心不在焉、眼睛还盯着手机的“在场”,对伴侣的伤害是累积性的。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心理体检,发现了很多自己从未察觉的“隐疾”。
评分初读这本书时,我感觉有些刺耳,因为很多内容直指现代男性在婚恋中常常自我麻痹的那些舒适区。它没有给你灌输任何“霸道总裁”式的幻想,而是极其务实地谈论“责任”与“松弛感”的平衡。我特别欣赏作者对“被动式承诺”的批判。很多人在关系中总是“等一等再说”、“等时机成熟”,把重要的决定无限期拖延,美其名曰“成熟稳重”,实际上是对关系推进的恐惧。这本书毫不留情地指出,这种拖延本身就是一种拒绝负责任的表现。它提醒我们,爱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需要持续的、主动的投入和确认。另外,它对“面子工程”的剖析也让我深思。我们常常为了在朋友面前或社会认知中保持“成功人士”的形象,而在家里扮演一个不真实的、情绪稳定的角色,把所有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都内化。这本书则强调,健康的亲密关系首先是一个可以卸下所有伪装的安全港湾,而维护这个港湾,需要极大的勇气去暴露自己的不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