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
定价:15.00元
作者:李毓秀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26460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人必读的国学经典 ★荟萃儒释道三家经典 涵盖经史子集精华★专业古籍整理团队 历时六年的成果荟萃★内容更全 译注更精 字体够大 阅读更宜同类好书推荐★中华经典诵读教材product../23563475.html★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product../23841156.html>
内容提要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具体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是中国文化的典范。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十善业道经》出自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为其十一品《十德六度》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目录
作者介绍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学者、教育家。
文摘
序言
坦率地说,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给我提供一些应对人际关系复杂性的“万能钥匙”。抱着这种略显功利的心态开始阅读,我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关于“自我完善”的深刻洞察。这本书并没有直接教你怎么去“控制”别人,而是反复强调如何“约束”自己。比如,关于“不妄语”的阐述,不仅仅是关于不说谎,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言语的力量和对心念的约束。这让我开始关注自己说话的语气和用词,发现很多时候,冲突的根源并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表达方式上的傲慢或急躁。书中对于“慎独”的论述,更是击中了我。在现代社会,我们总以为只要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体就足够了,但这本书强有力地提醒我们,真正的品格,是在无人监督时的行为模式中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由外而内的转变,是任何技巧性的书籍都无法给予的。它提供的是一种世界观,一个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的底层操作系统。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里就觉得沉甸甸的,不仅仅是纸张的厚度,更像是一种历史的重量压在心头。我通常对这种传统经典类的书籍抱持着一种敬畏又好奇的态度。这次翻阅,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装帧设计非常典雅,那种内敛的古朴感,让人忍不住想慢下来,去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句。内容上,我发现它不像某些说教式的读物那样枯燥乏味,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故事和原则,将那些高远的道理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比如,对于待人接物中的谦逊和礼让,书中描绘的情境非常贴近生活,让我很容易就能联想到自己在处理类似情境时的不足。更让我惊喜的是,不同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处理得非常流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循循善诱地引导你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初读时,我只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某些理念应用到我与家人、朋友的交往中,效果立竿见影。这种即时的反馈,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深入研读下去的动力。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现代快节奏生活所忽略的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
评分这套书的字体选择和纸张质感,让我觉得它很适合作为传家之宝收藏。每一次翻开,那种油墨的清香和纸张的韧性,都传递着一种久远而珍贵的感觉。我注意到,在讲解“知错能改”的部分,无论是哪个篇章,都流露出一种极其宽厚的态度,它承认人非圣贤,关键在于面对错误的勇气和行动。这不像某些教条主义的文本,一旦犯错就陷入无尽的自责。这本书提供的更像是一个持续进化的路径图。我发现,阅读这些经典,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你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这是因为你的生命经验在不断丰富。三年前读到某段话可能只是觉得“有道理”,但今天,结合了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再去看,那句话的重量和意义会瞬间翻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复读性”和“成长伴随性”,它不是一次性的知识获取,而是一场持续数十年的自我对话,一本永远不会读完的成长指南。它教会我,最好的投资,永远是对自己心性的雕琢。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于这种汇编类的经典,总担心内容会显得零散和缺乏整体性,毕竟《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三者在侧重点和年代背景上都有显著差异。但这本书的编排者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他们没有生硬地将三者并置,而是通过精妙的版式设计和注释的配合,构建起一个内在的联系网络。例如,在论述孝道的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儒家规范到道家思想乃至佛教因果律的递进与互补。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那些看似陈旧的条目时,所提供的现代生活背景下的解读范例,这极大地拉近了古籍与现代读者的距离。以往阅读这类古文,常常需要频繁查阅工具书,但这次的阅读体验要顺畅得多。文字的排版清晰有力,关键的关键词句都有恰到েরই的强调,这让我在快速阅读的同时,也能确保重要的精神内核被准确捕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是简单地复述,而是在现代语境下,为传统智慧提供了一座坚实的解读桥梁,让那些晦涩的教诲变得鲜活而具有操作性。它促使我反思,如何在保持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坚守住那份朴素的道德底线。
评分我通常在睡前阅读,喜欢那种能让人内心沉静下来的文字。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安定感。它不像那些强调情绪激昂的畅销书,而是像一杯温润的清茶,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其回甘。我发现,当我对某个章节产生疑惑时,这本书的某些看似不经意的旁注或引用,恰恰能提供关键的启发点,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是什么”。尤其是涉及到因果报应的部分,它并没有采取恐吓式的笔法,而是以一种宇宙规律的宏大视角来阐述,让人心生敬畏,自然而然地对“作恶”产生一种距离感。这种由敬畏生出的自律,远比外界的约束来得持久有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沉稳的,几乎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全凭内容的份量支撑。对于像我这样,在纷繁的社会信息中寻求精神锚点的人来说,这种朴实无华的深刻,无疑是极大的慰藉。读完之后,心神会有一种被重新校准的感觉,仿佛灵魂的指针被拨回了正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